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

1951年4月16日清晨,被解职的麦克阿瑟就要回国了。

而在此几日前,他还是朝鲜“联合国军”总司令,是驻日盟军的总司令,风光无两。

可现在,可恶的杜鲁门翻脸不认人了。“不就是抢了他的风头吗?”麦克阿瑟心中嘀咕道。

毕竟不是多光彩的事,麦克阿瑟回国并没有大张旗鼓,他只将这个消息通知了几名日本高官。

当日,麦克阿瑟从下榻的官邸出发,乘坐汽车前往厚木机场。当坐上汽车时,他惊讶地发现这段路上已经站满了人,20多万日本人自发地涌到道路两旁,为麦克阿瑟送行。车队经过时,密密麻麻的人群中爆发出阵阵高呼:大元帅,大元帅。

此情此景,让这个久经沙场的孤傲老兵不禁老泪纵横。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1)

即将离开日本的麦克阿瑟

这不禁让人疑惑,明明六七年前,双方还是死敌;明明麦克阿瑟是一个征服者,他把日本军队都阉割了,为什么日本人还要对他俯首帖耳、感恩戴德?

我们时常调侃,日本是美国的小跟班,对美国言听计从,日本天皇见了麦克阿瑟就跟见了亲爹一样。但平心而论,麦克阿瑟能坐稳“日本太上皇”的位置,让日本这个刺儿头民族,从仇恨敌视转变成高呼“大元帅万岁”,还是多少有点手段的。

本篇就来为大家解读,麦克阿瑟:我在日本当太上皇的日子。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2)

你怎么不跳了

麦克阿瑟接手日本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自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美国就和日本在太平洋上打得不可开交。日军进攻东南亚时,时任菲律宾“大总管”的麦克阿瑟被日军打得抱头鼠窜,狼狈逃到澳大利亚,逃之前还愤愤地发誓:“我一定会回来的”。

后来,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的总司令,开始指挥对日作战。随着形势逆转,美军经过爪哇岛战役、莱特湾战役、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等一系列血战,成功地攻下了除日本本土外的所有岛屿。

顺带一提,重回菲律宾的那天,懂得营销自己的麦克阿瑟叫住了军队,然后他从登陆艇上走下,步行涉水登岸。记者也跟着他下海,麦克阿瑟带着士兵反反复复地走,记者就反反复复地拍,终于拍下了那张火遍美国报纸的照片。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3)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在与美军的战斗中表现得十分疯狂,让美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夺岛战役中,美军很少能抓到俘虏,到处都是疯狂抵抗的日本人,神风特攻队还一次次地驾驶自杀飞机,撞击美国军舰。

美国这边则疯狂报复,他们对东京进行了无差别大轰炸,各种炸弹、燃烧弹让东京变成了一片火海,直接炸死炸伤十多万人,让上百万人无家可归。随后,美国又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了原子弹,两个城市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日本也充分体会到什么叫作“科技改变世界”。

曾经叫嚣着“一亿玉碎”的日本人在科技面前慌了神。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上午,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军舰上进行。

这时,麦克阿瑟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秀肌肉。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4)

签字仪式刚结束,天空中就传来了引擎轰鸣的巨响。美军400架B-29战略轰炸机在1500架护航战斗机的陪同下,从“密苏里号”的上空划过,声势之浩大,整个东京湾都在美军飞机的轰鸣声中颤抖。

麦克阿瑟得意地看向日本代表,仿佛在说:“不玩‘一亿玉碎’了?跟我美帝拼,你有这个实力吗?”

日本代表团都被眼前的景象吓傻了,他们面面相觑,不敢动弹。

这是麦克阿瑟给日本人的一个下马威,毕竟恩威并施可夺蛮夷之志。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5)

9月2日的东京湾

单独占领

说完“威”,就要说美国人对日本的“恩”了。

美国先是在惩罚日本罪行时放了水。其他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到了美国这里,就变成“有条件投降”了。美国力排众议,让日本保留了天皇制,天皇也没有为战争罪行付出代价,这个我们后面讲。

早在盟军讨论如何处置投降后日本时,美国就提出了一个计划:参照分区占领德国的模式,对日本也实行分区占领。

于是,美国政府将日本分成了4个大区,由美国占领本州岛中部,苏联占领北海道和本州岛北部,英国占领本州岛西部和九州岛,中国占领四国岛(至于法国,还是先克服一下看到德国人腿就打哆嗦的毛病,再来亚洲玩吧)。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6)

这个占领计划一旦实行,日本就将面临国家民族被分割的惨境(大快人心)。国民政府驻日占领军司令部的牌子都准备好了,苏联也派出了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奔赴日本,可就在这时,美国变卦了,美国决定单独占领日本。

