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几大谋士(三国人物蜀中三相)

衣赐履按:进入《司马时代》单元之后,几乎都在讲曹魏和孙吴,该去蜀汉看看了。讲真,这一时期的蜀汉,真没什么讲头儿。皇上刘禅,被誉为“扶不起的阿斗”,那是有名的“窝囊废”;主政的几位,都是鸽派,不怎么爱折腾。十来年间,外,没怎么打过仗;内,宫斗的段位太低……如果拍成电视剧,收视率肯定扑大街诶。《华阳国志》把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并称为蜀中四相,这一回,我们就讲一下诸葛丞相以外的那三位。

蒋琬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之后,后主刘禅任命左将军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

衣赐履说:诸葛亮病重时,刘禅曾经派人看望,同时询问政事的安排。诸葛亮表示,我死之后,国事可以托付给蒋琬;蒋琬死后,可以由费祎接班儿。刘禅对诸葛亮的遗言是很当回事儿的,诸葛死后,就以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但是,大家发现没有,刘禅没有任命蒋琬为丞相,只任命他为尚书令。难道,蜀国从此没有丞相了吗?刘禅把丞相职位撤编了吗?还真没撤,只不过,不是蒋琬而已。

三国时期几大谋士(三国人物蜀中三相)(1)

公元237年,六月,刘禅的张皇后去世。公元238年,正月,刘禅立张贵人为张皇后,大赦,改元延熙。

衣赐履说:不是我写错字了,是两个皇后都姓张,而且,都是张三爷的闺女,呵呵。

刘禅下策书说:

朕统承大业,君临天下,奉郊庙社稷。现册立张贵人为皇后,特派行丞相事左将军向朗持节授玺绶。管好后宫,敬肃宗庙祭祀,皇后要做好这些事啊!

衣赐履说:看,蜀国有丞相诶,是由左将军向朗兼任的。这个向朗,有必要讲两句。

《三国志·向朗传》载,向朗是襄阳人,也属于刘备集团的老人儿。他给诸葛亮做过丞相长史,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在街亭战败,逃亡,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官。几年之后,又出任光禄勋。诸葛亮去世之后,左将军吴懿升任车骑将军,向朗升为左将军,行丞相事,当也在此时。

向朗年轻的时候研究过文学,但对自己行为并不怎么约束,而以行政能力见称(以吏能见称)。史称,自从他被免了丞相长史的职务,就优游无事二十年(向朗于公元228年免长史职,公元247年去世,凡二十年)。这二十年,向朗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逾八十,还自己亲自校书,刊定谬误,写了不少文章。接待宾客,提携后进,只讲经书大义,从不谈及时事。上自主政高官,下及年轻士子,都对他非常尊重。

三国时期几大谋士(三国人物蜀中三相)(2)

【向朗是高人啊】

衣赐履说:所谓大隐隐于朝,可能说的就是向朗这样的人吧。向朗“以吏能见称”,但身为左将军行丞相事,却能做到万事不理,从不谈及时事,这份儿定力,让人咂舌。

公元235年,四月,后主刘禅擢升蒋琬为大将军,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费祎接任尚书令。

当时,诸葛亮去世不久,中央和地方的官员都觉得帝国支柱倒了,对今后何去何从迷茫而忧虑。蒋琬是个能hold得住的人,他现在位居百官之上,面容沉静如水,无喜无忧无悲无戚,神色举止,跟平常没有任何区别,于是,群臣逐渐安定,对蒋琬也都服了。

公元238年,十二月,蒋琬率军进驻汉中郡。刘禅给他下诏说:

天下尚未平定,曹叡凶暴,辽东三郡深受其苦,所以才闹起独立(指公孙渊叛魏)。曹叡大肆兴兵,前往攻伐。当年,暴秦灭亡,是陈胜、吴广打响了反秦的第一枪。如今,又有此变,这是天赐良机啊。你要整治军队,屯于汉中。切记,必须等吴国举兵北进,我们与吴国构成东西犄角之势,方可伺机进击(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

