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论生活名言名句(居易金箴智慧格言摘抄)

水云漫士潘奕隽辑 ·宰相归山,觉德机之俱杜;儒童应试,每气焰之横飞功名途本无涯,见惯浑如闲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哲学家论生活名言名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哲学家论生活名言名句(居易金箴智慧格言摘抄)

哲学家论生活名言名句

水云漫士潘奕隽辑

·宰相归山,觉德机之俱杜;儒童应试,每气焰之横飞。功名途本无涯,见惯浑如闲事。

·李文节云:“凡生计只认一件便彀(够)一生受用,若兼为并及,营此图彼,必至两失。即有所就,算来与认一件者一般,盖分定也。人知此理,自无妄念矣。”

·务博之学不精,好大之愿不副,过望之福不享。

·高山峻岭以持躬,广谷大川以蓄物,澄潭止水以养性,深溪绝壑以藏用。

·昔二人同舟,一人性急,昼夜计程,稍阻輙(辄)愤,形为枯瘁。一性缓,任之,增食甘寝,颜色加腴,既而抵其所,二人同时登岸。故语曰:“急行缓行,前程只有许多路;逆取顺取,命中只有许多财。”天下事机非在我而不容于取必者,躁心奚益哉!

·安详是处世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处世以正己为先,不可闻恶遽怒,先自焚挠致病。

·自南池入云门,步过覆釜岭,忆龙溪先生语:“凡登高,虽千仞,眼所看止脚下一步地,则形神相守而不劳。”遵而行之,倐然过岭如平地。因悟平日上山,所以气喘足酸,只缘心目驰骤,欲速之念累之也。楞严经云:“使如流转,心目为咎。”信然信然!

·富贵之胜于贫贱皆无紧要事耳,至大利害亦与贫贱者一;老也,病也,死也,皆最紧要事,不以富贵异者,且因富贵加速焉。

·人心地宽舒,便福集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若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得个促迫规模。韩魏公自言生平未尝见一不好人,想见其浩荡境界。

·遇事能静能忍,其人必福寿。何者?静忍,则思虑宛曲而事必成,酬应安闲而祸不作,福寿不亦宜乎!先正有言:“凡矜己忌人、粗疏执拗及浮誉即作沾沾之态,小不忍即呈忿忿之色,皆薄命人也。盖此等人,事必不能成,祸必不能免,非命薄而何!”

·林退斋先生临终,子孙跪膝前请曰:“大人何以训儿辈?”先生曰:“无他言,若等只要学吃亏。从古英雄只为不能吃亏,害了多少事。”

·齿以坚毁,故至人贵柔;刃以锐摧,故至人贵浑;神龙以难见称瑞,故至人贵潜;沧海以汪洋难量,故至人贵深。

·羣居守口,独坐防心。

·天下事无一件不是人做,然必宽绰、细腻、真实、甯耐,一一从首至尾,节次调停,方可有济。

·诚实以启人信我,乐易以使人亲我,虚己以听人教我,自反以息人罪我,逊言以免人忌我,危行以消人鄙我,厉操以止人污我,量力以济人求我,天下之事尽其在我。

·仁厚刻薄是修短关,谦抑盈满是损益关,勤俭奢嬾是贫富关,保养纵恣是人鬼关。

·世人只为体面二字,百事勉强,身心为之疲劳,名行为之隳裂,饶者既耗其赢,乏者并亏其产,作宦则窃帑藏、浚闾阎,象齿焚身,护小体面,伤大体面而不顾,岂不大错!

·楞严圆觉注曰:“心息相依,息调心静,入胜定地,似尤简径。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入三菩提,此最权舆。神气相合,神和气清,清和久久,自然长生。”

·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

·好辨以招尤,不若认默以怡性;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逞能以诲妬(同妒),不若韬精以示拙。

·慈湖有言:“人生不可被一区宅子、几亩田园贮却,自己不为所贮,方能不为宇宙牢笼、世情羁绁。”

·俗事有宜急了者,有宜故置者,了之所以安心也,置之亦所以安心也,不了又不置,终日萦怀,究竟于事何益。

·圣人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朱子曰:“命禀于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天莫之为,而为,非我所能必,但当顺受而已。人能于此看得透,把得定,自然无入不自得,一生受用,否则胶胶扰扰,徒自困其心,自残其生,究竟跳不出‘天命’二字,岂非大愚。”

·王圣俞《会心言》有云:“伐天和以成就世事,辟犹割肉饰俎,刺血染裳然,究竟成就,亦归虚幻,徒自伐其天和。”

·摄心须摄目,《阴符经》“机在目”三字,丹法只要也。

·养生以不伤为本。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怒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戚戚所患,伤也;久谈多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久视久坐,伤也;穷思竭虑,伤也。凡言伤者,亦不便觉,久则损寿。

·直指曰:“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事不能扰,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

·指归曰:“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指归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

·孙思邈曰:“多思则神殆,多念则智散,多欲则智昏,多事则劳形,多言则气乏,多笑则伤藏,多愁则心隘,多乐则语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节不定。”

·勿药真言曰:“独宿之妙,不但老年,少壮亦当如此。日闲纷扰,心神散乱,全赖夜闲休息以复元气,若内心猿意马,狂妄驰驱,至夜又醉饱而恣情纵欲,不自爱惜,其精神气血何能堪此。”

·西山蔡季通云:“睡侧而屈,觉正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朱晦庵谓“未发之妙”。

·昔人有读千字文至“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八字有悟,年至八十而神明不衰者。可知至道即在眼前,泛泛驰骛,无益于事,不如守一二语,身体而力行之,为受用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