屏蔽了朋友圈封面能出现赞吗(为什么说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

屏蔽了朋友圈封面能出现赞吗(为什么说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1)

将朋友圈设置为三天似乎渐成一股趋势,很快的席卷了整个社交网络,微信官方可谓是敏锐的捕捉到了现代人们细密的心思变化和情绪波动。

那么,将朋友圈设置为三天的人们都是怀揣着怎样的小心思和不同想法呢,开始或许只是尝试新功能短暂的逃离朋友圈,更多的也许是不想让自己的生活轨迹在社交网络上有太多的曝光,因为咋看起来这要比彻底关闭朋友圈不可见的生硬操作要柔和许多,只展露自己最近三天的生活片段可以在朋友圈关闭和展现的取舍中更好的保护自己。

其实,无论是彻底关闭朋友圈还是设置为三天可见,给局外人的感觉差别并不太多,很容易造成一种拒人千里的感觉,因为这让那些完全开放了朋友圈的其他人,迅即有了一种不太安全的感觉,就像是我走在空旷的广场中,而那些关闭了朋友圈或三天可见的其他人却可以在一旁静静的注视着自己,这种被偷窥的感觉想必没有人会喜欢,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的一种社交的不适和不安全感。

而且,一旦人们开始发现身边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趋势有增无减之后,也会进一步的引发更多的人群的盲目模仿和跟进,这其实是一种大众普遍的自我保护的心理在作祟,因为人们会很自然的想到:凭什么你可以看我的生活的全部,我却看不到你或仅能看到三天的近况,这种社交形式的不对等自然不会招人喜欢。

当然,朋友圈的权限如何公开是每一个人自己的权利,没有人可以强制你必须要向所有人公开自己朋友圈的全部,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其他人也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筛选,比方说干脆也屏蔽掉你对自己的朋友圈权限,设置为“不让TA看我”,这样使得彼此在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天平进一步的倾斜。也许更严重一点的是,直接会将你从社交网络中删除,毕竟没有人会喜欢这种不对等的社交形式,人们普遍的想法是既然公开就都公开,如果你对我有所保留,我为什么还要为你展现全部呢?(当然,部分微商人群是除外的)

所以说,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这并不是一种时髦和时尚,而且还会极易引发人们在社交网络上进行隐私保护的军备竞赛,你对我三天可见,我干脆就直接把你删除,反正你对我有所保留,我为什么还要尊重你呢,从更深层次的人性角度来说是没有人希望被他人偷窥,这种社交方式的不对等加大了人们在公开场所的心理不安全感,大多数人都还是希望更阳光更坦承的彼此交流,起码的原则也是彼此的公开程度是对等和一致的。

索性关闭了朋友圈的行为就更不用多讲,这在社交网络几乎占据我们人脉拓展半壁江山的今天,朋友圈都不能公开的人,实质上给人的感觉就和隐形人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如果没有人能通过社交网络对你的过往有任何的了解,试问还有多少人敢和你进一步的交流或做朋友。当然你可以说自己的朋友圈子都在线下的除外,反正阿凯自己一般碰到这样的,如果是新加的好友都会考虑是否要要将其删除,个别老朋友因为有了长时间的了解所以这样设置倒也可以理解。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除外的,就是和对方确实没有太多的交集,只有存在某一方面单纯的往来,只想保留简单的线上沟通和交流就足够了,那么这种情况下朋友圈是否公开就是无所谓了,也不会造成什么任何的尴尬和不适,不过想进一步的拓展成为深层次的朋友也会成为是阻碍。

因此,建议那些希望保持社交网络正常拓展的人们,最好还是不要把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可以选择宁愿不发或是少发朋友圈都是可以的,比如说哪怕是一年只发几条,也好过朋友圈三天可见这种拒人千里的感觉,也不会引起人们在社交心理上不对等的感觉,人们会很容易的理解你或许只是不爱在朋友圈发言而已,这样操作是不是就好了很多呢?

这便如同像是在一个公开的场合里,喜欢安静的你只是默默的坐在一旁一直不啃声而已,而不会给人一种躲在幕后观察大家的感觉,同样是低调和不喜热闹的处世方式,但却不会引发人们的普遍反感和抵触,这不失为是一种更好的社交礼仪和处理办法。

公众号:白领财富汇,关注白领职场发展,个人成长,理财规划等话题,你的专属白领生活社群,传递过滤优质内容,一起对抗现实焦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