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

1991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改变过去养老全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方法,实施社会保险制度。最初的养老保险制度,为了避免系统性风险,国家是要求各个地方自行统筹的方式。因此,形成了统筹系统多、各个地方政策不一样的情况。十三五开始,我国全面推动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并在2020年底前彻底实现。

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1)

为了实现养老保险全国范围内的统收统支、政策一致,从2022年1月份开始,我国启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按照十四五规划,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指的是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待遇调整等政策,统一基金收支管理制度,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和经办服务管理体系,建立起中央与省级政府责任分担机制。

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2)

可以说,十四五期间并不会实现全国养老金计发方式的统一,这是终极目标,但是会通过待遇调整等政策逐渐缩小各区域之间的养老金差距。

养老金计算公式是这样。

按照目前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3)

基础养老金部分需要知道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实际缴费指数、缴费年限等因素才能计算。

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目前全国各地相差还是蛮大的,特别是优势富集效应明显。北京市2021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就达到了10534元,而江西省只有6306元,山东省是6893元。不过,我们看增长率的话,反而是北京的增长率更高。毕竟这一地方收入高,工资增长率快。

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4)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记账的。个人账户的余额是每月按照缴费基数的8%确定记入钱数。缴费基数越高,记入的钱数就越多。实际上也是一种长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公平性和激励性体现。

过渡性养老金,是由各个地方自行确定的。主要是针对实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和有关视同缴费年限,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的一种补偿。

过渡性养老金,很多地方都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但是各地的过渡性系数又是1%到1.4%,计算方式也各不相同。

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5)

所以说,由于各地的差距颇大,国家暂时不会统一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计算公式和使用的社会平均工资等等因素。而且由于每一个人的缴费基数不同、缴费年限不一样、退休年龄不同等等,不可能出现大家养老金都一样的情况。

不同地区的基本养老金以外的六项待遇怎么办?

由于最初我们的地方政策不同,很多地方确实有相应的特殊地方补贴补助。

比如说涉及面最广的北方地区冬季取暖补贴,各个省市规定的标准相差很大。像天津市是520元,河南省是480元,山东省是1700元,青海省则达到了3900元,宁夏自治区则是4394元。

上海、杭州、宁波等地春节有过节费或者节日一次性补贴。上海市是800元和900元。杭州市是1200元,另外中秋和端午还各有800元,宁波市则是2000元。

杭州市退休老人每月有190元的固定价格补贴。

杭州市退休老人每年6~9月份还有每月130元的防暑降温饮料费。

青岛、南京和济宁每月有30或35元的城市补贴。

黑龙江省每月有45元的御寒补贴。

这些待遇实施养老保险统筹以后,一般也不会取消的。 但是毕竟是地方性的待遇,拿到全国方面也不好统一。由于中央和地方要建立责任分担机制,那么地方性补助或许就会由地方承担了。

总体来说,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后,大大增强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支付能力,能够保障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按时稳定发放。对于老人们来说,是绝对的好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