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二郎鲁智深片段(鲁智深武二郎生死搭档)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以义气相聚,穿越六十年时空,在大宋宣和年间再续前缘,演绎了一段精彩的传奇。但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尽管这群好汉冥冥之中以定数聚义。但由于各自的出身不同,经历各异,在梁山大义之下,彰显个性,秉持着初心道义。正因为此,梁山兄弟也各有自己的小团队,小搭档。

比如宋江、吴用,统帅与参谋长从素不相识到相互猜忌,最终达成高度默契,共同把持着梁山的命脉。比如,混江龙李俊的水军弟兄们,急流勇退开辟了海外王朝。不过,梁山上有一对真正称得上生死搭档的铁血兄弟,他们一起开创基业,一起坚守关隘,携手杀奔战场,相互依存,相互救援,又心照不宣的找到了共同的归宿。这对生死搭档到底是谁呢?

武二郎鲁智深片段(鲁智深武二郎生死搭档)(1)

不用多猜,水泊梁山这对最佳生死搭档,就是鲁智深与武二郎。然而,他们是怎样成为生死搭档,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他们的归宿又是什么呢?

花和尚命犯天孤

鲁智深原本军官出身,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下关西五路廉访使。不知因为何故,被责罚到渭州城小种经略相公府中担任了一名提辖。这个提辖可不是一个官职,而是施耐庵借用南宋时期“榷场”小吏的概念,给鲁达的一份差事,专为经略府采办生活用品的“内提辖”。

鲁达一身武艺,身在边关却不能上阵杀敌,却做起了司务长的勾当。心中烦闷,整日无事便在茶楼酒肆晃荡,以打发无聊时光。鲁提辖性格豪爽,专一结交江湖豪杰。这天,在茶楼里遇到了从华阴县史家村来找师傅的九纹龙史进,鲁达居然也听说过他的英雄事迹,两人一见如故,成了很好的朋友。

不过,鲁达原本上应天孤星,注定不会有很交心的朋友。史进因为要寻找师傅王进,只跟鲁达喝了半顿酒便告辞了。鲁达也因为替人打抱不平,失手打死了镇关西郑屠而逃亡到了雁门县。后来,鲁达变成了鲁智深,鲁提辖变成了花和尚。但他这个和尚就是个假和尚,哪里能够安分守着清规戒律过一生呢?

武二郎鲁智深片段(鲁智深武二郎生死搭档)(2)

两番大闹五台山,五台山文殊院方丈智真长老一纸书信将他打发到了东京大相国寺。途中,大闹桃花村,被打虎将李忠请到了山上。然而,鲁智深看不起李忠、周通的小气,趁他们下山打劫,踩扁了金银酒器,打包做一捆,从后山坡滚了下去。智深就是这样的真性情,哪能与李忠这等小气鬼做朋友?

在那里做了一名看管菜园的菜头。菜头的日子也很舒心,一帮泼皮无赖呼前拥后,整天喝酒演武,顺带还将园子里的一颗柳树给生生拔了。

天孤星毕竟是天孤星,张三李四虽然很让他开心,但毕竟不是一路人。所以,这个时候,林冲进入了花和尚的生活。林鲁两家原是世交,父辈那儿便有交情。鲁智深从未见过林冲这样的好汉,便倾心把他当做好弟兄,处处关照。林冲遇到陷害,被发配沧州,鲁智深心有感应 ,料到林冲 这一路必然不会平安。花和尚便孤身一人,餐风露宿,暗中跟随保护。野猪林中,鲁智深及时出现,救了林冲一命。没想到 ,林冲为了自己活命,竟然出卖了鲁智深。

花和尚真的命犯天孤啊!

