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秦始皇的父亲是怎么死的(用侦探的方式解读历史)

文|江枫月夜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像秦始皇一样,身上有这么多疑团。围绕秦始皇身上的疑案有:秦始皇的父亲到底是谁,成蟜(qiao)之乱背后的阴谋,嫪毐之乱背后的真相,秦始皇的皇后是谁?秦始皇为何不立太子?秦始皇有没有焚书坑儒?秦始皇的死因之谜,秦始皇陵里有什么等等,只要谁,能找出足够的证据破解一个,足以能震动整个历史学界。

历史上秦始皇的父亲是怎么死的(用侦探的方式解读历史)(1)

秦始皇

秦王朝离我们两千多年,实在太遥远了,留下的历史资料又寥寥无几,所以给我们后人了解那段历史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李开元先生的这本《秦谜》由@世纪文景 出版社出版、从有限的史料出发,应用侦探逻辑推理的方式对比史料,试图从细节深处解密秦始皇身上的疑团,这种写史的方式,读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本书利用图表的结构,层层推理的方式,并结合最新的秦、汉陵墓的考古发现进行历史解读,确实有异于市面上同类的那些历史书籍。因为笔者还没有看完,所以结合本书的内容和笔者自己了解的一些知识,先来聊一聊秦始皇的身世之谜,即秦始皇究竟是吕不韦的儿子,还是秦子异的儿子?

历史上秦始皇的父亲是怎么死的(用侦探的方式解读历史)(2)

《秦谜》

一、 秦始皇“爸爸去哪儿”问题的起因

造成后世对秦始皇的父亲的问题上事实不清是司马迁在《史记》里两段截然不同的记载。

司马迁一会儿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叙述秦始皇的身世说: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一会儿,司马迁又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是另外一个说法: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前后两段截然不同的记载是司马迁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吗?在笔者看来并不是,这其实是司马迁给我们后人开的一个玩笑,只是这个玩笑太大了一些。其实司马迁早已把他自己的结论隐藏在这两段史料之中了,但需要你自己去细品。

历史上秦始皇的父亲是怎么死的(用侦探的方式解读历史)(3)

《史记》

司马迁著《史记》还是比较客观的,他有时候虽然会把自己强烈的个人情绪融入笔端,但在大的历史方向上,他不会胡说。司马迁也不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当朝开国皇帝刘邦他都敢“不敬”,说了他许多“坏话”,更何况是秦始皇这个与他没有多少关系的前人,司马迁实在没有必要去“黑”秦始皇。

所以排除掉司马迁“为黑而黑”这个因素,司马迁把两段截然不同的史料写入《史记》不同的地方,是他想全面、系统地书写历史,对于多版本或他拿捏不准的史料,他会一并写入《史记》,并会做主、次区分,正如《秦谜》这本书里写到的:

司马迁爱听故事,力图将可信的故事作为信史写进史书中。有时候,他听了荒诞的故事将信将疑,在拿不准、吃不透的时候,会用曲折的笔法忽悠人,写下模棱两可的话来,要读书的人自己去作真伪的判断。

笔者认为司马迁是明确持秦始皇是秦子异儿子观点的,因为他把这个观点写在《秦始皇本纪》之中,而对秦始皇是吕不韦儿子捕风捉影的记载只是出现在《吕不韦列传》之中,这就非常关键。这就好比今人给某些人人物立传,《正传》一本正经叙述他的一生,是真实、客观的,然后再借助别人之口来点他的“绯闻”,增加一些趣味性和可读性。

这就是叙史的主次,这就是司马迁的高明之处。

历史上秦始皇的父亲是怎么死的(用侦探的方式解读历史)(4)

司马迁

二、秦始皇是秦王正统接班人的论据

1、法律鉴定

嬴政的父亲秦子异和母亲赵姬是跨国婚姻,子异和吕不韦一次喝酒的时候看了赵姬的舞蹈,便向吕不韦索要赵姬。吕不韦为了奇货的价值未来变现,便忍痛割爱把赵姬送给了子异。

嬴政应该算是混血儿了,混血儿的国籍、身份问题取决于生父生母身份的确认。依照秦国的律令,嬴政的父亲子异是秦国人,母亲是赵国人,他的法律身份就是秦国人。是秦国人就好办了,那就意味着即使嬴政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但其法律意义上的父亲还是子异,他还是有秦国王位继承权利的。

但援引西汉的法律制度,如果所生子女不是父母的亲生子女,子女的继承权将被剥夺,父母也将受到惩罚。为什么是西汉的法律?因为西汉的制度完全继承了秦的法律,可以相互参照。

关于这条法律,历史上有一个著名案例。汉朝开国大将樊哙死后,他的嫡长子继承了爵位,后来犯法问斩,爵位给剥夺了。

历史上秦始皇的父亲是怎么死的(用侦探的方式解读历史)(5)

秦始皇生母赵姬

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即位以后,考虑到樊哙过去的功劳,给予樊哙后人特别的优待,恩准樊哙的庶子樊市人继承了爵位。这位樊市人有病,不能生育。按照秦汉的法律规定,爵位必须由嫡子继承,没有嫡子,爵位将会被废除。樊市人担心爵位无人继承,于是想出一个办法,让他的夫人与自己的弟弟同房,生下了一个儿子叫作樊他广,假冒为自己与夫人所生,立为嫡子继承了爵位,总算是保住了侯爷的地位。但这件事后来被家臣告发,依法处理的结果是,樊他广被剥夺列侯的爵位,废为庶人,封地被没收,侯国被废除。

