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脱臼六步处理(轻轻一拉孩子就脱臼)

孩子脱臼六步处理(轻轻一拉孩子就脱臼)(1)

原创 | 孕事

摘要:这些危险动作不要再做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爸爸妈妈一人拉孩子一只手 “荡秋千”或平移!”

“提着孩子的双手转圈圈~”

“拉着孩子的手快速跑!”

“直接提拉孩子的一只手.......”

孩子脱臼六步处理(轻轻一拉孩子就脱臼)(2)

给家长们敲醒警钟啊,这些动作导致孩子脱臼的风险很大,真的要注意了。

前两天,有一位妈妈就在朋友圈分享了孩子胳膊脱臼的经历,她辗转了三家医院,孩子遭了不少罪,孩子脱臼的胳膊才被复位。

孩子脱臼六步处理(轻轻一拉孩子就脱臼)(3)

给孩子复位的吴医生提醒所有家长:脱臼是小儿骨科常见的急诊,昨晚门诊,就有4例患儿来就诊。

其中还有一位宝宝,两三岁,在地上摔倒了,他十来岁的哥哥就过来拉他的手,一拽就脱臼了。

吴医生说:这个动作是比较危险的,在临床中经常碰到因为这个动作而导致孩子脱臼的案例。

孩子摔倒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孩子自己站起来,或者拉着他肘关节以上的部位,把孩子慢慢扶起来,而不能是拉着他的手硬拽起来,尤其不要拉着孩子的一只手就把他拉起来。

如果孩子真的脱臼了,也不要过于紧张,有些父母因为孩子脱臼,看到孩子哭着闹着说胳膊疼痛动着不利索了,就着急到不行的,有超速驾驶来医院的,甚至还有闯红灯的,到了医院,也是急匆匆急诊.....

家长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脱臼,只要正确处理,是可以很快复位的,不会因为迟个一小时或者半天,就产生不良后果。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途中的安全,避免“次生灾害”。(新闻来源:@浙大儿院)

因为不当的拉扯,导致孩子手臂脱臼的例子其实很多很多。

贵阳有位妈妈吴女士,为了让不满一岁的女儿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就通过中介请了一位保姆在家协助带孩子,但没想到的是,就在保姆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孩子脱臼六步处理(轻轻一拉孩子就脱臼)(4)

在换衣服的时候,保姆拉了一下宝宝的手,宝宝突然就大哭了起来,发现这一情况吴女士立即将宝宝送医,经诊断为左侧桡骨小头半脱位,也就是“脱臼”。

经过医生复位后宝宝已无大碍,但一想到这次受伤可能会造成孩子习惯性脱臼,就让吴女士非常担心。(新闻来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宣传科)

浙江也有一位2岁的宝宝,被爸爸拉了一下手,结果手脱臼了,孩子当场疼的娃娃大哭。

孩子脱臼六步处理(轻轻一拉孩子就脱臼)(5)

爸爸还原了当时的情景:当时我就这么抱着她,后来她站在地上,我就这样拉她手,然后她就蹲下去了,没想到,这一拉,就把手拉脱臼了。

医生提醒:3岁以下的孩子韧带没有发育成熟,韧带还没完全长好,所以轻轻一拉就会把桡骨头拉出来,造成脱位。

湖南长沙一位4个月大的宝宝,因为妈妈穿衣服时稍用力拉扯了孩子的手,导致了孩子左手脱臼,孩子瞬间哭闹不止,左手耷拉着,不能动,也不让人碰。(新闻来源:红网)

孩子脱臼六步处理(轻轻一拉孩子就脱臼)(6)

浙江的陈先生下班回家,看到女儿坐在学步车里横冲直撞的跑,担心女儿磕着就立马把宝宝抱出学步车,然后牵起女儿的手练习走路,可没走几圈,宝宝就突然大哭起来,同时左手臂也无法动弹。送医院检查后得知,宝宝竟然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了。(新闻来源:浙江新闻)

在上面的新闻评论里,好多妈妈和网友都分享了自家宝宝的经历,心大的家长真的有很多很多啊 。

孩子脱臼六步处理(轻轻一拉孩子就脱臼)(7)

有网友就说了:拉宝宝的手一定要非常小心,不少年轻的父母喜欢拖着孩子走,还边走边看手机,很容易出现意外状况,脱臼是很容易复发的,虽然是小问题,但一定要预防啊,别让孩子遭罪。

孩子脱臼六步处理(轻轻一拉孩子就脱臼)(8)

每1000名孩子,就有2.7例脱臼。

宝宝们所遭遇的脱臼,在专业术语中,称为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为“牵拉肘”,是五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它意味着肘部滑出了正常的关节位置。

在美国,因桡骨小头半脱位而就诊的发生率约为每1000名18岁以下者2.7例,就诊时的中位年龄为 2 岁。

为什么2-5岁的孩子容易出现脱臼?

