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地上的大教堂(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

在《达芬奇密码》中有这么一个场景:罗伯特和索菲为追寻圣杯的线索来到了英国的一家教堂,教堂中矗立了一尊头顶有个巨大地球的牛顿雕像,罗伯特这里得到了重要的启示。

这座教堂就是英国最有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正式名称为“威斯敏斯特圣彼得牧师团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它在英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王室的专属的教堂,也是英国的象征之一。1066年以来,几乎所有英国国王的加冕仪式、王室婚礼、葬礼和王室的一切重大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英国高地上的大教堂(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1)

在16-18世纪,威斯敏斯特教堂是与牛津、剑桥齐名的学术中心,英文版的《圣经》就在这里翻译完成。这座教堂还被称为“荣誉的塔尖”,因为除了国王,只有在各领域中最有杰出贡献的伟人才有资格安葬在这里。比如上面提到的牛顿,还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生物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贝尔文学奖获得主吉卜林、作家狄更斯等等。1987年,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因教堂坐落在伦敦城的西部,所以威斯敏斯特教堂常被称作西敏寺。坐东朝西的西敏寺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两大部分组成。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全长156米,宽22 米,大穹窿顶高31 米。整座教堂有着浓郁的哥特风,恢宏凝重、静谧肃穆。

英国高地上的大教堂(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2)

小娘子原本奇怪,这座由忏悔者爱德华于1066年落成的建筑为什么会是哥特式?原来威斯敏斯特教堂和所有大教堂一样,是个马拉松式的修葺过程,英格兰的历任国王都在为其设计献力,从诺曼底式、哥特式,到早期的文艺复兴式,到了16世纪,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建筑风格成了集百家之长的大杂烩。

1875年,英国建筑师、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运动的领袖人物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承担了修复此教堂的任务,这位沉湎于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建筑师傲慢地毁掉许多精美的非哥特式部分,虽然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但这对大教堂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至少保持了风格的统一,并使它成为了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

我们绕到教堂西面的双塔钟楼处,这部分是18世纪上半叶,由圣保罗大教堂的设计者雷恩的学生,尼古拉斯·霍克斯穆尔建造的,如今是教堂的西门,也是游客进入的地方。

英国高地上的大教堂(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3)

生死之间

进入教堂的拱门圆顶,领好语音导览,通过修长的中心通道——中殿(NAVE),便是豪华绚丽的高坛(QUIRE),王室们举行加冕礼和皇家婚礼、葬礼仪式都在这里。从诺曼王朝的首位英格兰国王征服者威廉一世,到现任英国君主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在内的历任英国君王(除了幼小就被暗杀在了伦敦塔里的爱德华五世和在位不到一年的爱德华八世两位外),均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登基,坐上王位。百年之后,也都长眠在了教堂内。(英国很多著名的大教堂内部都不许拍照,威斯敏斯特教堂也不例外,所以教堂内部图片来自头条图库。)

英国高地上的大教堂(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4)

194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的婚礼也在这座宏伟的哥特式教堂内举行。西方的婚丧和我们国家很不同,他们认为,教堂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而死亡是通向上帝的一扇门,幸福的婚姻也需要由上帝来见证,所以无论是婚礼还是葬礼,都是最圣洁的,所以都会在教堂内举行。

高坛的后面是教堂最初的建造者,盎格鲁 - 撒克逊王朝(802 - 1066)的末期国王爱德华三世的3层豪华棺木。这位国王因对基督教信仰无比的虔诚,顾被称作“忏悔者”。

忏悔者爱德华早年曾在诺曼底流亡,流亡时期曾许下一个愿“假如将来国运好转,将往罗马圣地朝圣”,而后王朝果然复辟成功。登基后,爱德华召集大臣,宣布拟往罗马还愿。但众大臣表示:假如国王出门,一些不良分子可能会发动内战,颠覆王位。爱德华觉得有理,于是上书教宗圣良九世,请教宗决定。教宗审视情形,宣布爱德华王免除执行圣愿的义务,但应将朝圣旅行所需的费用,拨充善举,并建造教堂一所,奉圣保罗为主保。

1045年,爱德华下令将泰晤士河畔一所原8世纪的本笃修会(The Benedictines)予以重建,并取名威斯敏斯特教堂,以示与伦敦东部的圣保罗大教堂有别。1066年教堂建成,和修道院一起供天主教本笃会使用。

英国高地上的大教堂(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5)

然而在教堂建成后仅8天,爱德华国王就病逝了,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子嗣,皇亲国戚拥立了贵族哈罗德二世为王。而在诺曼底的威廉因为此前得到过爱德华的许诺,将传王位于自己(爱德华是威廉的表兄),便有了威廉一世为争夺王位从诺曼底引兵渡海,直取伦敦。

为了表示自己是爱德华的正当继承人,威廉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在爱德华王建造的这座教堂内举行盛大的登基仪式。于是1066年的圣诞节,威廉在此加冕成为英国国王,史称威廉一世,并开启了诺曼底王朝的新篇章。此后,威斯敏斯特教堂也成了各代王朝国王的加冕地。

英国高地上的大教堂(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6)

爱德华棺木的两侧均是各个国王放置棺木的礼拜堂,使得此处的通道拥挤不堪。教堂的最东侧是亨利七世礼拜堂,它是目前规模最大的礼拜堂。亨利七世豪华的棺木由金色的天使守护着。棺木上方,金色的亨利七世与其妻子的雕像安静祥和,精致华美,衣带仿佛在流动。