和尚是做不成了,鲁智深来到二龙山,与青面兽杨志联手,杀了拒不接受他入伙的二龙山寨主邓龙,自己当了老板。但是,鲁智深跟杨志不过合伙人关系,成不了生死之交。因为杨志自命不凡,动辄累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

不过,没多久,鲁智深便等来了一生的生死搭档,行者武松。

武二郎鲁智深片段(鲁智深武二郎生死搭档)(3)

侠骨柔肠武二爷

武松的出身比鲁达还要糟糕,只做过阳谷县的都头。这二人一个在关西,一个在山东,远隔千里,但似乎是前世就是旧相识,有非常多的共同点。

武二爷性格豪爽,欺硬怕软,不畏强暴,景阳冈的猛虎都吃他打死了,江湖之中,又胆怕谁人呢?

鲁达拳打镇关西,武松腿踢蒋门神。

花和尚醉酒打山门,武二哥醉酒打猛虎。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二郎单手砸石墩。

鲁提辖杀人做和尚,武都头雪耻扮行者。

鲁智深杖杀崔道人,武行者刀劈王蜈蚣。

几乎一样的经历,不是好汉不聚头,二龙山上,鲁智深、武行者终于找到自己的生死搭档。

武二郎鲁智深片段(鲁智深武二郎生死搭档)(4)

武松因为误伤了人,逃到柴大官人庄上,结识了及时雨宋江。宋江对武松百般爱护,敬如兄弟。但是,因为张青有书信相邀,武松心驰神往,绝对与宋江分手,前往二龙山聚义。因为此时,武松重案在身,又是头陀打扮,怕连累宋江哥哥。

更为重要的是,武松忠于职守,做都头有做都头的样子,现在是行者,就得像个行者的样子。自称假扮成行者以逃脱官府的追捕,但此时的武松与鲁智深一样,渐渐的收起杀戮之心,向往着平安清净的生活。因而,他告诉宋江“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宋江与武松孔家庄依依惜别,这一段故事真是感人至深,武松的侠骨柔肠令人感佩不已。

与鲁智深聚义,都是佛门弟子,武松能找到归宿感。自此之后,武松便是头陀打扮,直到生命终结。武二郎的坚贞不渝,是他与鲁智深能成为生死搭档的秉性基础。

武二郎鲁智深片段(鲁智深武二郎生死搭档)(5)

鲁智深武二郎因佛缘形影不离

武松上了二龙山,自此与鲁智深形影不离。这二人为何如此相投呢?施耐庵在书中将两人遥遥相对,作为一对好汉来写,他们的品性、人格是多么的相近,所作所为又是如此的遥相呼应。只不过,武松有一段牢狱之灾,鲁智深则逃脱了官府的缉捕。但是,五台山那段经历,又何尝不是束缚鲁智深的一座无形牢狱呢。

得了武松相伴,鲁智深便不再孤单,天孤星从此灾厄去除。武松也得鲁智深相随,甘心情愿的做着他的头陀行者。因为,这二人都是假和尚。鲁智深是用来别人的度牒,冒名顶替做了和尚,所以,他的绰号是“花和尚”。武松则干脆从里到外,都是别人的装束,度牒、铁界箍、皂布直裰、雪花镔铁戒刀、一百单八颗人顶骨数珠。

虽然是冒名顶替,但是,这身僧衣,这个名号却从来不曾从他们身上脱去,他们与佛结缘,有共同的信仰。因而,相依为命,成为生死搭档。

宋江暂代寨主,分拨鲁智深武松守前寨。戏耍卢俊义,鲁智深、武松双双出手。兵打大名府,吴用调鲁智深、武松扮做行脚僧人,到城内各寺庙放火。夜打曾头市,花和尚、武行者带领一彪人马攻打正东大寨。这两个僧人一个挺着禅杖,一个挥舞戒刀,史文恭一听,便知是鲁智深、武松到了。这对搭档简直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名头。

此后,无论是对敌朝廷官兵,还是守护梁山,都没有分开过,是梁山最稳定的一对搭档。宋江也非常支持和理解这对佛门假弟子,在排座位时,鲁智深第十三位、武松第十四位,步军十大头领,鲁智深领衔,武松紧随其后。

