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讲鱼儿露头(草不黄俗话说619鸭青)

昔时广安一带有儿歌云:鸡公叫,鸭公叫,各人找到各人要这是儿童在找寻玩伴儿丢失的东西时一边找一边唱的儿歌鸭公(公鸭),川渝平常口语里基本不说,大都说“鸭青”,跟鸭母(母鸭)配对:鸭母∶鸭青,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老话讲鱼儿露头?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话讲鱼儿露头(草不黄俗话说619鸭青)

老话讲鱼儿露头

昔时广安一带有儿歌云:鸡公叫,鸭公叫,各人找到各人要。这是儿童在找寻玩伴儿丢失的东西时一边找一边唱的儿歌。鸭公(公鸭),川渝平常口语里基本不说,大都说“鸭青”,跟鸭母(母鸭)配对:鸭母∶鸭青。

一、“鸭青”及其关联词

【鸭青儿】雄鸭。——重庆方言词解

【鸭青】公鸭——四川方言词典

公鸭。①西南官话,四川成都、仁寿。②客话,四川仪陇。

说“鸭公”的地方还比较多。

【鸭啨】本指公鸭叫声嘶哑。喻指说话的声音嘶哑谓之≈。——重庆方言辞典

【鸭公】江淮官话(湖北广济)、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吴语(福建浦城)、湘语(湖南长沙、衡阳)、赣语(江西莲花、宜春、新余)、客话(广东惠州、四川西昌)、粤语(广东广州)、闽语(福建仙游)、土话(湖南江永)

还有其他一些说法,正好可以组系一个谱系:

【鸭雄】雄鸭;公鸭。①官话,福建南平。②闽语,福建建阳、建瓯、福清、永泰、闽侯洋里,广东潮阳、潮州。

公鸭。闽语,福建福州。——陈泽平、林勤《福州方言大词典》(福建人出版社2021.10)

【鸭王】公鸭。闽语,广东海康。

按:跟“鸭雄”音近似。

【鸭形】公鸭。闽语,广东揭阳。

【鸭献】公鸭。闽语,福建顺昌。

【鸭角】公鸭。闽语,福建厦门。

【鸭交】公鸭。闽语,福建仙游、莆田。

【鸭牯】公鸭。闽语。福建建瓯、政和、顺昌,广东汕头。

【鸭哥】公鸭。闽语,福建厦门。

公鸭声音嘶哑,川渝称为“鸭青声音”:“鸭青声音破响破响的”“鸭青声音哈一哈的”(哈,嘶哑。字宜作“瘕”。《集韻·麻韻》:“瘕,喉病。或从牙。”許加切,平麻曉。也当是“嗄”的一个读音。《老子》第五十五章:“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庄子·庚桑楚》:“儿子中日嗥而嗌不嗄。”陆德明释文:“嗄,崔本作喝。”参“厦”的“所嫁切”“胡雅切”读音)其他地方基本说“鸭公……”

【鸭公声】公鸭嗓,比喻嘶哑的声音。①赣语,江西莲花。②客话,福建永定下洋。

【鸭公声气】比喻嗓音怪异、嘶哑。西南官话,四川仁寿。

【鸭公喉咙】公鸭嗓,比喻人的沙哑嗓音。湘语,湖南长沙。

【鸭雄声】公鸭嗓。形容人的声音粗粝刺耳,如雄鸭的叫唤声:~也敢上台唱歌(公鸭子也敢上台唱歌)?——陈泽平、林勤《福州方言大词典》(福建人出版社2021.10)

也有说“鸭母……”的:

【鸭母声】比喻嘶哑的声音。闽语,广东揭阳:伊呾话(说话)~。“母”音[bo]。

按:福建仙游(闽语):(1)母鸭的叫声。(2)指青春期男孩的变声。(3)形容声音像母鸭一样,很难听。——《莆仙方言大词典》(厦门大学出版社2021.12)

二、“鸭青”当是“鸭精”

“鸭青”之“青”如何解释?请看:

【青瓜儿】公蛤蟆。冀鲁官话,河北昌黎。

【青猪】公猪。①西南官话,四川达县。②客话,四川仪陇。

这俩“青”似乎就是“公、雄”的意思。

【青绛】虹。冀鲁官话,河北新城。1935年《新城县志》:“虹谓之绛,俗亦呼为~。”

按:《尔雅·释天》“螮蝀,虹也”陆德明释文:“虹,俗亦呼为青绛也。”

【青哥】好色。闽语。台湾。

据说“虹”分公母(雌雄):雄的叫“虹”,雌的叫“霓”(《尔雅·释天》:“螮蝀,虹也”陆德明释文引《音义》:“雄曰虹,雌曰霓。”王安石《估玉》:“雄虹雌霓相结缠,昼夜不散非云烟。”“虹”之为言“公也,拱也,弓也”;“霓”之为言“女也,柔也,弱也”)。

