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武术表演(红杜鹃升华曲艺品质)

岳池武术表演(红杜鹃升华曲艺品质)(1)

原创革命题材大型曲艺剧《红杜鹃》于2021年5月27日晚在成都市新声剧场上演后,各大媒体、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岳池,了解了岳池的革命历史,感佩岳池魅力。《红杜鹃》自走出岳池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会有更多的人走近岳池。

岳池是四川省广安市下辖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渠江和嘉陵江汇合处的三角台地,因盛产大米享有“银岳池”之美誉,故别称“银城”。该县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幅员面积1479平方公里,拥有翠湖、金城山、象鼻河等景区,有以陆游名诗《岳池农家》为主线的国家4A级农家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有岳池米粉、顾县豆干、中和豆花、中和陈醋、黄龙贡米等特产、名小吃。

岳池武术表演(红杜鹃升华曲艺品质)(2)

岳池县自唐代置县以来, 勤劳聪慧的岳池人民在生活劳作的同时,吸取先秦至六朝时期的民间文学营养, 创作一些带有表演动作的评弹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从自娱自乐到逐渐走入大众生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曲艺文化。岳池曲艺在革命风浪中前进,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期,充满着反帝、反封建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抗争强音,不少曲艺人创作出大量宣传中华民族光荣历史,揭露旧制度罪恶的曲艺节目。如岳池城关青年何珞,他一生凭三寸不烂之舌和一杆笔,创作演唱了如《纤夫》、《阳春面》等许多向当时旧势力挑战,唤起民众觉醒的曲艺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岳池曲艺迈进了百花盛开的繁荣时代。原文化部副部长吴雪以岳池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富有幽默讽刺意味的话剧《抓壮丁》,得到了毛泽东的特别称赞。岳池川剧团表演的灯戏《嫁妈》晋京中南海,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

岳池武术表演(红杜鹃升华曲艺品质)(3)

《红杜鹃》剧中

2007年,岳池县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目前,岳池已发展到“乡间村村皆曲艺,丝竹声声浸街衢”的新时代,有民间职业演出团体30余个,不少乡村,上至耄耋,下至幼童,皆能说唱。不少艺人尚能创作和演出扬琴、竹琴、盘子、清音、古筝弹唱、荷叶、花鼓、车灯、连厢、金钱板、快板、评书、双簧、谐剧、方言、相声、相书(口技)、莲花落、三句半、曲剧等20余种形式的曲艺节目,灯戏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杜鹃》再现了岳池革命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该剧以20世纪40年代华蓥山武装起义为背景,以岳池雕版印刷为切入点,以渠江儿女王天明、杜大娘、杜鹃等人刻印革命宣传资料为主线,以杜鹃、王天明的爱情为副线,两线交叉并行推动剧情发展。讲述了在渠江江畔世代传承岳池传统雕版技艺的杜家小院中,杜大娘和女儿杜鹃不惧反动派的阻挠,以血色雕版传递革命的声音,以生命和信念守护革命的火种,给予黑暗中的群众信心和希望的故事。剧中主人公杜鹃年轻、漂亮,敢爱、敢恨;在男主人公王天明的影响下以及母亲为保护宣传雕版而牺牲后,杜鹃继承母亲的遗志继续刻印宣传雕版,在王天明用生命掩护下将雕版送上了华蓥山,让革命的种子薪火相传,革命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该剧挖掘本地红色资源,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必将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砥励前行。

岳池武术表演(红杜鹃升华曲艺品质)(4)

《红杜鹃》剧照

《红杜鹃》集岳池曲艺之大成,是对曲艺品质的升华。在艺术创作上,该剧充分挖掘了岳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选择雕版艺人刻印宣传单,投入岳武起义这一真实历史事件,将其编织入剧情中,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因。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以岳池曲艺为主要表现手段,创新融合扬琴、竹琴、金钱板、清音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四川人特有风趣幽默,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予以创新,拉近年轻观众与曲艺之间的距离,全面呈现岳池曲艺的独特魅力。

《红杜鹃》没有选择形象高大的“英雄”人物,而是讲述的普通人民群众、地下党员等小人物的故事,展示了岳池人民的淳朴善良、英勇无畏,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观众觉得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很接地气。剧情开头,那街头“岳池米粉”、“中和豆花”、“喝豆浆”的熟悉而亲切的叫卖声,不知唤起了多少的遐思和神往。

我们期待着《红杜鹃》带着“中国曲艺之乡”这张名片,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岳池这方热土,融入“买花西舍喜成婚,持酒东邻贺生子”的淳朴人家,共享“农家农家乐乎乐”的闲适恬谈。

岳池武术表演(红杜鹃升华曲艺品质)(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