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

爱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沧海桑田,陵谷变迁,多少轰轰烈烈的爱情,被记录在那些令人心醉的诗句中。剪一段时光,放在最美的段落;吟一首诗,便是一个爱的故事。爱是没有你时,写着别人的风花雪月;有你时,所有的风花雪月只为你写。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面对爱情,或追忆,或相思或悼亡;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多少才子佳人,为爱歌吟;有多少诗歌名篇,因为用情至深而被千古传诵。

巴山夜雨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1)

那么,诗人眼中的爱情究竟是何等模样呢?他们的笔下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呢?在人们的印象中,自古文人多浪漫。所谓“风流才子”,大多是放荡不羁、处处留情的。但是这位才子却十分纯情和专注,爱一人便至白首。繁华落尽,细数过往,妻子是他脑海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爱恋。这位诗人,便是千古第一情诗专家——李商隐。那么李商隐和妻子之间,究竟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呢?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子,让他如此魂牵梦绕,毕生难忘呢?

巴山夜雨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2)

公元848年,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正在三峡一带游历。而他的这次普通旅程,却催生了诗歌史上极为有名的一篇诗,这就是著名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为中国文学史上贡献了两个非常常用的意象和典故。一个是“巴山夜雨”,另一个是“剪烛西窗”。

巴山夜雨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3)

说这首诗是奇诗,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诗句当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所谓的“君”指的是谁呢?而诗名《夜雨寄北》里的这个“北”,很可能就是北方的一位友人。诗人因为在巴山这个地方遭遇了连绵不绝的秋雨,旅途受阻,而要向北方的友人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而另一种说法,则认同度更高,认为这个“君”和这个“北”,指的是李商隐居住在北边长安的妻子王氏。

巴山夜雨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4)

这首诗第二个奇特的原因,在于他把两个完全不同空间的人,通过巧妙的剪辑手段,让自己和妻子同窗!本来是一个人孤独的画面,瞬间成为了两个人对话的温馨画面。诗中动人、凄美的画面,不由让人联想到:李商隐和妻子王氏究竟何等动人的爱情经历!

巴山夜雨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5)

本文为『柚姐说娱』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引用至网络,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