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对柳永的影响(宋词与科举9柳永招谁惹谁了)

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史上,出现过不少爷孙状元、父子状元、叔侄状元、兄弟状元,造就了一段段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科举佳话在宋代,这样的例子也不鲜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宋词对柳永的影响?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宋词对柳永的影响(宋词与科举9柳永招谁惹谁了)

宋词对柳永的影响

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史上,出现过不少爷孙状元、父子状元、叔侄状元、兄弟状元,造就了一段段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科举佳话。在宋代,这样的例子也不鲜见。

咸平元年(998年)状元,乃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县)人氏孙仅。而孙仅的哥哥孙何,是上一届状元得主。

关于孙何、孙仅兄弟的籍贯,《宋史》称是汝阳,有些地方史志则说是汝州(今河南汝州市)。不管怎么说,两个地方都在河南,并且相距不是很远。由于他们的父亲在荆州做过官,他们兄弟几个随老爸在那儿读过书,荆州人又将孙何、孙仅以及他们的弟弟孙侑,称之为“荆州孙氏三凤”。而他们的小弟孙侑,后来也进士及第。作为历史名人,大家争着认老乡,这个可以理解。

孙仅的哥哥孙何,系淳化三年(992年)状元得主。不但如此,他还得了州郡试、省试两个第一,是大宋科举第一位“连中三元”之人。由于孙何诗词创作成就不显,本系列不予单独介绍。但是相传孙何与著名词人柳永之间,发生过一段与诗词有关的有趣故事。

这个故事,说的是孙何在担任京东转运副使的时候,柳永作为他的故交,很想前去套套近乎。但柳永又担心做了大官的孙何,不给自己这个面子。于是,就颇费苦心地想了个点子。柳永知道,孙何经常找一些文艺工作者(伶人),到自己的府上唱歌跳舞,以作为业余时间的娱乐消遣。而孙何当时的驻地,是在风光秀美的杭州。

根据孙何的业余爱好和驻地特点,柳永精心赋词一首,并买通孙何特别欣赏的一个艺人,让她谱上曲,找机会在孙何面前演唱这首词。该词全文,不妨照录如下:“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首词,便是流传久远的宋词名篇《望海潮·东南形胜》。

好的作品,总是能感染人的。孙何听到艺人演唱了这首词之后,不禁大为叫绝,赶紧让手下人安排,约见作者叙谈。于是,柳永得遂所愿。民间还有种说法,兀术等大金头头,后来之所以那么起劲地要攻打南宋,就是受了柳永这首词的诱惑,想把美丽如画的杭州占了,当做自家的后花园。这种说法未必属实,但却形象地说明了这首词的强烈艺术感染力。其实,柳永用计见孙何,也属张冠李戴之说。以二人的年龄推算,孙何在杭州任职时,柳永只有十五岁,还在家乡读书学习。因此,两人不可能是故交,柳永也不可能跑到杭州去,煞费苦心地巴结孙何。况且在这样的年龄段,柳永大约也是写不出《望海潮·东南形胜》这种作品的。

本次科举考试,距上一科整整过去了六年之久。相隔这么久没搞科举考试,在北宋是比较特殊的情况。这期间,四川一带王小波、李顺举旗造反,北方大辽、西夏不断找事,大宋朝廷自然要忙于四处灭火。紧接着,赵光义又两腿一蹬上了西天,举国上下还得为他发丧处理后事。这么忙活来忙活去,大小官员们焦头烂额,大约也就顾不上搞科举考试这些事情了。

孙仅少年时期,就和哥哥孙何一样,以好学有才而闻名乡里。中状元的时候,孙仅尚不到而立之年,只有二十九岁。孙家兄弟二人,连续两届夺得状元称号,这在科举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因而,在他们读书的荆州,以及其家乡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教子有方的老孙家,也成为了人们羡慕学习的对象。

由于本科考试是宋真宗赵恒主持组织的第一届,因而孙仅便也是这位皇帝选出的第一位状元郎,所以孙仅比较受其赏识。中状元之后,孙仅先是被任命为舒州(今安徽安庆)团练推官。后来,历任光禄寺丞、刑部员外郎、右谏议大夫、左谏议大夫、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知府等职务。在为官后期,孙仅还兼任过给事中职务。在宋代,给事中是门下省的一个官职,职责为“分治六房”,监督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所谓“六房”,是指“吏、户、礼、兵、刑、工各房”,这也是明代设置“六科”,牵制监督“六部”的雏形。与朱元璋秉持的“以小制大”理念不同,宋代给事中的品级,比明代的要高。

孙仅中了状元六年以后,大宋和大辽开始进行媾和谈判。这两个冤家,你打我斗了好些年,谁也搞不定谁,都已经感到疲惫不堪。于是,双方便互派和平使者,共议消弭分歧争端,争取合作双赢事宜。这一年,恰逢大辽国母萧太后整数寿辰大庆。孙仅被朝廷委任为“国母生辰使”,率团前往大辽,参加萧太后的庆寿大典。出访期间,孙仅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充分展现了大国外交官的风范,受到了大辽臣民的高度评价,比较出色地完成了这次外交任务。

跟自己的哥哥孙何性格急躁相反,孙仅为人谦厚温和,遇事不急不躁,善于容忍,从不与人争论。对他的人品个性,同事们无不钦佩赞誉。在工作中,孙仅奉行无为而治的信条。他的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善于调动发挥同事和下级的积极性,不搞事无巨细,处处插手。并且他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官德也不错。像这样的官员,如果假以时日,必堪大用。然而,孙仅还没等到在政坛更上层楼,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便不幸因病壮年早逝,时年四十八岁。比他的哥哥孙何,仅多享寿五年。

孙仅不仅是个官员,还是个学问家,他的儒学造诣颇深。在为官从政之余,孙仅一生写了不少文章,被后人编辑为《孙仅文集》五十卷。孙仅同时又是个知名诗人,为后世留下了不少优秀诗作,有诗集《甘棠诗集》流传,其中名篇为数不少。

“抱怀宁独固难穷,自与山林逸兴同。白马岂能分辨客,青牛还会识仙翁。凝神宅古河声里,望气台荒野色中。试上高原长一啸,断蓬衰草掩秋风。”孙仅的这首《步虚台》,空旷苍凉,意蕴深远,读之颇具沧桑感。

孙仅有首题为《蒙泉》的诗,写景状物颇具功力。“孤城深锁乱云间,城上云开面面山。负郭惠泉谁共访,卫公诗碣绿苔班。”起首两句不但很有气势,而且起伏转折十分精妙,读来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孙仅以自己的学问人品,受到了同时代人和不少后人的推崇。比方说,北宋著名文学家王禹偁,就曾创作过一首题为《赠先辈状元孙仅》的诗。这首诗是这样写的:“病中何事忽开颜,记得诗称小状元。粉壁乍悬龙虎榜,锦标终属鶺领原。青云随步登花塔,红雪飘衣醉杏园。还有一条遗恨处,不教英俊在吾门。”这首诗,也被认为是王禹偁的代表作之一。按说王禹偁年龄长于孙仅,在文坛上的名气也比孙仅大大,但此诗却尊称孙仅为状元先辈,这说明古代人们对于状元称号的重视。

在宋代文学大师欧阳修编撰的文集《归田录》中,收录了孙仅创作的《骊山诗》(上下篇),足见其艺术水准与影响。在《骊山诗》中,有“秦帝墓城陈胜起,明皇宫就禄山来”“刑人一旦起幽深,功业煌煌照古今”这样蕴含深远、发人深思的名句。

壹点号谷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