衣赐履说:注意,刘禅告诉蒋琬:孙十万出兵,你就出;孙十万不动,你就给朕老老实实跟汉中呆着!从刘禅的诏书来看,可能是东吴方面有攻击魏国的想法,要求蜀国配合行动。

本年,刘禅下令蒋琬可以开府。

衣赐履说:蒋琬于公元235年任大将军,本年因驻军汉中,才被允许开府。这一点,让我对后主刘禅的政治智商又有新的认识。

公元239年,三月,刘禅升任蒋琬为大司马。

蒋琬心胸宽广,容得下人。蒋琬手下有个干部,东曹掾杨戏,史书说此人“素性简略”,我理解此人大约不怎么合群,也不怎么会拍马奉迎。蒋琬对杨戏说话,杨戏有时候就跟没听见似的,根本不搭理。蒋琬没放在心上,但有人觉得不爽啊,就在蒋琬面前说杨戏的小话儿:

您对杨戏说话,这厮竟然爱理不理,这是慢待上级,有这么干的吗!

蒋琬说:

人啊,心思都不一样,就跟人的长相也各有不同一样。表面上顺从,背后里议论,这是古人所警诫的。杨戏如果奉迎我,那就失了他的本意;如果直接反驳我,就显出我的不对,所以,他什么都不说,才是他的真性情。

督农杨敏曾经批评蒋琬,说他做事糊里糊涂,比前人差远了。此言一出,立即有人一道烟告诉了蒋琬,主管官员就请求治杨敏的罪。

蒋琬笑了,说,我确实比不上诸葛丞相嘛,杨督农没说错啊。

主管官员表示,即使不治他的罪,好歹得问问他,凭什么说您做事糊涂吧?

蒋琬说,我能力不如诸葛丞相,处理事情就不顺畅;事情搞不顺,不就是糊里糊涂吗,这还有什么可问的?

后来,杨敏因事入狱,大家都认为这回他算是完了,肯定要死在狱里。但是,蒋琬在处理杨敏案时,心无成见,就事论事,并没有判他重罪。

公元241年,蒋琬认为诸葛亮屡次出兵秦川,道路险阻,运输困难,最终也没能取得对魏作战的胜利。于是,建造了很多舰船,打算从汉水、沔水顺流东下,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郡。但正赶上蒋琬旧疾复发,没能行动。

众人认为,沿江东下,如果不能取胜,后撤就成了问题,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刘禅派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到汉中专门询问。

蒋琬上书说:

如今,魏国横跨九州,根深蒂固,想要一下子灭掉它,并不容易。如果我们和东吴齐心合力,首尾夹击,虽然不大可能一举击溃魏国,但也可以蚕食其领土,剿灭其党羽。不过,吴国三番两次失约(然吴期二三),搞得我们累次不能取得战果,让人一想起来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啊。我与费祎等人商议,认为凉州是胡人边塞要地,进退都有所凭借,也是魏国很看重的地方。羌人、胡人思汉,都愿意归顺我们,再加上以前我军曾经进入羌人地界,大破郭淮,综合考量,应该任命姜维为凉州刺史。如果姜维出兵,控制了河西一带,我将率军西上,作为他的后援。如今,涪县水路、陆路都很通畅,足以应付紧急情况,不管东边还是西边发生危险,都可前往救援。因此,我请求把大本营从汉中迁往涪县。

刘禅采纳。

公元243年,十月,蒋琬自汉中返回涪县(四川省绵阳市),病势沉重。刘禅任命汉中郡太守王平当前监军、镇北大将军,总统汉中。十一月,任命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公元246年,蒋琬病逝。

衣赐履说:以前我们讲过,孔明用干部,用的都是听话的,那些不听话的,全都废掉。所以,孔明去世,给后主留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也留下了一支合格的干部队伍。但是,听话的干部,往往没想法,守成还行,进取不足。

另外,三国争霸给我们一些启示。似乎两弱联合对抗一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但往长远看,只要那个强国内部不犯致命性的错误,似乎灭掉两个弱国,只是个时间问题。这里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联盟的不稳定性。孙刘联盟,最团结的时候是在赤壁之战前夕,同仇敌忾,不合则死,合则有一线生机。但是,我们一定要了解,联合之所以称之为联合,就是因为它们不是一个整体,不是一个整体就会有利益之争,有利益之争就有裂缝,有裂缝则可能被各个击破。就以孙刘联盟举几个例子:

