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1)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2)

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是很多人对教育的期待。合阳县城郊外有一座知识的堡垒——知堡九年制学校,正在安静中恪守教育之道,安心教学,立德树人。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3)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4)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5)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6)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7)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8)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9)

漫步校园,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远离尘嚣,感觉“校在林中,人在景中”,让人心境平和;走进教室,人人养花、班班养鱼、书香弥漫、师生惬意;粟育厅桌桌有学生展示牌、感恩词,餐前安静的感恩仪式让师生铭记“感师恩当记谆谆教诲,惜粟米应知粒粒艰辛”;宿舍里师生自主布置的温馨家园细致体贴,暖暖的导师寄语让人如沐春风,安静入眠,美术室里孩子们在古典音乐中静静的勾勒青花瓷的柔美,这是知“道”的精致和安静。

学校取地名“知堡”中的“知”,即知识的堡垒,着力打造“知”文化。“知”一语双关,一指学识,学问,又通“智”,即智慧。万物皆有道,知教育大道方是大智慧。学校以“知道”统领,以“知”传“道”,以“智”建设,以“知礼”“知艺”“知规”“知行”“知教”“知学”“知书”“知韵”落实“四新四大”活动各项要求,让师生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10)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11)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12)

“我宣誓:勤奋学习、踏实做人、快乐成长、积极向上。自主、自信、自立、自强”。刚下早操,八年级学生正在激情宣誓,每个班级宣誓词都不同,校园里弥漫着昂扬的斗志。班主任说每隔一月会更换一次宣誓内容。孩子们“诵读经典 浸润心灵”的主题升旗仪式让书香校园更加“知书”“知韵”。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13)

每天中午校园广播站按时播送学生作品,给书香校园营造浓厚氛围。学校的“五早五讲”养成教育和励志教育让知“道”知“礼”成为一种习惯。每天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教育:周一经典诵读、周二礼仪教育、周三才艺展示、周四励志教育、周五感恩教育。每天早操后宣誓、课间操班级风采展示、饭前感恩仪式、课前励志演讲、睡前小故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道”渗透到教育的每个环节。让学生知礼、守礼、习礼、用礼,形成包容谅解、相互尊重、融洽相处、充满活力的良好氛围。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14)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15)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16)

爱每一个学生是师道的核心。学校推行的全员育人导师制是师爱的体贴细心,也是管理的精细。全员育人就是一位导师分管4-6名学生,导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各方面行为习惯的养成。所有导师每晚坚持到结对宿舍督促学生洗漱,每天早操,导师到宿舍查看学生宿舍卫生及床铺整理情况。除此之外,导师每晚进宿舍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当天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做到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心理上疏导学生,在学业上辅导学生,在生活上指导学生,让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17)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18)

“让课堂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这是学校历来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校以“两小两高”“四环节”课堂模式打造“知教”高效课堂,以“兵教兵”“结对子”实现“知教、知学”共同提升。教学质量是检验课堂模式的最好证明,知堡九年制连年中考成绩稳居全县前列,也是得益学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探索。更得益于有一支勤学善思的“知学”教师队伍。在“送教下乡”点评会上,教师们渴求学习和反思精神感动了视导组党现芳老师,她对马耀虎校长说,教研室会不遗余力帮助学校打造高效课堂,也希望学校教研组能根据学科特点找到适合的模式。“我们会以活动为载体,树立教师终身教育思想,建学习型教师,育学习型学生,树终身‘知学’”,马校长说首先从他做起,每周日例会上,为大家宣讲新的教学理念、课改理论,并让教师撰写心得体会。

至美至善校风(校校行之七知道)(19)

雷晓林和侯建芳在反馈上也对学校教师的备课、作业批阅、课堂教学给了高度评价,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教师知道怎么教,学生知道怎么学才是教学的本分。

“道”就在孩子们最美的读书笑容里,“道”就在教师们最真的潜心教学中。在这座美丽的书香校园里,让学生知书养德、知书达理、知书增智,育胸藏万汇、诗书儒雅的学生,做大道至简的教育,方是教育的静美。

供稿:王冬梅

编辑:王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