即便是《水浒传》续书,也不敢将他们分开,佂辽、战方腊,这二人携手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武二郎鲁智深片段(鲁智深武二郎生死搭档)(6)

生死搭档相互救援

武松自打孔家庄与宋江分手,书中便再也没有提鲁智深、武松的事情。书到第五十六回,呼延灼在梁山吃了败仗,逃往青州途中,被桃花山偷走了御赐踢雪乌骓马,便请求慕容知府派兵扫荡桃花山,顺手剿灭了二龙山、白虎山两处强人。桃花山的李忠、周通如何敌得呼延灼?没奈何,李忠、周通只得向鲁智深求救。于是,这对生死搭档重现江湖,演绎了一段新的传奇。

此时的二龙山,兵强马壮,三位主要头领武艺高强,除了梁山以外,是实力最雄厚的山寨。为攻破青州,救出孔明,杨志提议搬取梁山大队人马,鲁智深、武松深表赞同。于是三山聚义,打破青州,昔日冤家、往日兄弟殊途同归,聚义梁山。

到了梁山,鲁智深、武松第一次搭档,就是攻打华州府。因鲁智深思念瓦罐寺分手的九纹龙史进,便请求前往少华山,请这帮兄弟入伙。此时已然不改昔日急躁脾气,听说史进因为救画匠王义的女儿而潜入华州刺杀贺太守,不料事机不密反遭擒拿。鲁智深心急火燎,不顾武松苦劝,也学史进模样进城行刺,还是被贺太守识破,身陷囹圄。

武松听得这个消息,大惊,正没理会处,忽报宋江派戴宗前来打探消息。武松慌忙下山,将戴宗迎接到了山寨。一贯心思缜密,遇事沉着大胆的武松,此时也乱了方寸。这是书中第一次写武松慌神,因为鲁智深被陷,武二郎觉得无法向山寨交差,更担忧鲁智深的生死。

这是两人第一次梁山搭档。从此,二人并肩作战,出生入死,任何一方有难都将出手救援。

武二郎鲁智深片段(鲁智深武二郎生死搭档)(7)

宋江兵打东昌府,没羽箭张清飞石打英雄,所有梁山好汉都奈不何他。吴用定计,梁山泊以粮食为诱饵,诓骗张清出城,伺机擒之,押运粮草的正是鲁智深、武松这对搭档。武松很精细,一路提防,小心谨慎的防备着张清的飞石。鲁智深则很大脾,一路只顾走,仿佛月下敞开胸怀般惬意。

张清一见,掏出石子,自然瞄准了鲁智深打。鲁智深正在兴头上,哪里防备张清?于是乎,脑袋上早中飞石,鲜血并流,被打翻在地。张清军马一齐呐喊,都抢将来。武松一见,急忙撇了粮食,挺两口戒刀,死命救出鲁智深。

征伐辽国最后一战,鲁智深、武松,与 杨雄,石秀,焦挺,汤隆,蔡福攻打太阳阵。战斗打响, 鲁智深当先,武松等六员头领紧随其后,众将纳声喊,杀入辽兵太阳阵内。太阳阵守将耶律得重急待要走,被武松一戒刀,掠断马头,倒撞下马来;揪住头发,一刀取了首级,杀散太阳阵势。

苏州城斩方貌,正是二人前后夹击,立下战功。 攻入苏州城,方貌急急逃命,没想到在小巷里遭遇鲁智深,鲁智深抡起铁禅杖打将来。方貌抵当不住,独自跃马,再回府来。乌鹊桥下转出武松,赶上一刀,掠断了马脚,方貌倒攧将下来,被武松再复一刀砍了首级。

攻打方腊的杭州城,朱仝引五千军马攻取东门,鲁智深当先步行搦战。对方阵中宝光国师 邓元觉引五百刀手步军,飞奔出来。两个和尚高手,各挥舞一条禅杖,步下大战。两个斗了五十多个回合,不见输赢。 城下宋军中,行者武松见鲁智深战宝光不下,恐有疏失,心中焦躁,便舞起双戒刀,飞出阵来,直取宝光。