从此可以看出秦汉两代继承法的严苛,继承制度允许资格后审,但是一旦被查出来作假,必将接受严厉的处罚。精通秦国律令的吕不韦不可能不知道秦国的法律制度,他倾注全部家财投资子异就已经冒了很大的风险。吕不韦献赵姬的时候,子异还没有被确立为王位继承人,吕不韦不敢“轻举妄动”。因为秦王室成员在确立王位继承人的时候必定会对该继承人的社会关系做详细的资格审查,以保证王室血统的纯正。这个时候献“李代桃僵”之计显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吕不韦不傻,他没有动机,也没有必要这么做。

历史上秦始皇的父亲是怎么死的(用侦探的方式解读历史)(6)

嬴政的生父子异

2、医学鉴定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赵姬与子异同居以后,“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大期”,就是妇女足月分娩的日期。

唐代大学者孔颖达给《左传·僖公十七年》作注疏说:“十月而产,妇人大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怀孕十个月生产,就是妇人的大期。孔颖达说得非常正确,就是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按照这种理解,赵姬与子异同居十个月以上才生下了嬴政。

秦朝的时候医学已经相当发达了,战国时诞生了扁鹊这样的神医,各国宫廷都有自己的医官制度,像女人十月怀胎这样的医学常识,是个人基本都懂,子异当然也懂。子异当然也不傻,算算和赵姬的欢好时间,嬴政是自己的亲儿子,他才敢立赵姬为夫人、继位后立嬴政为王子。

历史上秦始皇的父亲是怎么死的(用侦探的方式解读历史)(7)

神医扁鹊

前文说了,秦朝有严厉的王室继承制度,如果继承人的血统不纯正,后期被查出来,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子异虽然被立为王太子,但他这个王太子是怎么来的呢?

子异的父亲安国君嬴柱妻妾众多,子女也多,光儿子就有二十多个,子异排行夹在当中,被称为中子。子异的母亲夏姬地位卑微,按理说他是根本不可能继承王位的,不仅如此,他还被秦国王室抛弃,送到赵国做质子,作了外交牺牲品。

子异能被立为王太子是吕不韦倾仔细谋划、尽家财说动了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是安国君最宠爱的夫人且没有孩子,她害怕失宠,所以想要收养个养子,母凭子贵,得保将来能够长久的富贵下去,所以她才给丈夫安国君吹枕边风立子异为王太子。

那华阳夫人为何有如此大的能量能说动安国君嬴柱呢?因为她是宣太后的表侄孙女,宣太后就是后来非常火的一个电视剧《芈月传》里的主角芈月。楚系在秦国有相当大的势力,华阳夫人是楚系外戚的代表人物,所以她才能够说动安国君嬴柱。

历史上秦始皇的父亲是怎么死的(用侦探的方式解读历史)(8)

华阳夫人

不要忘了,子异虽然被立为王太子,但老爹嬴柱没有烟气之前,他这个王太子之位随时可能被废,嬴柱的长子子傒就是最佳人选。子异不会不知道这个时候把来路不明、血统不纯正的人留在身边就是一个火药桶。

子异在赵国当质子当了一二十年,寄人篱下,甚至生死都掌握在人家手中。赵国和秦国的关系一紧张,恐怕最紧张的就是子异,秦秦两国一有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他的心。

备尝人间冷暖,锻就了子异谨慎、敏感的性格,越是在关键时刻,他就越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苦尽甘来,而今能够有幸继承王子之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他势必要更加留心在意。

三、结语:

综上,嬴政出生的时候吕不韦和子异还在赵国,子异的王太子之位并不安稳,吕不韦虽然觉得奇货可居,想要赌一把,但这种赌还是建立在打有准备的仗之上的,不是胡来。换句话说,吕不韦和子异都不想没事找事,节外生枝,他们都想求稳。

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笔者以为是吕不韦的门客或者是六国的人为了泄愤“黑”秦始皇的,这个故事的原型来自于《赵国策·楚策》“春申君献孕女给楚王”的故事。楚考烈王没有儿子,黄歇为了楚国将来能用合适的继承人就给楚王献了很多美女,但进献了不少,楚考烈王仍没生儿子,看来问题出在男方。

历史上秦始皇的父亲是怎么死的(用侦探的方式解读历史)(9)

吕不韦和嬴政

赵国的李园听说后,带着他的妹妹找到黄歇,和黄歇定下了李代桃僵之计,在李园的妹妹李嫣怀上春申君的孩子后,立马送入楚王的宫中。后来,李嫣得宠被立为王后,她诞下一子被立为太子,李园也被提拔做了高官,得势后李园谋划诛杀了春申君黄歇。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笔者认为这个故事八成也是假的),那吕不韦和黄歇几乎是同时代的人,吕不韦肯定听过黄歇的故事,黄歇的下场,难道他不会引以为鉴?

编造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就是当时反对秦始皇那些人的“精神胜利法”,他们就好比阿Q,明明被人打了,还要用是儿子打的来安慰自己。他们的用意是说:你秦国虽然打败了我们六国,但统治秦国的早已不是秦国人,而是赵国人吕政,所以最后还是我们六国赢了。

历史上秦始皇的父亲是怎么死的(用侦探的方式解读历史)(10)

春申君黄歇

END

以上内容为笔者平时读书时的思考,只代表个人观点。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笔者的文字,想要了解更多文史知识或本书后续的内容,欢迎关注@江枫月夜 吧!

1、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参考:《秦谜》、《史记》、《战国策》等

#新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