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不可救的成语(成语鞭长莫及易子而食等等)

郑昭宋聋:郑国人聪明,明白事理,而宋国人有点糊涂,不会办事。后指情况不同。

投袂而起:挥动袖子,立刻起身。指精神振作,立即行动。

屦及剑及:捧鞋的人追到走廊才把鞋穿上,捧剑的人追到寝宫的门外才把剑佩上。指行动迅速。

鞭长莫及:鞭子虽然长,但却打不到马的肚子。指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

高下在心:原指做事要斟酌情况,采取合适的办法。后指处理事情胸有成竹。

川泽纳污:江河湖泊能容纳各种污垢。指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

山薮藏疾:山间湖泽会隐藏有害的东西。指小毛病并不损害整体的形象。

瑾瑜匿瑕:瑾瑜指美玉,美玉能够隐藏小的瑕疵。指美好的事物可以藏匿了小小的缺点。

易子而食: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当作食物。后指灾民悲惨的生活。

析骸以爨:被围困很久,把骸骨当成柴火烧来做饭。后指战乱、灾荒时,灾民的悲惨生活。

城下之盟:指敌军兵临城下,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盟约。

唯命是听:任何命令都服从,不敢违抗。

尔虞我诈:指互相欺骗。

100个不可救的成语(成语鞭长莫及易子而食等等)(1)

春秋时,楚国在邲之战中战胜晋国后,想试探中原各国尤其是郑国、宋国对楚国的态度,于是楚庄王派遣申舟访问齐国,并且对他说:“经过宋国时,不要向宋国请求借路。”

同时还派遣公子冯访问晋国,让他不要向郑国请求借路,楚庄王此举是要看看他们的反应。

申舟以前得罪过宋国,知道此行必死,对楚庄王说:“郑国人聪明,明白事理,而宋国人有点糊涂,不会办事(郑昭宋聋),公子冯经过郑国是没有危险的,而我必然会被宋国人杀死。”

楚庄王说:“宋国人要是敢杀你,我就有借口讨伐他们了。”申舟郑重地把儿子申犀托付给楚庄王,然后出发了。

申舟途经宋国时,没有报备,宋国人果然不让他走,宋国大夫华元说:“途经我国而不请求借路,这是把我们宋国当成了楚国的边境城邑了,这是想灭亡我宋国啊。如果杀了楚国的使者,楚国也必定会讨伐我们,讨伐我们也不过是亡国。反正一样是亡国,还是把使者杀了吧。”于是就杀了申舟。

楚庄王在国内一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挥动袖子,立刻起身(投袂而起)出门,捧鞋的人追到走廊才让庄王把鞋子穿上,捧剑的人追到寝宫的门外才把剑佩上(屦及剑及),驾车的人追到蒲胥之市才让楚庄王坐上车子。

100个不可救的成语(成语鞭长莫及易子而食等等)(2)

随后,楚国发兵攻打宋国,宋国派乐婴齐去晋国求救,晋景公想要救援宋国,伯宗说:“现在不行。古人说:‘鞭子虽然长,但打不到马的肚子(鞭长莫及)。’现在上天保佑楚国,暂时不能和他们争锋。晋国虽然强盛,但还是不可以违抗天命。谚语有:‘高下在心,川泽纳汙,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做事要小心斟酌啊(高下在心),江河湖泊能容纳污垢(川泽纳污),山间湖泽会隐藏有害的东西(山薮藏疾),美玉能够隐藏小的瑕疵(瑾瑜匿瑕)。

即使是国君,也需要忍辱负重,希望君主您等待时机。”

于是晋景公停止了救援宋国的计划。

100个不可救的成语(成语鞭长莫及易子而食等等)(3)

不过还是要做做样子的,晋国派遣解扬前往宋国,告诉他们,不要投降楚国,对他们说:“晋国军队已经全部出发,很快就要到了。”

解扬途经郑国的时候,被郑国人抓住了,囚禁起来送给了楚国人。

楚庄王用重金贿赂解扬,希望他对宋国人说没有救兵,解扬不答应,多次劝说之后,解扬转了转眼睛,答应了。

然后解扬登上楼车,扯着嗓子,对着城内的宋国人喊道:“你们一定要坚守住啊,我们晋国的军队已经全部出发了,很快就要到了。”

楚庄王大怒,准备杀了他,派人对他说:“你已经答应我了,现在又反悔,这是为什么?不是我无信,是你出尔反尔,现在我要杀了你。”

解扬回答说:“我听说,君主拟订命令,是为义;臣下行使命令,是为信;信承载义再去做才有利。谋划是为了不失利,从而保卫社稷,这才是民众的主人。一义不能有二信,一信又不能接受两种命令。君王您贿赂我,是不知道命令的意义。我是接受了我国国君的命令出来的,所以即使死也要完成国君的命令。我之所以答应您,正是为了完成任务,现在虽死无憾了!”

最终,楚庄王有感于他的忠义,把他放了。

楚军从春天一直围困到夏天,始终没能打下宋国,于是准备撤军。

申舟的儿子申犀跪在楚庄王的车驾前,说:“我父亲即使知道必死,也不敢不遵循国君您的命令,现在您要食言了吗?”

楚庄王不能回答,申叔时正在为楚庄王驾车,献计道:“我们让士兵假装造房子和耕田,这样以来,宋国人就会以为我们会长久地围困下去,一定会投降的。”

楚庄王觉得有道理,听从了他的意见。

宋国人一看楚军这样,害怕了,派华元在夜里悄悄潜入楚军的营地,进入了楚庄王的弟弟公子侧的帐篷,把他叫起来,对他说:“我们国君派我来,是要告诉你我们现在很困难,他说:‘城里已经在交换子女杀了吃掉(易子而食),把骸骨当成柴火烧来做饭(析骸以爨)。可是尽管如此,想要我们在兵临城下时签订屈辱的盟约(城下之盟),我们宁可亡国,也不能答应。请你们退兵三十里,宋国将唯命是听。’”

公子侧非常害怕,就和华元订立了盟约,然后向楚庄王报告。

楚军退兵三十里后,宋国和楚国讲和,华元作为人质,盟约上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不要 尔虞我诈)。”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