武松担忧鲁智深恐有疏失,虽然有点多余,但却表露出武松对鲁智深的深厚情感,挥刀助阵,也是想尽快结束战斗。

宝光国师一见武松杀到,知道这头陀的厉害,拖了禅杖,往城里便走。武松紧追不舍,却在吊桥上遇到从城里飞奔出来前来救援的贝应夔。狭路相逢,武松奋神勇,根本不等贝应夔反应过来,就将他连人带枪拽下马来,一刀斩了敌将的头颅。

武二郎鲁智深片段(鲁智深武二郎生死搭档)(8)

鲁智深急躁,武松精细,这二人战力相当,更加互补。每次都是鲁智深挺身而出,武二哥紧随其后。这是大哥对兄弟的关照,也是兄弟承担起保护哥哥的职责。战场之上,性命都在顷刻之间,不容疏失。

天伤星情何以堪

第一百一十七回书“睦州城箭射邓元觉,乌龙岭神助宋公明”,这是鲁智深、武松最后一次在战场上并肩作战。

乌龙岭大战,鲁智深、武松依旧是两口戒刀,横剁直砍,浑铁禅杖,一冲一戳,斩敌无数。因为攻打乌龙岭不利,宋江调转人马先取睦州城。这一战,成了武松的最后一战,也成了梁山泊这对最佳生死搭档诀别战场的一次令人伤感之战。

却说宋江中了郑彪的魔法,在黑雾中迷了路。宋江等死之时,却遇到一个叫邵俊的秀才相救,脱离了厄难。当宋江从迷蒙中醒来时,却见鲁智深、武松一路杀来,正与包天师、郑彪交手。

那包天师在马上,见武松使两口戒刀,步行直取郑彪。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天混元剑来,从空飞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晕倒了。

鲁智深一见武松受伤,挥舞一条禅杖,忿力打入去,将武松救出。然而,武松的左臂砍得伶仃将断。战神毕竟就是战神,武松左臂虽然将被砍断,却夺得包天乙口混元剑。

武松醒来,看见左臂已折,伶仃将断,一发自把戒刀割断了。宋江带领兵马杀到,叫军校扶送回寨将息。

此时,鲁智深真的发怒了,杀入后阵去,正遇着夏侯成交战,两个斗了数合,夏侯成败走。鲁智深一条禅杖,直打入去,南军四散。夏侯成便望山林中奔走,鲁智深不舍,赶入深山里去了。鲁智深誓要擒杀贼将,替武松报仇。

一代英豪打虎猛士武二郎就此成为废人。有时候,竟然埋怨续书作者,是不是错误的理解了“天伤星”,而一定要让武松受此挫伤呢?不过,又想回来,假如武松没有失去那条左臂,征讨方腊后,他又将何去何从啊?

武二郎鲁智深片段(鲁智深武二郎生死搭档)(9)

生死搭档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武松废了一只胳膊,留在军中养伤。此时,宋江率领梁山兄弟打破方腊帮源洞,彻底剿灭了这股南方义军。鲁智深又去哪儿了呢?

鲁智深见武松被砍断左臂,气忿难按,对夏侯成穷追不舍,终将他擒获。“遇夏而执”后,鲁智深竟然在深山中迷了路。就是这次迷路,让梁山泊生死搭档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却说方腊在帮源洞被攻破后,趁乱逃走。他原本就是山中樵夫出身,换上一双草鞋,连夜翻过几座山头,来到一处山凹。方腊肚中饥饿,便去草菴中找吃的。没想到,尚未进门,迎面便碰到一个胖大和尚。这和尚不由分说,一禅杖就把他打翻在地,一绳子捆了,押送到了宋江大营。不用多问,这胖大和尚就是鲁智深。

