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是什么比赛(麦卡专栏破坏齐达内)

一记头槌和一个巴掌,两个意大利人最近把人们勾进回忆。

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加时赛上,法国队队长齐达内头顶意大利后卫马特拉齐被罚下,里皮率领的意大利也在随后的点球大战中成功捧杯。

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是什么比赛(麦卡专栏破坏齐达内)(1)

14年后,马特拉齐最近在一次社交媒体的直播中亲口讲述当时的经过。“当齐达内进球后,我们的教练里皮让我盯紧他。当我们首次发生冲撞后,我向他道歉,但他的反应很暴躁。到了第三次冲撞时,他嘲讽我说:‘赛后我会给你我的球衣。’而我回应说:‘我宁愿你给我介绍一下你的姐姐’”。然后,就是那记著名的头槌。

齐达内的愤怒得到了大多数人的理解乃至同情,但是在世界杯决赛上选择玉石俱焚,仍然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不过,回顾齐达内的职业生涯,他其实一直都是一个冲动的人。此前他就拿到了多达13张红牌,2005年,在他个人纪录片摄像机摆在场边的时候,他还和比利亚雷尔后卫扭打。在皇马时期他三度被罚下,原因分别是扇耳光挑衅动作、背后铲球和打架。

尽管如此,在2006年世界杯决赛之前,更多人印象中的齐达内,还是那个“好好先生”。

齐达内生活在单亲家庭,妈妈和姐姐是他最亲的人;他作为阿尔及利亚后裔,在马赛郊区街头踢野球长大。所以,不管他在场下显得多么老实木讷,在球场上举手投足和马赛回旋有多么“仙风道骨”,重感情和血气方刚才是他性格的真正标签。

很多人憎恨马特拉齐,因为他让法国队丢了冠军,更让世界少了一个“完美人设”的球王。但是客观来讲,马特拉齐也“帮助”一个虽不完美但更完整的齐达内形象留存于世。

另一个意大利人基耶利尼则在最近出版的自传中谈及了一个令自己后悔的巴掌,他后悔的原因是这个巴掌并不存在。他回忆说,在2013年联合会杯上,队友巴洛特利不停地散布负能量,“如果我当时能够扇他一巴掌,也许他就不会是后来那个样子了”。

巴洛特利仅仅在2012年的欧洲杯上大放异彩,但到了2014年世界杯就迅速泯然众人,意大利也早早被淘汰。

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是什么比赛(麦卡专栏破坏齐达内)(2)

如果基耶利尼当时挥出那一巴掌,真的能打醒巴洛特利,拯救他后来的职业生涯吗?我看很难。巴神的自我太强了,一巴掌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反而可能让他进一步思考人生。

无论是齐达内的一头槌,还是巴洛特利的神经质,这些看似突兀的场景,其实才是他们最自我、最真实的瞬间。唯一的区别在于,齐达内无论如何暴躁,外界总是更多记住他沉默内敛的一面;巴神无论进过多少靠谱的进球、做过多少入世的公益,人们总是更多地记住他的出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