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很焦虑(大家为什么都陷入了焦虑)

网上广为流传一句话:“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很焦虑(大家为什么都陷入了焦虑)(1)

和大家聊聊我自己吧,这五年在一家TOP10的地产公司上班,具体名字就不说了,以前市场好的时候呢,开发商拍到地,地基一挖,钢筋混凝土进场作业,售楼处现场根本不用担心客户,地段好学区好甚至有人为了能买到,愿意私下多加五万、八万,比比皆是。

从08年到19年,房地产一直处于大牛市,基本上16年之前买房的朋友现在房子价值应该都涨值了,买的早些甚至翻一番都不止。

所以前些年虽然累一点,但是总体收入还不错,让自己这个乡下的穷小子赚到了第一桶金。

自疫情爆发后,国内的行行业业都受到了冲击,有些人可能会说,疫情会对线下实体经济的中小商家产生影响,但是没有商铺,或者轻资产互联网公司影响不大,这种言论是不对的,社会高度分工,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唇齿相依。工厂不开工,医疗物资都没法及时生产,物价高涨,人们消费不起。电影不上映,餐厅不开工,大型商场就门可罗雀。大部分电商也是和线下服务产业紧密相连,难道电商就不需要线下的快递公司送货?

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中小企业承担了80%的就业机会,可以说,在中小企业身后站着的是千千万万的家庭,假设老板们撑不过这个疫情,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网络上新兴名词“躺平” “内卷”,十分贴切,像极了我现在的工作状态,以前呢,经理手下有1名主管,2-4名专员共同负责一个项目运营,等我熬到经理这个岗位没多久,集团开始裁人,成了光杆司令。

不仅如此,变相降薪,工作量翻番,于是一气之下便辞职了,领导私下找我聊了很多,问我是否找到了合适的下家,言语中表达的意思就是现在这个市场,裸辞可是不好的,有个混饭地方就不错,道理都懂,感谢了领导好意之后还是选择了辞职。

有冲动,但也是深思熟虑的选择,这个行业超过35岁,混不进公司的中高层,基本上宣布下岗,我身边有很多类似的朋友,之前一位朋友是某项目营销经理,离职后凭借着这些年的人脉积攒,自己做了一家广告公司,也有做民宿、自媒体的,换了一个领域混的依然风生水起,也有不如意的,比如民宿赔钱后在南京跑滴滴的等等

受疫情等多方面影响,很多人都在焦虑,打开网站或者抖音经常可以刷到一些“唱衰”的言论,人口负增长,人口红利耗尽等等,久而久之大家会产生一种无力感,彷徨又压抑,心态转变为“奋斗无用、努力可耻、躺平就好”的心态。

给大家分享一个博主小时候的故事,博主父亲是教育儿子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慈祥老父亲,小时候我调皮捣蛋,每次在学校惹事儿听到叫家长的时候,那几天饭吃不好,觉不踏实,脑子里想的都是父亲从外地回来第一件事儿肯定是揍我,彷徨中等待着来自暴躁老爹的审判,时间久了呢,我自己就琢磨出来一套安慰自己的方法,后来每次惹事儿后,我就告诉自己,你才多大?你才十五,你活八十岁,这才到哪儿啊,难不成挨完揍我还不活了?

这方法有点儿粗俗,好听点儿呢就是,把人生拉长,将生命的长度作为衡量尺度,五年后,十年后,现在的坎坷磨难只是日后我们饭桌上的谈资。

就这样到了现在不再挨打的年纪,其实想想现在的不安还能有我父亲直面肉体的方式更痛苦,更令人心颤吗?

放下那些“为了你好”,却无时无刻都在打击你积极性的鸡汤,未来不可知,也许此刻你的一个念头,以后就会撑起一方天地。

世上唯一不变就是一直在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