彼时的英国日薄西山,中国被内战的阴云笼罩,都没有太多的精力顾及日本,美国此举明显是在针对苏联。苏联代表提出了抗议,美国就拉麦克阿瑟来“背锅”。

麦克阿瑟强硬地表示,“老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说不让你(苏联)来就不让你来,若是不服,咱们可以干一架”。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7)

苏联没有心思,也没有实力再找麦克阿瑟干架,加上美国政府“和稀泥”,承认了苏联对北方四岛的占领,苏联代表只得悻悻而归。

日本这边自然不希望被分区占领,而且相较于苏联,他们更倾向于被美国占领。关东军在苏联红军手中的悲惨遭遇历历在目,此刻还有数十万日本俘虏在西伯利亚挖土豆,真让苏联占领日本,保不成这些日本高官们全被吊路灯。于是,很多日本人对麦克阿瑟的态度有所改观。

你当天皇,我当太上皇

接下来,麦克阿瑟就要作为驻日盟军总司令,正式接管日本了。

太平洋战争少说也打死了上百万日本人,双方几个月前还拼得你死我活,刚投降的日本反抗精神也十分强烈,难保麦克阿瑟一行人不会出问题,万一日本人对麦克阿瑟来个“包围歼灭”,然后士气大振,继续抵抗,那就不好玩了。

因此,麦克阿瑟带领4000人去占领日本时,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平时在战场上,麦克阿瑟连钢盔都不带,可这次他的随从观察到,麦克阿瑟随身带了一把用来自我了断的枪。丘胖子还在后面拱火,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冒险行动”。

麦克阿瑟穿过人群,两边的日本兵都难掩心中的敌意,他们背靠着麦克阿瑟的车队,甚至有神风队员表示,要跟这个双手沾满日本人鲜血的美国指挥官同归于尽。

麦克阿瑟抵达了在东京的官邸,很快,日本的裕仁天皇就登门拜访麦克阿瑟。经过麦克阿瑟的观察,日本这个民族十分崇拜天皇,天皇说要打仗,日本人就嗷嗷叫地往前冲;天皇说不打了,日本人真就不打了;虽然带有情绪,但全国没有发生一起抵抗事件。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8)

刚到东京时,有人提议把天皇喊来训话,麦克阿瑟说道,天皇现在还不能侮辱,容易激怒日本人,得等他来找咱们。果然没过多久,天皇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关于是否追究天皇的战争罪行,盟军始终存在争议。大多数战胜国的观点是,天皇要负主要责任。美国国内也有人提议,要将天皇送上军事法庭处决。但麦克阿瑟有着清醒的认知,他认为天皇就像一根线,将几千万日本人像珠子一样穿在了一起,线一断,珠子就满地爬,天皇一死,日本人就反了,因此不能动天皇。

于是,麦克阿瑟对美国军方说:如果要动天皇,你们得再给我增派100万的驻军,一个天皇能顶上20个机械化师团!这让美国军方也开始考虑保留天皇的可行性。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9)

日本天皇裕仁

首次见面,裕仁十分紧张,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不知道会不会被押上军事法庭。在交谈中麦克阿瑟得知,如果被审判,裕仁将不作任何申辩,承担所有的战争罪行,裕仁还“委托”麦克阿瑟照顾好他的国民,让麦克阿瑟大为触动。

美国需要利用天皇这张牌,对日本实行“间接统治”。于是,麦克阿瑟说服杜鲁门,力保裕仁天皇。美国政府一边游说盟友,不要起诉天皇,一边向麦克阿瑟发来指令:日本国民支持天皇制,对天皇的攻击会削弱民主势力,让共产主义和军国主义得势,希望总司令暗中协助天皇扩大声望,并促使其从“神”化为“人”,以便美国对其控制。

于是,在美国的外交攻势下,天皇被免去了东京审判,日本也得以保留天皇地位,麦克阿瑟的举动给日本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随后,麦克阿瑟让日本天皇发表承认自己是凡人的《人间宣言》。大意就是“我不是神,我跟你们一样都是人”。当然,还有一层意思是,天皇这个普通人无法通过“神之天罚”搞定美国人,天皇的子民也不要再搞事了。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10)

随意的麦克阿瑟和拘谨的日本天皇

就这样,通过与天皇的“合作”,麦克阿瑟变成了日本实际的“太上皇”。

“太上皇”的“再造之恩”

稳定住日本国民,麦克阿瑟就要着手改造日本了,他要让日本远离军国主义和共产主义,走上“美式民主”。

起初,麦克阿瑟视察了日本一圈,发现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城市到处都是废墟焦土、断壁残垣,很多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该死,这都是谁干的?不知道重新建设有多难吗?

