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无人对出下联的千古绝对(好女子何人可配)

近日,又收到一网友提问,该网友说:我这有一千古绝对,你能对出下联吗?

上联是:好女子何人可配!

我看到这里,便开始回答了。

下面是我的原答案:

说这联是一个绝妙的上联呢,也不过,但是要说它是绝对,而且还是千古绝对,就言过其实了。

先说,为什么我说这个上联能够称之为妙!!!

因为这是个拆字联。并且是两部分都拆。

分别是:

好=女 子。

何=人 可。

所以说,下联要在结构上一定要符合这一点,即两个拆字部分,第一个字等于第二个字加第三个字,第四个字等于等五个字加第六个字。

并且注意的是,好女子,是好形容女子的,第一个字是形容词,然后接一个名词的对联才可以。

比如你说一个:鸾亦鸟。虽然意识上是通的,鸾就是鸟的一种嘛,但是却不工整,因为鸾是名词,鸾亦鸟是在说一件事,而好女子是在形容一个事,这两者的区别,大家明白?

以前,我对过许多对联,并且还都是在文中说出了对这一联需要注意什么,但是有些评论还是不听,在哪里瞎评,瞎对。拜托,虽然说我开着评论就是让人评的,但是也是让能对的上的人评的,不能对上来你就是说些别的,或者干脆不堪,别在那瞎评论行吗?

说实话,我真不稀罕那点评论。

比如:昨天一联,上联是石打皮破。

我都已经在文中说的很清楚了,是第一个字加第三个字等于第四个字,石 皮等于破。

竟然还有人评论因火生烟!!!那不是第一个字加第二个字等于第四个字吗?连一二三四都分不清,真懒得回了。

史上无人对出下联的千古绝对(好女子何人可配)(1)

好了,扯远了,回归正题,刚才说到:

好=女 子;何=人 可。

整句,好女子何人可配?语义也是通顺的。

在平仄关系上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那么下联就应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在此的基础上,要满足,前六个字是拆字的关系。

所以说,这个联,绝对能够称得上一个“妙”字。

但是,却难称的上一个“绝”字,更称不上“千古”二字。

我这么说的底气不是因为我能够对上来,而是因为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拆字联,都对上来了,更别说这个了。

比如: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

说实话,我认为,这一联比上面的那一联要绝的多!!!

冯可以认为有二和马组成(要成非有人找茬,说两点水不等于二,你还是绕路行吧,不想和你说话。)驯有三和马组成,那么冯和驯自然是五马。

伊是有单人旁的,但是尹却没有单人旁,所以伊尹只有一人。

史上无人对出下联的千古绝对(好女子何人可配)(2)

再比如:

上联:墙上挂珠帘,你说是王家帘,朱家帘;

下联:半夜生孩儿,我管他子时乎,亥时乎。

(这一联稍微提示:珠=王+朱;孩=子 亥;其中的妙的地方自己去琢磨吧。)

再来一个:

上联:因火为烟,若不撇开终是苦;

原对:舛木为桀,全无人道也称王。

古对:心欲生慾,各宜捺住早成名。

古对:舍官为馆,入能知返便成人。

这一联是在太妙了,关键是后面的拆字很难发现。

比如:(若,去掉一撇,就是苦;但是这整个句子是通顺的,不是为了凑而凑。)

全去掉人就等于王,各去掉捺就是名了;入撇和捺换一换长短就是人了。

我正我个人是觉得,我下面说的这几联,比题主说的要妙的多!!!

但是,这样的联,都不是绝对,更何况题主的呢?

或许,题主所出我对不出来,但是我对不出来不代表绝对,相信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人还是很多的。

不过,既然说到这里,哪里能不对一对呢?

我也尝试着对几个下联:

题主的上联是:好女子何人可配?

那我的下联是:伟人韦志士心思。

下联伟=人 韦,志=士 心。

意思是:好女子何人可以配啊?答,一个伟大的叫韦的人,有着志士之心,并且常常思念于你的人,能够配的上!

并且符合仄起平落。

史上无人对出下联的千古绝对(好女子何人可配)(3)

再对一联:男田力骑马奇婚!

好女子何人可配啊?会有一个叫田力的男子骑着马和你奇特的结婚!

最后再来一联:夫二人闭门才来。

这一联就不是回答这个问题了,而是又描述的另一种场景。夫=二 人,闭=门 才。

所以,这一联,虽然撑的上妙,却称不上绝,更称不上千古!

以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