在亨利七世棺木的右边,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陵墓,棺木上,头戴王冠,手拿权杖和君主球的石质雕像是按照女王的遗容拓片雕刻的。伊丽莎白一世是都铎王朝(1485–1603)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从伦敦塔中唯一幸免的囚犯,她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王,使英格兰成为了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文化上也达到了一个顶峰,她的时代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黄金时代”。

英国高地上的大教堂(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7)

亨利七世棺木的左边,是被伊丽莎白一世软禁了18年,最终被押上断头台处死的苏格兰王后玛丽的陵墓。据说玛丽王后也才华横溢,不仅歌声动听,能弹奏多种乐器,还会讲六种语言。棺木上双手合十的玛丽石像,像是在保佑她的儿子。

说来戏剧,作为玛丽王后表姑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费尽心思处死了曾意图暗杀自己的玛丽,但由于女王太勤于治国,并一直用自己未婚待嫁的身份,对先后向其求婚的西班牙、罗马帝国、法国、瑞典等王室虚与委蛇,以自己的婚姻为筹码,在欧洲大陆各国,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这两大强国之间进行权力平衡,为英国最大限度地谋求国家利益,以至于她终身未嫁,也就更无子嗣。在她去世后,“仇人”的儿子詹姆士一世顺理成章继承了王位。詹姆士登基后,将母亲玛丽的遗体迁葬到了威斯敏斯特教堂,并与伊丽莎白一世的棺木近在咫尺。

英国高地上的大教堂(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8)

此外,这里还有那两个幼年即被杀害在伦敦塔里的小王子的棺木。西斯敏教堂就像一部“英国王室的石头史书”,每一个棺木的背后都是一幅风起云涌、宫韪祸乱的画卷。而今,逝者长眠于此,头上是同样巍峨的尖肋拱顶和美轮美奂的玫瑰玻璃窗,灵魂们聚集一堂,不知相互会诉说些什么……

拥挤的墓场

除了王室,英国首相丘吉尔、张伯伦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被安葬于此。不过威斯敏斯特教堂除了是王族、领袖的安葬所,也为推动人类历史文明的伟人们敞开了安息的大门。

教堂的北耳堂里竖立着众多科学家的纪念碑,这个“科学家之角”中最著名的当属牛顿墓,牛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国葬的自然科学家。曾经目睹了牛顿葬礼的伏尔泰为之深深震动,他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

英国高地上的大教堂(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9)

教堂为牛顿耸立了一座很大的雕像,顶上还有一个巨大的地球,这是《达芬奇密码》中罗伯特和索菲追寻圣杯的重要线索之一。此外,这里还葬有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生物学家达尔文;天王星的发现者、天文学家赫谢尔等等重要的科学家。

教堂的南耳堂是“诗人角”,在这里长眠着120多位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第一位“入住”这里的是英国14世纪的“诗圣”乔叟,他的陵墓周围还有一扇专门的“纪念窗”,上面描绘着他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里的情景。伴他长眠的有丁尼生和布朗宁,他俩都是名噪一时的大诗人。著名的小说家哈代和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也葬在这里。“诗人角”中央,并排埋葬着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亨德尔和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

还有些文学家死后虽葬身别处,但这里仍为他们竖碑立传。比如莎士比亚,他虽葬于家乡斯特拉特福镇,也是我们英国此行会去的地方,但这里却专门有为他设立的纪念碑。还有著名的《失乐园》的作者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和作了《友谊地久天长》的苏格兰著名诗人彭斯,都享受着这种荣耀。

除了以上这些响亮亮的人物,小娘子还在这里找到了阿尔弗雷德•特尼森(Alfred Lord Tennyson)、约翰•济慈(John Keats)、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和以“站姿”被埋葬的诗人剧作家本•琼生(Ben Jonson)等。耐心看下去,会发现大半部英国文学史呢。

看到这里,亲们一定会问,为什么会有“站姿”安葬的呢?因为这里埋葬和树碑的先贤太多了,超过了3000位。“寸土寸钻”的大教堂不得不见缝插“针”,有些棺木被竖起来埋放在地下,还有些很多被放置在墙里。可即便这样,大教堂也实在插不下了,于是将有些伟人转到了圣保罗教堂中,其中就包括了我们在那里看到的纳尔逊将军。

英国高地上的大教堂(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10)

教堂内的地面、墙面随处可见陵墓的石棺,小娘子一开始还保持着东方人骨子里的敬畏之心,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生怕踩到逝者的墓碑而打扰了他们。可整个教堂的一半地上和墙上都布满了棺木和墓碑,有些地方基本已经没有多余的位置可以让脚踩不到墓碑,所以最后小娘子也只能怀着平常心和其他西方游客一样,行走于墓碑之上了。

威斯敏斯特教堂中还设有一座皇家空军礼拜堂,是为纪念二战中牺牲的空军英雄而设立的,四周的彩色玻璃上镶嵌着参战的68个空军飞行中队的徽章。教堂的地面上还有一个黑色的大理石墓碑,下面安葬着一位一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墓碑上镌刻着著名的墓志铭:无名者最有名。

威斯敏斯特教堂小贴士:

交通:地铁Westminster站或Victoria站。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6:45,周六9:00-14:45。周日举行礼拜。开放时间也可能因各种原因关闭,具体看门口的时间表。

门票:London PASS可用,可领免费含中文的语音导览

现场买票:成人20英镑/人,儿童9英镑/人

注意:教堂内禁止拍照

特别注意:伦敦还有一座叫做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Cathedral)的教堂,与王室这座Westminster Abbey完全不是一座,它是英国罗马天主教会的总部(这也是Cathedral与Abbey的区别),位于42 Francis Street(邮编 SW1P 1QW),是伦敦唯一的拜占庭风格建筑。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