1.赤壁之战前,这是孙刘最团结的时候,刘备就让关羽、张飞带了两千人马躲在后面,一旦战事不利,立即闪人。

2.刘备入蜀,孙权讨要荆州,双方剑拔弩张,重新划分了在荆州的势力范围。

3.关羽打襄樊之前,刘备派马良出使东吴,再次敲定联盟。但是,孙十万突然在关羽背后插了一刀,杀关羽,占荆州。

4.进入诸葛时代,孙刘再次结盟。诸葛每次北伐,都是与孙权约好了同时出兵的,但孙权从来没有倾力而为过。诸葛最后一次北伐,再次被孙权忽悠,被晾在了五丈原,想不死都不行了。

三国时期几大谋士(三国人物蜀中三相)(3)

【两弱联盟,相当于某种囚徒困境】

这样的联盟,谁当真,谁吃亏。因此,我们从刘禅和蒋琬的表现即可看出,孙刘联盟,从来都是互相设防的,就像两块石头,绝不可能捏成一块更大的石头,他们先后被击破,早晚间事罢了。

费祎

费祎字文伟,江夏郡人。费祎跟原益州牧刘璋是七扭八拐的亲戚关系,年轻时入蜀游学。刘备定蜀之后,费祎发现找到组织了。

刘备立刘禅为太子,费祎、董允都为舍人,后又改任庶子。刘禅登基之后,费祎任黄门侍郎。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获胜回军,百官到成都城外数十里迎接。绝大多数官员,年龄职务资历都比费祎要高得多,但诸葛亮专门让费祎和自己同乘一车,从此,大家都知道,小费同志前途不可限量,他是诸葛丞相的重点培养对象。之后,费祎经常出使东吴,与孙权关系搞得很不错。

诸葛亮驻军汉中之后,任命费祎为参军,频繁出使东吴。

衣赐履说:可见,诸葛北伐,基本上都会与东吴通气,应该是商量同时出兵。

诸葛亮去世后,费祎任后军师。不久,蒋琬任大将军,费祎代蒋琬为尚书令。

三国时期几大谋士(三国人物蜀中三相)(4)

费祎是个能人。《三国志·费祎传》裴松之注引《祎别传》载:

当时国事军情很多,公务繁杂,费祎见识过人,看公文,读材料,一眼扫过去,就已经了解主旨,他不仅看得比别人快好几倍,关键是他看了之后还记得特牢,从来不忘记,这实在太厉害了。费祎一般辰时(七点到九点)和申时(十五点到十七点)听各种奏报,处理公事,中间接待宾客,饮食娱乐,有时候还要下几盘围棋,又让别人尽了兴,自己公事也没耽误。董允后来接任尚书令,也想像费祎那样处理公务,干了不到十天,整个儿就乱了套了,眼睛也红了,脸也绿了,胡子也揪光了,不由叹息说:

老费实在厉害,我这是五加二、白加黑,还是永远做不完的事儿,他喝着酒下着棋听着曲儿,却处理得井井有条,真是人比人要气死人啊!

公元243年,费祎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

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率军攻击汉中。刘禅命费祎假节,率军前往抵御。光禄大夫来敏前来送行,请求下一盘围棋。费祎立即取出棋盘,就跟老来杀上了。当时,军队都已整装待发,费祎与来敏下棋一如平日,没有任何焦虑紧张的神态。来敏说:

