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

​​越到教师资格证考试前越可怕!各大微博、微信发布的汇总、考点,一堆一堆的!

同学们心情越是非常的着急,甚至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其实越到最后,同学们更应静下心来认真回归下考点,不要陷入题海,也不要被一堆的资料信息吓到,梳理下考点,抓大放小,有侧重的去做好考前冲刺,轻松应对考试!

综合素质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1)

由图片可知《综合素质》的题型很简单,也能大概看出考察的重点。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理念重点在材料分析题(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所以选择题会出的很简单。

教育法律法规只考选择题,可以利用每天的闲散时间记忆重要法律条文,看过三五遍,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文化素养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也可结合老师整理的知识点来记忆。

基本能力的选择题有2道判断推理,2道计算机知识,也不是很难,再就是第32道材料分析题,还有重头戏——作文,一定要多加练习!(新浪微博:@教师资格证报名考试 有发布不少精选的优秀范文,多看多写)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2)

幼儿科目二

结合考试大纲,可以知道考试模块所占比例以及考试题型,大家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3)

根据每个章节的考试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点击查看大图)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4)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5)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6)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7)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8)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9)

教育评价考察内容不是很多,了解即可。

小学科目二

结合历年真题,可以得知各个模块的考试占比: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10)

学生指导、教学设计、教育基础这3个模块分值占比最高,大致的复习方向明确了很多,按照考试的比重有侧重的复习。

从题型来看看,每种题型上,各模块的比例有没有什么变化?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11)

单选题出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基础、学生指导、教学实施这三个模块,如果想提高选择题分数,着重从这三个模块入手就可以。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12)

简答题出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这三个模块,教育基础的简答题占了一半左右,着重复习这方面的小知识点。

材料分析题出题主要集中在班级管理、教学评价等较少的几个模块,大家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教学设计题上会涉及到学科知识、教学设计两个模块,按照学科性质,自行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就可以。

中学科目二

结合考试大纲,可以知道考试模块所占比例以及考试题型,大家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13)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14)

下面来个科目一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模板-职业理念!

距教师资格证考试越来越近,你准备好了吗?多总结答题套路模板,现在跟同学们分享的是综合素质职业理念中的考点,以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模板,希望助你教师资格证备考冲刺一臂之力,教师资格证笔试通关哟!

1.职业理念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它包括三个部分,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15)

【注意】 理念决定行为,做题要遵循理想化原则,教育观是对待工作的态度, 学生观是对待教自己学生的态度, 教师观是我们今后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态度。

2.考点包括一道材料分析题,和八道单选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其中单选出题难度不会太高,材料回答起来相对较难。

单选题只要做做历年真题即可,材料分析题需要背诵“三观”的要点,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16)

二、教育观要点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1. 面向全体

2. 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教育价值多元

5.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6. 培养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7.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8. 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解析】标记的部分是材料题用的最多的,要注意找到材料的契合点。

二、学生观要点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儿童)是发展的个体,具有发展的潜能,教师要运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到学生(儿童)。

2.学生是完整的人。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吧学生当做一个整体。

3.学生是独特的人。①因材施教, ②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

4.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发展的主体。要尊重学生。

三、教师观要点

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

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材料分析题套路

答案=表态 理论 材料(建议)

① 正面:某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三观或者某一观) 理论 材料

② 反面:某老师的行为违背了素质教育的(三观或者某一观) 理论 材料 建议

③ 中面:某老师的行为没有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三观或者某一观) 理论 材料 建议

第一,表态。 即对材料中的现象是支持还是否定;对材料中的老师的行为是赞许还是批评;材料体现了还是违背了什么;(占 2 分左右)

第二,亮依据加材料。 注意答题角度,使用总分结构。依据就是三观中的要点,结合材料内容去找契合的点,只要是能够自圆其说的都可以回答,点不怕多,就怕不全。(占 10分左右)

第三,对整个答案的总结。(占 2 分左右)(做法正确重复观点,做法错误应该说明怎么做才正确, 反面的案例一定要总结)

五、真题演练

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老师安排学生去校园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做记录。

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久一位同学跑过来说:“老师,我捉到一只蚂蚱。”其他同学也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同学说:“这是只公的。”围观的同学哄堂大笑。老师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观察的,公蚂蚱有劲,跳的高。”他自信地说。

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确实难能可贵的!老师及时表扬道:“你真是一位小生物学家,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希望你能认真研究一番。”孩子认真地点点头,就在这时,一位同学跑过来告状:“一个同学把蚂蚱踩死了。”老师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

他走过去,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责备那个同学。这位老师说:“蚂蚱也是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是无意踩死的。

这样吧,老师提一个建议:不如挖一个坑,把他安葬了吧!”于是,在学校的草地上,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可以说在这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会比多少遍说教都来得有效!

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

【解析】

(1)材料涉及老师的多种行为是次要的,主要看问题。

(2)表态:材料中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学生观、和教师观,(注意不写职业理念,三观的逻辑顺序不可颠倒, 第一句非常重要)

(3) ①材料老师行为教育观的关键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价值多元、 全面发展等都放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后面);②学生观:结合“以人为本“和 4 关键词,只要自圆其说、 言之有理即可;③教学观:尊重和赞赏学生。

(4) 这道题是正面的案例不需要结尾。

(5) 组织语言的原则, ①第一句,没有错别字,不要有专业逻辑错误;②简单排序,最有把握的写在最前面。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知识点(必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点梳理大全)(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