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巅峰8首诗经典(读唐诗三百首中的这首经典诗篇)

01

我们常常会觉得内心很浮躁,很难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久而久之,我们的内心也变得难以感受到真正的欢愉。

此时,读读古诗词,或许能帮我们的内心静一静。

在古诗词中,有很多诗篇教我们怎样抛却世俗的烦恼,将我们内心的关注点放在真正美好的事物上。

读这样的古诗词,可以帮我们拂动俗世的灰尘,找回内心的本真。

今天,小楼就与朋友们一起品读一首这样的诗篇,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诗巅峰8首诗经典(读唐诗三百首中的这首经典诗篇)(1)

02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又作《破山寺后禅院》。诗题的意思,不是题写在一座破烂山寺后面的禅院里,而是题写在破山寺的后禅院里。破山寺,是寺名,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后禅院,是寺院中僧人居住的地方。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初日,初升的太阳,旭日。

早晨,我走进这古老的破山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山上的树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径,一作“竹径”。

曲曲折折的道路,通向幽深的后禅院,那里花木繁盛。

唐诗巅峰8首诗经典(读唐诗三百首中的这首经典诗篇)(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空,空明澄净。这里,悦和空都是使动用法,意为“使……愉悦”、“使……空明”。

山上的阳光,让鸟儿感到愉悦,潭水中的倒影,让人的内心感到空明。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俱,一作“都”。

钟磬(qìng),寺院中的乐器。僧人诵经参禅,开始时敲钟,结束时击磬。

此时,世间各种声音都消失寂静了,只听到寺院里的钟磬之声。

03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格律,常建的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格律并不严格。

从平仄看,这首诗中,“清晨入古寺”、“山光悦鸟性”都使用了三连仄结尾,将“平平平仄仄”的句式改成了“平平仄仄仄”的句式,“禅房花木深”、“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三句,都将第三字的平改为仄,仄改为平,不过最后两句的平仄调换,可以算作拗救。

可见,在诗律刚成熟之时,对五言的第三字的平仄要求并不严格。

从对仗看,律诗一般要求首联尾联不对仗,中间两联必需对仗。这首诗却是首联与第三联对仗,次联不对仗。清代学者吴乔在《围炉诗话》中,将这种首联对仗次联不对仗的律诗叫做“偷春格”。

小楼在这里介绍这首诗的格律,是想增加一点朋友们对这首诗的认识,并不想引起“写诗要不要遵守格律”、“格律是不是束缚”这样的讨论,网上这种无意义的讨论太多了。

唐诗巅峰8首诗经典(读唐诗三百首中的这首经典诗篇)(3)

04

读常建的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小楼不想分析它的技法和妙处,而是想分享我读这首诗时内心独特的体悟。

在这首诗的文中,暗藏着人的心灵之旅。

诗人早晨进入破山寺,但破山寺并没有引动他的诗心,所以诗中一笔带过。

诗人沿着曲曲折折的首路再往里走,来到了后禅院。在这里,破山寺将尘世隔离在外,幽深的环境将诗人的感受由外在引向内心,找到内心深处那个本真的自我。

人是自然万物之一,与自然万物是相通的,当我们用心体察自然万物时,就能找到本真的自我,当我们用心欣赏自然万物时,就能感受到本真的快乐。

唐诗巅峰8首诗经典(读唐诗三百首中的这首经典诗篇)(4)

这里的山光潭影,就触发了诗人本真的快乐。

山光悦鸟性,明写鸟,实写人。山光美好,让鸟儿都感受到了愉悦。诗人能感受到鸟儿的愉悦,说明他的内心也感受到了愉悦。

潭影空人心。潭水,能映照世间万物,然而潭影悠悠,毕竟空无一物,诗人用心观察此潭心,内心也变得空明澄净了。

于是,此时世间的声音仿佛消失了,在诗人的心里,只听到了象征佛教了钟磬之声,而佛教,正是引导人们回归心灵。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不是破山寺后禅院的旅游纪实,而是寻找本真快乐的心灵之旅。那曲曲折折的幽静之路,不仅是通往花木幽深的后禅院之路,还是通往诗心隐秘幽微的心灵之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在浮躁中抑郁,这首诗启示我们,我们应该更多的用心去观察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或许,我们可以在用心观察欣赏大自然的美好中,可以找到我们本真的快乐。

文 | 谢小楼

精读《唐诗三百首》059: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