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

以“探秘画廊乌江·情满山歌沿河”为主题的第四届《美丽中国·跨界科考》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举办。此活动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代表处、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林业厅、贵州省工商联等机构共同发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机构共同支持的大型生态公益系列品牌活动。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1)

沿河是思州古城,贵州在历史上曾有三个思州,分别为思州、思州土司、思州府,按1999年版《辞海》讲:“州、土司、府名。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改务州置。治务川(今贵州沿河东)辖今贵州务川、沿河、印江和重庆酉阳、秀山等县地,唐末废,北宋末复置,不久废,南宋初再置。” 思州古城就是今沿河、务川的思州城及岑巩的思州宣慰司、思州府城,今思南宣慰司、思南府城也是思州文化脉络的继承者,几处思州(土司、府)古城中,最珍贵的、保护和综合利用价值最大的是位于今沿河的唐代思州古城。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2)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河不仅是因为它最古老、年代远久而愈珍贵,而且因为它是古代乌江流域开发史上最辉煌的时空片段,是古黔中文化的主要形成与发散中心,是贵州行省形成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节点。它不仅对于当时的黔东北的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对贵州、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3)

作为隋唐时期沿河古思州,其文化内涵、历史地位更为重要。古思州就像是一位文化老人,以乌江文明扁担,一头挑彭水、涪陵,一头挑思南、镇远,挑走古时黔中道,挑来今日贵州省。沿河一千多年来,它既经历了歌舞升平的盛世年代,也渡过了满目疮痍的艰难岁月。古往今来,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浩浩乌江水,绵延流淌着千年文脉。是贵州省唯一于建省前设置并至今一直保持建置的古县,故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民谚。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4)

沿河有他独特的风土人情,就美食而食,沿河鲊肉、米线、斑鸠豆腐、沿河特有的冰冷粉、唆唆、沿河柴火烟熏腊肉、豆花水挂面、沿河豆浆油饼、油糍粑、沿河灰豆腐、米豆腐、农家酸茄子、浑浆豆花那可是琳琅满目。沿河糯米包子、糯米酸辣椒、沿河豆花荞面、麻阳河干小鱼、糍粑海椒更是让你欲罢不能吃了还想吃,怎么馋了吧,各位别急,容老白一一道来,今咱先介绍沿河的糯米包子。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5)

沿河糯米包子,顾名思义,是利用糯米为主要原料而制作成的,与一般用面粉做的包子很不一样,不仅蒸着吃十分软糯,口感十分好,口味多样,而且还可以油炸、烧烤等,沿河得乌江水运之利,商贸云集,那一时期,沿河饮食业亦空前繁荣,出现了许多口味上佳且颇具名气的地方小吃,沿河糯米包子就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这一小吃历经百年风霜流传至今,已经成为沿河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据说沿河土家族妇女个个都会做糯米包子,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都要制作,否则视为家庭贫穷或妇女无操持。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6)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7)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8)

在沿河人人都爱吃糯米包子,它是沿河最传统的美味,既简单又讲究,既朴实又精致,在沿河各个地方都能吃到。我和大志、添旧来到沿河美食街见有家艾家包子铺,招牌上写的是26年的老店。门口有一口大锅,有个小伙子在炒馅,小伙姓艾,这家店老板是她的妈妈姓崔,当年起营业执照是老妈妈去的,因不知叫什么好,就用姓氏起叫艾家了,开业己有近30个年头了,开始是崔妈妈经营,她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工序,复制着相同的味道,她制作的糯米包子,在当地很有名,制作糯米包子的手艺是老一辈们传下来的,他家用一直老手艺制作,保留着最初的味道。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9)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10)

小艾是崔妈妈的儿子,今年有28岁了,他毕业后也曾出去闯荡,干过餐厅服务员、工地小工、保安协警、快递小哥等工作,随着年龄增长,又娶妻成了家,游子归来又回到家中沿河自家的包子铺,现在是艾家糯米包子铺的主力。我们见他正在炒肉馅,馅用半肥半瘦猪肉切成小丁,先将肥肉下锅将油炸出,油渣呈黄色时把瘦肉和豆腐干粒同炒至水分五成干,豆干酥脆时,加甜酒、精盐、味精、花椒、生姜、蒜苗、葱末炒至入味就可盛出,放凉后在用,加味精、葱末,即成咸馅儿;用白糖、芝麻粉、花生末混合即成甜馅儿。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11)

糯米包子皮是用优质的糯米制成,糯米性甘平,能温暖脾胃,增强食欲,当然还要加上百分之二十的籼米才好吃,糯米和籼米浸泡3—5个小时,反复淘洗至没有浑水,淘洗干净滤干打成细粉,用乌江水浸泡过的糯米做成糯米包子,其味道似乎也更加可口。刚打出的粉湿润不能存放,要晒干后才好,但用新打的粉做包子比干粉好吃,艾家糯米包子就是用每天打的粉做的。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12)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13)

他们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床,开始忙活着炒肉馅、揉粑团、包包子,用20%粉放入锅里调成米芡,然后拌入干米粉反复搓揉成大粑团,再把大粑团捏成鸡蛋大的小圆粑,用拇指在小圆粑上按一个窝,有点像北方窝窝头形状,但皮比窝窝头薄得多,填入馅料,然后慢慢将口收扰封死,上蒸笼蒸15分钟至熟即可。小赵讲蒸糯米包子很讲究火候,火力要足,时间很重要少则蒸不熟,多蒸则成一摊。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14)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15)

当家家户户都出门上班时,店里的第一笼糯米包子已蒸好了。正聊着,一笼刚作好的糯米包子熟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我这人嘴急,拿起包子一口咬下去,只见油汁迅速溢出,顺着嘴角四处流淌着点烫着,在此老白温馨提醒您吃时,最好最好像大志他们用碗盛着吃,以免油馅漏掉,如果烫着或油了衣服,别说我没告诉过您。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16)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17)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18)

糯米包子入口香软可口,汤汁饱满、油而不腻,温润软黏,味道鲜美,给味蕾和心灵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艾家母子始终坚持用传统老手艺,传承着这道乌江河畔的百年美味,一个小小的糯米包子,给沿河人的味蕾带来了惊喜和满足,这道美味,夹杂着对家乡、美食、家人以及生活的浓浓爱意,这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思南特色小吃大全(古思州的糯米包子)(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