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临死前对曹丕说的话(两条影响魏晋局势的谶语)

文/炒米视角

都说“一语成谶”,中国古代谶纬之术一直都很流行,而且充满玄幻,真假莫辨。但炒米认为故事性、文学性更强。

曹操临死前对曹丕说的话(两条影响魏晋局势的谶语)(1)

有非常“精准”的谶语。如“明年祖龙死,天下分”(意思秦始皇死掉了,天下就分裂了)、“唐三世后,女主武氏代唐”(说的就是武则天);

也有没有应验的谶语。如“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雍正年间的流传了13年的民间谶语);

也有到现在仍然无解的谶语。如“代汉者当涂高。”(两汉流传了几百年,这个涂高到现在还没有合理解释。)

但更多的是被会错意的谶语。如“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一直认为胡是匈奴,所以要修长城,结果到最后才知道是胡亥呀。)“三马同槽”(这是曹操梦到的,说的就是司马懿父子三人,但是曹操却误以为是马腾父子了),等等话说曹操作了一个梦,梦见有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食,醒来后心中便十分不快。

曹操临死前对曹丕说的话(两条影响魏晋局势的谶语)(2)

放眼望去和自己作对的今后能有出息的姓马的,也只有西凉的马腾了,马腾、马超、马岱正好三马,槽同曹。于是毫不犹豫地就把马腾骗到许都给杀了。可怜马超、马岱兄弟俩最后只能从一方诸侯变成给刘大耳朵打工的了。

曹操临死前对曹丕说的话(两条影响魏晋局势的谶语)(3)

但是后来曹操看到司马懿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司马的也叫马呀。便把世子曹丕叫来,对他说:“司马懿不是个甘做人臣的人,将来必定会干预我们的朝政家事。”但是怎奈曹丕用得着司马懿啊,结果自己也没熬得过司马懿。这是被原原本本地记载到了《晋书·宣帝纪》中。正史啊,都这么写啊。

其实犯这种认识上错误的不只是曹操,还有司马懿本人。

曹操临死前对曹丕说的话(两条影响魏晋局势的谶语)(4)

同样在《晋书·元帝纪》中,还记录了另一个谶语。那就是司马懿看到一块黑色的大石头上,写着“牛继马后”四个大字。顿时大惊失色,大呼司马家完蛋了,我这还在惦记着曹家的江山呢,还没坐天下呢,这就冒出个姓牛的要跟我司马家抢天下了。

曹操临死前对曹丕说的话(两条影响魏晋局势的谶语)(5)

中军升帐,发现身边只有一个姓牛的属将叫牛金。秉承着坚决不能把麻烦留给后人的想法,司马懿心一横,制作了一个“九曲鸳鸯鸩壶”,就是那种一个口,往左一转倒出来的是普通的酒,往右一转,倒出来的是毒酒。然后请牛金喝酒,牛金受宠若惊。却不知是计,结果一命呜呼。古人的智慧就是高。在晋朝就发明了这么高明的法宝。

曹操临死前对曹丕说的话(两条影响魏晋局势的谶语)(6)

只是非常可惜的是司马懿虽然心狠手辣,但是他同样犯了一个认识上的错误。

因为“牛继马后”的意思并不是又一个姓牛的任取代他司马家江山。而是问题出在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身上。

曹操临死前对曹丕说的话(两条影响魏晋局势的谶语)(7)

司马睿并不是司马懿的孙子琅琊王司马觐所生,而是司马觐的妃子夏氏和一个叫牛钦的王府小吏的私生子。

当然这些虽然都被引用到了《晋书》里。但《晋书》毕竟是几百年后唐朝人所写,他们也是不负责任抄的野史,前后矛盾,故意夸张的内容很多。

“牛继马后”的故事实际上出自东晋史学家孙盛的《晋阳秋》,”而恭王妃夏氏通小吏牛钦,而生元帝,亦有符云。”

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即便“老天爷”给你暗示了,给你一条“谶语”,你也不懂啥意思啊?还不是坐等验证?验证不了,你也只能干瞪眼。司马懿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么?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曹操临死前对曹丕说的话(两条影响魏晋局势的谶语)(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