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薪是有责还是无责的呢(底薪真的能兜底吗)

在当前的职场话语体系中,因为没有一个强制的统一标准,所以同一个概念可能会有多种版本,而且不同的版本之间因为使用者的不同,还会有南辕北辙的解读,导致不少职工在面对这些概念的时候甚感困惑,甚至有时候会让企业的这些文字伎俩给忽悠了

比如比较常见的跟薪酬相关的三个概念:底薪、保底工资以及最低工资标准。

底薪是有责还是无责的呢(底薪真的能兜底吗)(1)

这三个概念,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理解上以及实际应用中,包括网络上的很多法律工作者,都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有些人认为是没有必要,也要有人压根就分不清楚,只好混同使用,这其实很荒诞。作为职工,若能够清晰明了的理解这三个概念的不同内涵,就不容易在薪酬问题上犯迷糊。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简单区分:

第一,如果按照是否有法律强制力来区分的话,其实只有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的强制标准,而底薪和保底工资是可以由企业自行制定的,并不含有强制意味的。这是三者之间的最根本区别,也是最容易产生误解的点。

第二,如果按照适用范围来区分的话,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所有形式的全日制工作岗位,而底薪及保底工资一般用于采取计件或者提成模式的工作岗位,应用范围相对狭窄。

第三,如果按照是否需要事先约定来区分的话,最低工资标准是不言自明的,所以在劳动合同中可以不必特地进行阐明,而底薪和最低工资标准属于企业跟职工约定的薪酬方案,所以很有必要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的约定。

底薪是有责还是无责的呢(底薪真的能兜底吗)(2)

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为了避免太过明确,把自己给限定死了,一般都采取模糊化的方式来处理,比如劳动合同里面的薪酬模式可能会直接写上“底薪 计件工资”或者“底薪 提成”,就是不给你明确写上底薪是好多或者保底工资定多少。

三者之间虽然有区别,联系也是比较紧密的。

一、底薪与最低工资标准

底薪是一个企业给该岗位设置的最基本薪资台阶,这个额度是由企业来决定的,并不受法律法规的影响,更不等同与最低工资标准。

比如,我们车间里面的卷板工,按照公司的规定,采取的工资模式为“底薪 计件工资”,其中底薪设置的就为600元/月,低于本地的最低工资标准1800元/月,但是这并没有违法法律规定,因为最低工资标准约束的是这个“底薪 计件工资”以及其他津补贴加在一起的总额,而并非只是针对底薪这一项。如果一名职工在正常出勤的情况下,底薪 计件工作 其他津补贴都低于1800元的话,公司才会被强制要求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底薪是有责还是无责的呢(底薪真的能兜底吗)(3)

所以底薪怎么定,是公司自己的事儿,定多少,其实更多的是与所从事的岗位性质有关,比如这个岗位的提成或者计件的工资比较容易拿,没什么难度,那么底薪就会定的低些,如果提成或者计件收入存在的不确定性比较高,那么就很有必要把底薪定的高些,超过最低工资标准也是常事儿。

二、底薪与保底工资

这两项工资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限制,按照场面上的说法,都是由职工与企业协商确定的,但是实际上都是企业直接定好的,员工都是“被协商”的。这里面真正起调节作用的,并不是国家的行政指令,而是市场化的人才竞争、企业的薪酬政策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了。

现在很多的企业都会实行保底工资制度,说的好听点,公司实行工资保底制度,是为了给员工一个保障,以确保在特殊情况下因一些非人为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定量工作内容,未能拿到全勤工时或者足额提成时,所采取的一种维持员工正常生活的薪酬模式。

但是事实上,实行保底工资制度最根本的用意在于两点:一是留住那些我们认为该留的人,二是让岗位看上去更加有新引力一些,以便更快的招到人员。

底薪是有责还是无责的呢(底薪真的能兜底吗)(4)

首先,很多企业在打出招聘广告的时候,可能会打出工资保底4000元或者保底10000元,上不封顶的招聘广告,先把最诱惑人的部分抛出来,但是却把实现的条件给暂时隐藏起来,目的在于吸引足够多的的应聘者,到时候总有人会在了解了实现的条件后,依然选择这份工作,毕竟他们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拿到保底或者更高工资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其次,对于车间里面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人或者那些实力不俗的营销人员,采取保底措施,是为了防止这些核心的职工在工作不饱和或者订单异常的情况下跳槽。

以我们公司的机修工为例,如果在生产很忙的情况下,他们的工资在套上产量或者工时后,普遍比较高,也就不存在保底的问题了。但是到了生产的淡季,除了基本的设备维护和偶尔的大修外,出勤工时一般都不足,这种时候,套产量的工资肯定就要降下来,为了留住这些技术人员,可能就需要采取保底的制度了。

底薪是有责还是无责的呢(底薪真的能兜底吗)(5)

在下属的一家制造型企业里面,机修工采取的是“底薪 产量工资”的模式,底薪按照不同的技能水平,分为三个档次,一级2000,二级2500,三级3000。产量稳定的时候,机修工的平均产量工资能够达到6500-7000元/月,加上底薪的话,一般月薪在8500-10000元左右;而在生产淡季的时候,平均产量工资就会在2500-3500元/月上下波动。

这样的工资差额如果仅持续个把月,职工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持续3-4个月,职工就会有情绪了,毕竟都是要养家糊口的人,再说自己这手艺也不差,到哪儿找不到饭吃呀,这个时候公司就会启动保底机制,同样按照技能等级来进行保底,一级技工在月工资低于5000的时候,直接按照5000元/月发放,三级技工工资若不足6000,则按照6000元/月发放,中间的差额部分由公司来承担。

从上面的模式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了,机修工的底薪可以是2000,但是保底的话,则是在“底薪 产量工资”不足某个金额时,就要按照预先约定的金额来发放工资。底薪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台阶,让员工知道他们不是平地起步的,并不能起到兜底的作用,而保底才是真正用来兜底的,是在遇到特殊情况下公司给部分员工提供的一种保障,目的在于引人和留人。

底薪是有责还是无责的呢(底薪真的能兜底吗)(6)

不管什么样的概念和制度,关键还是在于使用的企业,底薪和保底其实都是不错的制度设计,只是当前很多企业用偏了方向,为了些短期的蝇头小利,毫无诚信,因擅自调整或者变更保底约定而引起劳资纠纷的事例时有见诸媒体,只能说可恨又可惜,现在职场上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兜底说辞,都已经很难再兜得住了。

声明:该系列文章均为作者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谢绝不请自用 !文中所用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