宋江一见鲁大师擒获了方腊,喜出望外,问题是如何擒到这贼首的。鲁智深说,因为追赶夏侯成误入深山,在山凹的草菴中遇到了一个老和尚。那老和尚告诉他,草菴中有瓜果蔬菜,可以自己弄吃的,只在这里守候,若遇见一个长汉前来,便将他擒了。交代完毕,那老和尚便飘然而去,不知踪迹。

宋江叹道,“那和尚眼见得是圣僧罗汉,如此显灵。”于是,宋江贺喜鲁智深:“吾师成此大功,回京奏闻朝廷,可以还俗为官,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

武二郎鲁智深片段(鲁智深武二郎生死搭档)(10)

鲁智深答道:“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

宋江又说:“吾师既不肯还俗,便到京师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智深听了,摇首叫道:“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

听了鲁智深这番话,宋江默然无语,预感到了某种不详,与鲁智深各自都不欢喜。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帮助鲁智深擒获方腊的老僧,想必就是给鲁智深剃度的五台山长老智真大师。

当初,鲁智深是个花和尚,身份是假的,也不是个虔诚的佛门弟子。两番大闹五台山,整个文殊院的僧人都非常讨厌他,只有智真知道,此人日后必成正果。于是,给了他一道佛咒度化鲁智深。但是,鲁智深执迷不悟,一直干着杀人放火的勾当。

智深最后一次见到智真长老是在攻辽奏凯之后,随宋江到五台山参禅。这次,智真长老又送给他一则佛偈“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并告诫智深:“ 吾弟子此去,与汝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

智真长老说是与智深永别,实际上暗中在帮他实现佛门偈语,擒夏侯成,活捉方腊,一一兑现了当初的预言。当宋江说要为他请功这番话时,鲁智深已经意识到什么,便对答了宋江,隐伏了不详。

武二郎鲁智深片段(鲁智深武二郎生死搭档)(11)

宋江得胜班师,人马驻扎在浙江六和塔。鲁智深自与武松在寺中一处歇马听候,看见城外江山秀丽,景物非常,心中欢喜。这天夜里,鲁智深与武松在僧房里睡到半夜,忽然听到江上潮声如雷。鲁智深以为战鼓擂响,待要去厮杀。众僧人笑他关西人并告诉他说:“师父错听了!不是战鼓响,乃是钱塘江潮信响。”

鲁智深还是明白何为“潮信”,僧人们解释道:“这潮信日夜两番来,并不违时刻。今朝是八月十五日,合当三更子时潮来。因不失信,谓之潮信。”

鲁智深一听“潮信”二字,如醍醐灌顶,忽然抚掌大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厮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众和尚,俺家问你,如何唤做圆寂?”

寺内众僧答道:“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便是死?”得知圆寂就是死,鲁智深立即吩咐烧汤沐浴,换了僧袍,给宋江留下一封书信,便悄然坐化了。

武二郎鲁智深片段(鲁智深武二郎生死搭档)(12)

鲁智深坐化后,宋江请径山大惠禅师烧化鲁智深。大惠禅师手持火把,走到鲁智深龛子前,道了几句法语:

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花和尚鲁智深从绿林中来,到佛界中去,果然无处跟寻。宋江见鲁智深坐化归西,嗟叹不已。一代好汉鲁智深果然有来有去,果然信守潮信,梁山之上谁能跟寻呢?

梁山之上唯有生死搭档武松能够跟寻。

武松见鲁智深坐化,来向宋江请辞:“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

宋江准辞,依了他的心。武松就此留在了六和塔,与鲁智深的骨殖、衣钵、禅杖相伴。

宋江班师回朝,奏报徽宗。宋徽宗加赠鲁智深为义烈诏暨禅师,封武松为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

后来,武松寿八十而终,追随鲁智深得成正果。

武二郎鲁智深片段(鲁智深武二郎生死搭档)(13)

嗟吁!这一对梁山生死搭档来自绿林,归于佛门。自从穿上僧衣皂布直裰那天起,这二人虽然依然冲杀在战场,但心中有着共同的信仰,最终也找到了共同的归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