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真实存在事件有哪些(盘点三国演义中的两大未解之谜)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的其中一部,《三国演义》在我国文坛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或许有人会好奇,我国的历史演义那么多,怎么就《三国演义》最受人追捧呢?

其实,相比于其他历史演义,《三国演义》的文笔最简单,可它的故事情节却扣人心弦、发人深省,而其他的历史故事要么无厘头、十分狗血,要么文笔和逻辑都极差。

例如,《封神演义》的文笔和逻辑都非常好,但人物说的话都差不多,可即便大家非常了解《三国演义》,却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和事件存有疑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些《三国演义》中的未解之谜,你究竟能答出多少?

三国演义中真实存在事件有哪些(盘点三国演义中的两大未解之谜)(1)

图片:《三国演义》张飞与吕布对战剧照

一、张飞从何时开始效忠刘备

第一个问题是:张飞从桃园三结义后就一直誓死跟随刘备并效忠于他吗?

许多人都会为《三国演义》里刘关张三兄弟的情谊所触动,他们虽然不是血脉相承的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世人皆认为,张飞在桃园三结义时就已经下定决心一辈子跟随刘备,并对其忠心耿耿。

其实不然,要说张飞一见到刘备就决定一生追随他,实在是不合常理,也与书中的内容以及情节设定不相符。古代的结义或结拜都是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也相对比较草率,只是口头上的承诺或是磕几个头,如何能迅速换得一个人的真诚和忠心呢?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有一次曾想离开刘备,那是在平定黄巾起义之后,张飞一行人机缘巧合下救了董卓,而董卓这不识好歹的家伙一听三个人是白丁,便生了轻待之意,急性子的张飞气得想杀了董卓,好在刘备和关羽及时劝住了他。

三国演义中真实存在事件有哪些(盘点三国演义中的两大未解之谜)(2)

图片:张飞与刘备骑马剧照

而张飞还是憋着一肚子气,他说:“如果不杀了董卓,反而要让我们听他的指令,如何能受得住这气?两位兄长要是还想继续待下去,那我就离开另谋出路了。”

刘备见情况不妙,赶紧说了句:“我们三个人已经结义,不能同生,也要共死,怎么能就此分离?如果你实在要走,我们二人也没有留下来的道理!”

张飞这才说出一句:“若如此,稍解吾恨。”这是整本书中张飞第一次提出要与刘备和关羽分离的情节,同时也是最后一次。

不得不说,刘备虽然在智谋、能力方面都不如曹操、孙权等人,但他实在是太会收买人心了,他知道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来让其他人替他卖命。

后来,刘备被任命为“安喜县尉”,上任之后,他和关羽、张飞二人同吃同住,形影不离,真正做到了如影随形,他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入手,完全打动了张飞。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张飞决定一生追随刘备这位大哥。

三国演义中真实存在事件有哪些(盘点三国演义中的两大未解之谜)(3)

图片:刘备与兄弟二人同吃同住剧照

张飞从表面上看就是个莽莽撞撞老大粗,可他心思十分单纯,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在一次战役中,张飞惨败,只能弃城而逃,可他在逃跑过程中没来得及带上刘备的妻儿,导致他们成了敌军的俘虏。

对此,张飞的内心既煎熬又愧疚,他觉得对不起刘备,甚至跪在地上给刘备认错,请求重罚。没想到刘备不仅没生气,还不听宽慰他:“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了丢了可以换,手足要断了,如何能接得回来?”张飞听完,瞬间感动得不能自已。

张飞这一生都在为刘备卖命,同时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刘备也对他不薄,在自己当上皇帝后,就封张飞为西乡侯,可张飞的结局挺惨的,他的头颅直接被部下砍掉带走了。

可刘备听说此事后,只说了一句话:“噫!飞死矣。”这句话当然表现出了对死去兄弟的哀伤与无奈,但似乎也有对张飞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惋惜感。

可以说,张飞对刘备一定是忠心的,可刘备对张飞是否掺杂一些利用之意,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三国演义中真实存在事件有哪些(盘点三国演义中的两大未解之谜)(4)

图片:张飞与刘备剧照

二、刘备从何时开始想称帝

第二个问题是:刘备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想成为皇帝?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刘备称帝的全过程,刘备的祖父是刘雄,是东郡范的县令,也算一个半大不小的官职。

刘备的父亲叫刘弘,很早就去世了,刘备从小就跟母亲相依为命,以卖凉鞋和草席为生,每天入不敷出,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刘备家的东南角有一棵五丈高的桑树,远远望去,桑树很像一个车盖,凡是路过刘备家的行人都觉得这棵树不像凡间之物,认为这一家一定会出一位贵人。

小刘备常常和同宗的小孩在这棵桑树下玩耍,他还指着桑树说:“我以后一定会坐上像这棵树一般的羽葆盖车。”刘备叔父听闻后,胆子都吓破了,连忙对他说道:“你千万不能说这种话,否则我们全家都会有灭门之罪。”

事实证明,不论是路人的猜想,还是刘备本人的童言童语都得到了证实,曾经只能以织席为生的落魄汉室宗亲,最后也摇身变成了天下之主。

三国演义中真实存在事件有哪些(盘点三国演义中的两大未解之谜)(5)

图片:刘备成为天下之主剧照

虽然刘备曾在幼年时说过那样的豪言壮语,但在他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应该并不是为了当皇帝而去的,毕竟以他的身份,对于这种恢宏的人生目标,应该连想都不敢想。

刘备是以平定黄巾军起义步入仕途的,那时候的汉灵帝还在世,董卓也没入京乱政,汉朝还保留着一丝余威。而当时曹操的人生梦想也只是做个征西将军,再封个爵位而已,更别提刘备的身世、资源和家庭背景处处不及曹操,因此,刘备在这时候的人生战略目标应该和曹操差不多。

刘备唯一的倚仗就是他的“汉室宗亲”的身份,在汉朝,如果想在仕途上走得顺畅,三种身份最有优势,分别是皇族、外戚和世家子弟,可是刘备的家族已经衰败,能做到刺史的位置就很不错了。

三国演义中真实存在事件有哪些(盘点三国演义中的两大未解之谜)(6)

图片:刘备与曹操剧照

开始创业十几年后,刘备因为搭救陶谦有功,被封为豫州刺史,陶谦死后,刘备又继任为徐州刺史,这才算是一方诸侯。

后来,刘备亲眼目睹了汉献帝的软弱以及曹操在朝廷中的势力,深知汉朝要亡,而自己这个“汉室宗亲”的头衔又有何用?

这时候的刘备才转变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开启了除曹扶汉之路,自此以后,刘备变成了打不死的小强,在抗曹路上屡战屡败,可他始终不曾放弃。

直到刘备在荆州遇到了诸葛亮,这才又一次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规划,那就是“三分天下”。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