“什么?是我干的啊,那没事了”。

战争的破坏,让日本的经济乱成一团,再加上从各个战场被遣返了上百万人,日本人吃饭都成了问题。全国失业人口达一千多万,东京的物价翻了几倍,整个日本被饥饿笼罩。1946年春,日本爆发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身为“日本太上皇”,麦克阿瑟当即表态:“只要我还是司令官,就不会让日本饿死一个人”。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11)

利用国家资源往自己脸上贴金,向来是麦克阿瑟的拿手好戏。他说服美国政府,出台了新的政策和经济援助,350万吨粮食和20亿美元的援助被运到了日本。美国的粮食占到了日本粮食配给的80%以上,让日本民众度过了饥荒,美元则解决了日本经济的燃眉之急。

麦克阿瑟这一手操作,成功让自己成为了日本人的“再生父母”,诸多日本人对他感恩戴德,亲切地称他“大将军”,“大元帅”。

1945年10月,当时的日本内阁提交了宪法修改草案,这个草案承袭了原宪法,仍然维护天皇统治,只不过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改成了“天皇至尊不可侵犯”。

麦克阿瑟看完这个十分保守的法案,表示不能接受:“你这改的啥,换汤不换药,你得按照我的意思来”。

很快,在麦克阿瑟的指导下,美国政府为日本起草了一份新宪法(又被称为麦克阿瑟草案)。这份草案实际上是美国和英国制度的结合物,它剥夺了日本天皇的实权,把他从“国家统治者”变成了“国家象征”,同时还规定日本不能拥有军队和交战权,剥夺了日本发动战争的权力。

日本人表示不干,麦克阿瑟就表态:你以为我保住天皇,说服其他国家接受天皇制,是给你们做慈善吗?你们必须接受新宪法,不然天皇我不保了,让苏联人过来绞死他。

日本人闻言,立刻乖乖就范(天皇人质的确好用)。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12)

除去天皇的部分,这套宪法规定日本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分别由国会、内阁、法院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日本政府由选民授权并对全体选民负责。直到今日,这部宪法还被很多人奉为资本主义国家最自由的宪法,被奉为麦克阿瑟在日本的最大成就。

紧接着,麦克阿瑟又依照新宪法,推出了一系列改造日本的法案。包括:

在立法上,赋予妇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让她们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

在农业上,政府收购外在地主的土地,转交给农民耕种,超过70%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农村生产力大大提高。

在工商业上,麦克阿瑟拆分了长期把控日本经济的几个大财阀、大工业集团,强令他们交出所有股票,将这些垄断公司打成了普通公司,解放了日本工业和市场的活力。

麦克阿瑟还对充当军国主义侵略工具的日本银行体制进行了改革,把日本银行变成不受地方势力控制的独立金融机构,同时建立起一套健康运转的金融体系。

这一系列的经济援助和改革,恢复了日本的经济,改变了日本战后贫穷落后的局面,还为日本带来了“自由民主”,日本人对麦克阿瑟的态度从敌视变成了尊敬。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13)

经济巨人,政治侏儒

国运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有时又不得不信。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纠集一票仆从国,在朝鲜半岛上和中朝军队打成一团。原本只是占领区的日本,一跃成为了美国发动战争的战略桥头堡。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14)

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

大量的美国人员、物资在日本周转,源源不断的美国订单来到日本,日本与战争相关的企业、公司迅速振兴,很多企业甚至能直接拿到美国技术,跳到世界先进水平。

本来是苟延残喘、百废待兴,结果“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日本企业天天超时赶工,还满足不了蜂拥而至的订单,挣钱都挣麻了。也正是得益于在朝鲜战争,日本的经济才能一路高歌猛进,保持了数十年的高速增长。

很快,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中失利,他叫嚣着要扩大战争,将战火烧到鸭绿江。日本人欣喜若狂:(败仗)打得好啊大元帅,继续打,打得越久我越开心。

麦克阿瑟是意气用事,杜鲁门也不是傻瓜,随着双方分歧日益严重,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以“未能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将麦克阿瑟解职。

麦克阿瑟在日本地位(日本民众为何对麦克阿瑟)(15)

麦克阿瑟、杜鲁门

保住天皇,保住资本主义和地主阶级,保住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还赏给他们饭吃,日本人自然对麦克阿瑟无比崇敬。这才出现了本期开头的一幕,麦克阿瑟回国,数十万日本人热情相送,“日本太上皇”的名号算是坐实了。

但从根本上讲,占领国终究是占领国,日本民众对麦克阿瑟的态度,或多或少是“崇拜强者”的奴性体现。或许是美国人的无心帮扶,让日本度过了几乎亡国的难关,但日本也就此成为了美国在远东最大的棋子。直至今日,日本依然难以摆脱政治侏儒的帽子,东京也只能唯华盛顿马首是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