行了行了,你赶紧出发吧,我和你下棋,只是想试试你罢了。以你的心理素质,打败曹军,不在话下。

费祎率军到达,曹军就撤退了,费祎因功封成乡侯。

本年,蒋琬坚持辞去益州刺史的职务,费祎领益州刺史。侍中董允担任尚书令,作为费祎的副手。

公元248年,费祎驻军汉中。

费祎主持国政,其功劳名声,与蒋琬差不多。两人虽都领兵在外,不在成都,但国家庆典赏罚等大事,都先向他们请示咨询之后,才会实施。后主刘禅对他们推重信任,一至于斯。

公元251年,费祎回成都,望气的说,京师没有宰相的气象。费祎于是北返,屯驻汉寿(四川省广元市西南)。

公元252年,刘禅下令费祎可以开府。

公元253年,正月一日,费祎组织诸将领,在汉寿举行元旦酒会,左将军郭脩在坐。费祎喝得非常开心,不觉醉去,郭脩突然拔出刀来,在席间将费祎刺杀。

刘禅追谥费祎为敬侯。费祎的儿子费恭,娶了公主,长女为太子刘璿(读如玄)的太子妃。

衣赐履说:郭脩,一说郭循。《三国志·齐王芳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载,郭脩,字孝先,素有德行,在西州一带名声很大。姜维进攻魏国,将其俘虏,后主刘禅任命其为左将军。郭脩一直想刺杀刘禅,但很难接近,每次参加宴饮,郭脩举杯庆贺,一边拜寿,一边向刘禅靠近,但总是被刘禅左右挡驾。郭脩无法刺杀刘禅,就找了机会刺杀了费祎。魏帝曹芳下诏表彰郭脩,加以褒扬,追封为长乐乡侯,食邑千户。

董允

董允字休昭,是掌军中郎将董和的儿子。刘备当年立刘禅为太子,选董允为舍人,后来又做了太子洗马。刘禅登基之后,董允就做了黄门侍郎。诸葛亮北伐,驻军汉中,考虑到刘禅还年轻,朱紫难辨,好坏难分,而董允正派公正,就想让董允掌管宫省之事。诸葛亮给刘禅上书说: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都是先帝挑出来留给陛下的人才,商量个事儿,提个意见建议,都是他们的责任。臣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都应该向他们咨询,一定能够有所裨益。如果他们不能提出建言献策,则可以诛杀董允等人以惩戒他们的怠惰。

不久之后,诸葛亮又任命费祎为参军,董允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掌管宿卫亲兵。郭攸之大约性格比较肉,对事情也很少有主张。这样,实际上给刘禅献忠言、提建议这些事儿,就成为董允的专责了。董允处事方正、严谨,时常纠正刘禅的过错。刘禅总想充实后宫,多收纳一些美女。董允表示,古代的圣明天子,后妃之数不超过十二人,如今陛下的妃嫔已经很多了,再招美女,有违圣制。刘禅想美女想得挠心抓肺,但看着董允那张写满了大义的脸,就没敢坚持。因此,刘禅对董允颇有些害怕。

三国时期几大谋士(三国人物蜀中三相)(5)

【董允:皇上,您的老婆够多的了!】

衣赐履说:千百年来,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然而,朝外头诸葛亮说了算,朝里头诸葛亮的小弟董允说了算,蜀国没能取得寸土之益,背锅的倒是阿斗,真是比窦娥还冤哪,呵呵。

后来,刘禅开始喜欢太监黄皓。黄皓属于又聪明又会玩儿又会拍马屁那种,和他在一起,刘禅就开心就舒服。董允则经常正色匡正刘禅的言行,时不时就痛斥黄皓。黄皓害怕董允,不敢为非作歹,终董允之世,黄皓只做到了黄门丞。

公元243年,刘禅加封董允辅国将军。

公元244年,董允以侍中身份代理尚书令,作为大将军费祎的副手。

公元246年,董允去世。

衣赐履说:这一回,我们讲了后诸葛时代的蜀汉政坛三个大佬,有没有感觉,这一时期的蜀汉政权,就像是慢刹气的自行车车胎,不知不觉就瘪了?想当年,昭烈皇帝辗转征战,诸葛丞相南征北伐,那是何等的壮怀激烈!现如今,蜀汉政权竟然连像样点儿的宫斗都没有,整个儿帝国静悄悄的,没有生气。后主刘禅,给我们的感觉,不像是皇帝,更像是当了一辈子的太子,诸葛在的时候,听诸葛的;诸葛去了之后,听蒋琬、费祎、董允的。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刘禅治下的蜀汉帝国,政权是稳定的,皇帝是宽和的,官员大抵是忠诚的,老百姓的日子是比较好过的。身处乱世,皇帝如果没有所谓的雄才大略,似乎就是有罪的。一个宽和的皇帝带着一帮守成的臣子,要对抗有如虎狼的司马父子治下的曹魏政权,估计是力有不怠吧。

三国时期几大谋士(三国人物蜀中三相)(6)

【总是把刘禅拍得这么蠢,应拜罗贯中老师所赐吧】

曹魏政权,曹叡死后,权臣专政。

孙吴政权,孙权死后,权臣专政。

蜀汉政权,刘备死后,权臣专政;诸葛死后,从权臣专政转变为君臣之间相对的平衡,但是,蜀汉政权第一个灭亡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