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

家庭安全用电顺口溜:家用电器需防水,要装漏电保护器,破损电源快修理,湿手不能碰电器,金属与电源远离,插头要握绝缘体。进入冬季,不仅要受到静电的困扰,而且因大功率电器的频繁使用,家庭安全用电需警惕。生活用电中要特别警惕什么?我们来掰掰手指头:

  1. 电热水器安全使用常识

电热水器必须具备可靠的接地线和漏电保护装置 ;

卫生间等电位箱体与各水龙头出水口可靠连接;

电热水器因功率大,要使用专用插座并注意防水;

电热水器的使用寿命一般为6~8年,超过8年要及时更换 ;

防止热水器漏电的最好办法,就是洗澡时拔掉插头。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1)

2,绝缘部分破损,导电部分外露,要注意检查更换。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2)

3,不要用湿手扳开关、拔插插头,不要湿毛巾擦拭电器,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3)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4)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5)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6)

4,手机、平板不要在被窝里边充边用,暖手宝、暖脚宝不要边充边用。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7)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8)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9)

5,电动车、平衡车请勿在家、楼道充电,电瓶车请勿进入电梯(各地已经立法,这样做不管有没有发生事故,你都已经违法了)。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10)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11)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12)

6,电热器、小太阳、电火桶等勿用衣服覆盖取暖、晾衣物,小太阳勿对易燃物品照射。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13)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14)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15)

7,熨斗、电吹风、吸尘器等移动用电设备,注意电线插头有无破损、勿用湿手握捏。人要离开立即断电。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16)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17)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18)

8,禁私拉乱接电线,超功率负荷用电。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19)

9,家有低龄儿童的,要注意电线、插头、插座的安全防控,注意电器设备的高低摆放。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20)

10,如果有人触电怎么做?

人体安全电压只有36伏,超过36伏会引起身体不适。发现有人触电应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可用带绝缘手柄的工具切断电源;用干燥工具挑开触电者身上或身下的电源线;切勿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拨开电线;切勿用手触及带电者;切勿用潮湿的物件搬动电者。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21)

将触电者移到通风干燥处,解开紧身衣服;

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则取下;

就地抢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若心脏停止跳动或不规则颤动,可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不能无故中断 。并拨打120报警电话。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22)

心肺复苏的“黄金8分钟”

10秒 ——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 ——“阿斯综合症”发作

60秒 ——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23)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8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20%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搏骤停10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24)

11,发生电器火灾时候,先断开电源后灭火,如果火势不可控制,要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

家用电器冒烟,起火怎么办?使用家用电器时,一旦发现冒烟、起火,应当马上拔下电源线插头,切断电源。一般说来,家用电器冒烟、起火是由于电器内部产生障碍造成的,所以,必须首先切断电源。 水可导电,切不可用水灭火。要用灭火器等扑灭起火点。如果不可控制,立刻撤离房间,拨打119报警电话,告知起火原因,起火位置,家庭住址,等待救援。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25)

日常安全用电小常识(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2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