“青绛”之“青”,或曰:“日旁白者为虹,青赤者为霓。”(《玉函山房辑佚书》引《太平御览》卷十四引《尚书考灵曜》)或曰:“虹双出色鲜盛者为虹;闇者为雌,雌曰霓。”“鲜盛”(阳)对“闇”(阴),似乎“青”含有“雄”的意思。“青哥”之“青”,跟客家话“好色者为猪哥”“种猪”之“猪”,粤语“咸猪手”之“猪”,可以关联(参《西游记》之“猪八戒”。《太平广记》卷二一六《张璟藏》条引唐张鷟《朝野佥载》:“准相书:猪视者淫。”)

“绛”,应是“虹”的方言音,因为川渝及其他方言,“虹”至今还有“gàng”音(川渝抬脚号子:天上一根虹〔gàng〕,地下明晃晃/地下水凼凼。提醒地上有积水)。

那“青”为何有这个意思呢?我们认为“青”是“精”的口语音。

【精】精液。古人称人类赖以生殖的物质。后专指雄性的精液。如遗精;受精。《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素问·上古天真论》:“天葵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天葵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谭嗣同《仁学》一:“童而精少,老而闭房。”——《汉语大字典》子盈切,平清精。耕部。

我们说“青”是“精”的口语音,是基于如下一些旁证判断的。

第一,“青缺”之“青”与“精”。

我们在草不黄俗话说234《是药三分毒》中说:“青缺”(全缺)“清一色”(清一,纯一,统一)之“青、清”是“全”的意思,认为“青、清”属于“通充统同→僔衠率全→率是初”系词。其实在方言中还可以用“精”表述:

【精】<副>全;都。冀鲁官话,山东。《真本金瓶梅》第四十六回:“~是囊气的营生,一遍生活两边做,这咱晚又往家里跑一遭。”《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三回:“张大瞧了说:‘~狗屁圈子!”

囊气,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河北、皖北、河南一带方言,志气;骨气。①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看我改了改不了!拿中国人还没有这一点~。”山东聊城:他没一点~,不敢说,不敢做|你怎么这么没~咧!②中原官话。河南。韩尔德《瓜田李下》:“人活在世凭志气,没~就别披人皮。

第二,“青光瞎”也说成“精光瞎”

【精光瞎】开眼瞎子。西南官话,四川成都。李劼人《暴风雨前》:“他老子由于自己的眼睛几乎成了,也老了,行路吃力,因才鼓动起他到郝家来报信。

一般作“青光瞎”,也就是“青光眼”的“青”。这正好是川人的例子。

“青、精”还可关联“性情→春”,这个族系可以增加为“精青情性→春色→色猪”。

三、“铲铲﹝cuǎncuǎn﹞”和“椓﹝zuá﹞子”

川渝人在不安逸别人时,往往会说“说过铲铲、吃过铲铲、(你)晓得个铲铲”“你啥都不做,只有吃椓子”。

我们曾经说过,“‘钱’是个铲铲”(《说文·金部》:“钱,铫也。古田器。”草不黄俗话说16:有钱买土地,无钱能“翻梢”),那“铲铲”又是个啥子东东呢?

【铲铲】粗俗语,表示强烈否定,相当于说“屁”:饭都没有煮,吃个~!——重庆方言词解

《四川方言词典》解释差不多。为何这样说呢?《重庆方言词解》云:

“铲铲”本为铲子,用以铲物。铲除则干净无余,引申为“无”“没有”,表示否定。

“铲铲”为何是粗俗语呢?《重庆方言词解》的解释显然不能魇人意。我们认为“铲铲”以及“椓子”跟川渝名气很大的“锤子”关联。

【朘】《说文新附·肉部》《广韵·灰韵》:“赤子阴也。”

朘,或作䘒,《老子》第五十五章“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朘”,或作“全”。“朘”或音“臧回切”,折合音“zuī”,川渝音如“锤”。或音“子泉切”,所以可以作“全”,那不跟“铲”音近吗?至于“椓子”之“椓”,则当是“朘”的入声音形式。“吃椓子”即是“吃锤子”。因此它们是“精→朘椓→椓朘”的关系。古人涉及毁人阴器之刑(宫刑),叫“椓阴”(《书·吕刑》“爰始淫为劓、刵、椓、黥” 孔传:“截人耳鼻,椓阴黥面,以加无辜,故曰五虐。”孔颖达疏:“椓阴,即宫刑也。”)专用“椓”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