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动且对于自身行为的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家长有时候也没有掌握正确牵拉孩子的手臂。

孩子脱臼六步处理(轻轻一拉孩子就脱臼)(9)

另一方面,也与这一年龄段孩子的骨骼生长情况有关。

肘关节骨(桡骨)与肘关节(肱骨)之间通过韧带链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韧带会变得越来越结实和紧密。

但对小宝宝和婴儿来说,他们的的环状韧带并未发育完全,肘关节相对薄弱和松弛,所以当宝宝手臂遭到较大外力的牵引,就很容易导致肘部滑出正确位置。如果幼儿在摔倒时或手臂被用力拉扯,韧带也可能会过度拉伸,导致部分骨头从韧带下滑出。

如何确认宝宝是否脱臼了呢?

①脱臼会伴随剧烈的疼痛,如果在强力的拉扯下,孩子突然大哭不止,可能是脱臼。

②家长按压脱位的手臂时,孩子会异常抗拒。

③孩子完全不移动手臂或手臂无法抬起,孩子会任手臂保持自然垂立,肘部可能略微弯曲,手掌可能转向身体。

如果宝宝出现牵拉肘,家长们应该怎么处理吗?

如果家长觉得孩子肘部受伤,不要试图去拉直孩子的手臂或将肘部移回原位,也不要自行复位,这都可能给孩子带去更严重的伤害,平复好孩子情绪,嘱咐孩子不要乱动,立即把孩子带到医院,让医生来复位。

医生会使用一种叫做“复位手法”的方法来把肘部放回正确的位置,在这种方法中,医生握住孩子的手腕和肘部。然后医生以特定的方式小心地移动手臂,直到肘部重新回到原位。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可能会听到“咔嚓”一声。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短暂的痛苦,孩子会哭几分钟,但大多数孩子可以在10到15分钟内使用手臂而不感到疼痛。

手肘拉伤如果处理及时适当,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长期的伤害。

对于脱臼,做这些动作很危险!

孩子脱臼六步处理(轻轻一拉孩子就脱臼)(10)

对于牵拉肘,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避免生活中的危险姿势,这些不当的姿势,对孩子来说很危险,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①突然拉起孩子的手。比如说宝宝快摔倒时家长猛拉孩子一把,或是拉着孩子的一只手边走边跑。

②穿衣不当。给宝宝穿衣服时,用蛮力拉直宝宝的手臂,特别是冬天,衣服一层有一层,稍微一用力,脱臼可能就发生了。

③拉着孩子的手甩动。爸爸妈妈一人一只手,拉着宝宝荡秋千,好温馨的画面,但这个姿势对孩子来说很危险,绝对要禁止。

④抓住孩子的胳膊让他走得更快。单手提着孩子走路,或是拉着手上下台阶。

这些情况也可能导致牵拉肘:

●孩子在跌倒时用手支撑自己。

●孩子翻身时压住手臂。

女孩比男孩患牵拉肘的可能性稍大一些,因为女孩的韧带没男孩结实。

牵拉肘的主要症状是孩子移动手臂时疼痛,牵拉肘会导致剧烈疼痛,但没有肿胀、瘀伤或其他严重损伤的迹象。

孩子们很坚强,但有时候也很脆弱,家长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力度。

预防大于治疗,牵拉肘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预防的,做好这些,可以帮助宝宝远离伤害。

●如果出现牵拉肘,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因为肘部错位的时间越长,恢复原位就越痛苦和困难。

●肘部拉伤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长期的伤害。

●不要拉孩子胳膊或手腕抱起他们,也要教别人抱孩子的正确方法。

●不要拉扯孩子的手或手臂。

●永远不要牵着孩子的手或胳膊催促他们走快点,跟着孩子的速度慢慢走。

●如果孩子突然跌倒,不要牵他单手往上提。

●喊宝宝起床,不要只拉宝宝的一边胳膊。

●不要大力和孩子们玩拔河游戏。

●给宝宝穿衣服时,不要生拉硬扯,不要一只手抓孩子手腕,一只手穿脱。要两只手慢慢为孩子穿上拖着脱下衣服,特别是冬天比较厚重的衣服,动作一定要轻柔小心。

●学走路的宝宝,家长不要牵着孩子的手用力往上拉,要配合孩子的身高。

●不要让年幼的孩子单手提过重的东西。

●曾经有过牵拉肘的孩子将来更有可能再次出现牵拉肘,所以在生活中更要格外注意。

●孩子不小心摔倒的时候,家长会本能就会去拉孩子的手臂,最好的方法是马上蹲下来抱住孩子或者拖住孩子的腰间,或者拉孩子衣服的中心部位。

牵拉肘虽然不是大问题,但宝宝手肘脱臼次数过多,容易形成习惯性脱臼,甚至还会影响其韧带和骨骼的正常发育,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不要大意。

一定要记住:不要过度拉扯孩子的手臂,对孩子们来说,根本就不要很大力气就可能造成伤害。

参考文章和图片来源

https://www.rch.org.au/kidsinfo/fact_sheets/pulled_elbow/

https://www.webmd.com/children/nursemaid-elbow#3

孩子脱臼六步处理(轻轻一拉孩子就脱臼)(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