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生命的真正感悟(活出生命的意义即使人生再难)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奇迹,在德国纳粹时期全家被关进被称为“死亡工厂”的集中营,除了他和妹妹其他亲人全部丧失性命。

弗兰克尔用坚强意志超越了失去亲人炼狱般的痛苦,还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帮助很多绝处逢生的人们寻找生命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感动并帮助了成千上万人,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最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

作者在书中描写了二战纳粹时期他在集中营经历的各种苦难,靠坚韧不拔的意志熬到解放以后结合自身经历和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人找到生命意义的过程。

读《活出生命的意义》你会发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窘,我们都有自由的选择权面对现实,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绝处逢生。

找到生命的真正感悟(活出生命的意义即使人生再难)(1)

01 那些没能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

在20世纪30年代作者弗兰克尔自认为可以躲过席卷整个欧洲的纳粹种族灭绝运动,在得到美国移民签证邀请下他拒绝了,决定留在奥地利和家人一起共渡难关。

后来全家人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经过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奇迹般幸存了下来,所经历的苦难让他深度思考了人生的意义所在并成为了著名的心理治疗师。

在集中营他们成了犯人,除了身体以外一无所有,他们的名字就是囚徒衣服上的编号,可以说他们的存在只是代表一个号码。

在集中营的犯人被分成两个派别,一派是老弱病残不能干活的,一派是身体力行还能干活的,其中前者意味着没有利用价值,将会在不久后被处死。

所以作者庆幸自己是后者,起码意味着他还能拖延死期。

集中营的生活极其艰苦,他们一天的粮食通常只有一小块面包和一碗稀汤,严重缺乏营养,体力不支。

尽管如此,他们还要每天在寒冷的雪地里干活,稍有停顿就会遭到暴打。

西培尼士曾说“人处患难之境,如香草之受压榨则芬芳愈烈”。

作者在书中只有少部分谈及在集中营忍受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和摧残,更多的是谈论让人坚强活下去的勇气,集中营的千锤百炼塑造了他坚韧的品格。

他在条件苛刻的集中营忍辱负重,作为心理医生,他刻意练习了很多可以生存下去的技能,尽量让自己活得有价值才能幸免于难。

孟子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强者生存,弱者淘汰。

一个人能忍受苦难,在苦难中不断磨炼,假以时日定能成大器。

如果不能理性看待人生遇到的苦难,在困难面前自暴自弃注定不能逆袭重生。

找到生命的真正感悟(活出生命的意义即使人生再难)(2)

02 对待苦难的态度决定了人生高度

在集中营犯人们饱受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折磨,铁丝网外面的世界遥不可及。解放之日遥遥无期让他们完全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对他们来说一天过得比一个星期还要漫长,生命已经完全没有意义。

弗兰克尔的号长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曲家,有一天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人告诉他战争会在1945年3月底结束。

随着梦境中的日子越来越近,他却得到消息说战争不可能在那个日子结束,第二天他就伤寒发作,接着高烧昏迷,最后死于伤寒感染。

梦中预言没有实现让他彻底绝望,身体抵抗力急剧下降,导致潜伏的伤寒发作感染。

卢梭曾说“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

一个人在困境中如果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就会成为行尸走肉走向毁灭。

犯人们失去了信心,变得沮丧,严重削弱了他们的抵抗力,导致死亡。

弗兰克尔在集中营写书的手稿被弄丢,他下定决心要活出等到战争结束,出去把丢失的稿件写出来,写成一本书。

这个愿望成了他心中笃定的追求,他在集中营受到苦难时,想着自己还要出去完成的任务一次次坚持了下来,最终成功了。

作者在书中这样说到:“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席勒曾说“高尚的人总是默默地忍受悲痛”。

人的内在力量是可以改变外在命运的,在任何地方人都会遇到厄运,遇到厄运时选择自甘堕落还是自立自强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从出生到死亡每个人都在循环往复经历各种磨难,我们需要在磨炼中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收获更有价值的人生。

找到生命的真正感悟(活出生命的意义即使人生再难)(3)

03 即使人生再难,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也能绝处逢生

弗兰克尔认为让犯人得到精神力量的办法是给他一个未来生活值得期待的目标,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在集中营一些知道自己生命中还有某种使命有待完成的人最有可能活下来,他知道生命还有意义。

支撑弗兰克尔活下来的精神力量是解放后和妻子团聚,完成未出版的书籍手稿,帮助他人找到生命的意义,这些信念根深蒂固,让他在集中营熬过了各种艰难险阻。

作者获救后曾经治疗过一个几次自杀未遂的女人,她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死后,就剩下她和另外一个小儿麻痹的残疾儿子,她想带着残疾儿子一起自杀,被儿子制止了,儿子还想活着。

通过作者的意义疗法,这个女人说:“一个孩子死了,另一个残疾,要是我不照顾他,他就得被送到福利院,尽管他残疾了不能自理,可他终归是我的儿子,我应该尽我所能让他生活得快乐。”

意义疗法让这个女人看到了生命的意义,不再想自杀的事。

弗兰克尔在集中营一次次遭受身体和心理重创的情况下,悟出自己生命意义作为支撑活下去的动力。

集中营的历练让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高度可信,为成千上万陷入困境的人解开迷惑,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更多有心理问题的精神病患者。

史铁生曾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当别人问到弗兰克尔本人生命的意义时,他写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

战争结束后弗兰克尔在集中营获救后得知妻子和父母还有弟弟都已经去世,他强忍失去至亲的痛苦,留在维也纳帮助那些战后需要心理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找到生活的希望。

弗兰克尔在书中给出了三个可以找到生命意义的方法:

1、创造性从事某种工作

2、经历某种事情或者面对某个人

3、即使处于绝境的无助受害人,面对无法改变的厄运,仍能自我超越,并且以此改变自己。

稻盛和夫曾说“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弗兰克尔在集中营里面也曾经感染伤寒,几次险些丧命,他幸存是因为心底里强烈的求生欲望和清楚自己生命的意义。

在一次次的灵魂修炼中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绝处逢生,使人生更上一个台阶。

04 写在最后

作家路遥曾说:“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因为你痛苦,就说明你对生活还抱有希望。”

众生皆苦,我们需要在苦难中找到生命意义所在,实现道德升华。

人生虽然是痛苦的过程,但心中有光,生活就会有奔头。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也温暖别人。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活出精彩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