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红蜻蜓歌曲(故乡的红蜻蜓)

文|王有金

故乡红蜻蜓歌曲(故乡的红蜻蜓)(1)

每到夏季,村庄空中的蜻蜓就多了起来——街上、过道里、庭院里、平顶房、猪圈中、场院里、田间地头,到处都有飞舞的蜻蜓,像是一道道美丽的空中景观。

村中的孩子们,高举着扫帚,来回追逐,反复扑打,时而扑中,时而扑空。凡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都有一段扑蜻蜓的记忆,难能可贵的童时回忆。

村人们都知道,蜻蜓属于益虫飞行动物,它与燕子相同,以蚊子为食,哪里有蚊子,哪里就有它的存在。

早些年,家乡水湾多,沟水也多,为蚊子和蜻蜓的生存提供了繁衍条件,所以,它共生共存,相互依赖,不见减少。

儿时见过的蜻蜓大多为浅红黄色,但也有纯红色的,人们称它为红辣椒,男女孩子都喜欢它。见到它,总想把它扑捉到手。还有一种大蜻蜓,灰色,像直升飞机状,它飞得快,常在湾水上面飞行,很难捉到。

蜻蜓有大大的眼睛,宽宽的翅膀,视力相当好,飞行平稳。据说飞机的设计都是依据蜻蜓的飞行原理进行的。

蜻蜓常在湾水表面用尾部沾水,叫蜻蜓点水,一点而过,到底为什么,也说不清楚,没人解释过,也有的说那是产卵动作。

蜻蜓是在飞行中交配的,常常见到它们在飞行中双尾相接,对对同飞,配合协调,很是好看。

它产卵于水中,卵幼时也长于水中,靠吃小鱼虾生存长大,脱壳后便长出翅膀,飞于空中。

麦收期间,场院里蜻蜓最多,总是片片飞行,转飞不离,人们用扫麦的扫帚扑打,但还是不见少。

早年的夏天,连庄稼地里,生产队的猪圈上空,闲置的宅基地,处处能见到蜻蜓的飞舞。

如今,故乡的雨水少了,排水系统也多了,沟湾干了,蜻蜓和蚊子繁殖的条件不在了,在农村生长的孩童们,难以见到用扫帚扑捉蜻蜓的场景了。

作者简介:王有金,德州银行退休干部。1969年参军。原籍山东宁津县时集镇郭皋村,与《大刀记》作者郭澄清为同村人。

壹点号玉河微澜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