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陵墓建筑有哪些(陵墓建筑)

古人以为,人死以后,肉体已殁、但灵魂永存,于是产生了祭祀的观念。帝王不同于凡民,死了以后,更需要筑陵墓,以祈求祖宗保佑,社稷才得以永存。中国帝王陵墓的演变,呈现形式多样的特点,陵园建筑十分完整,珍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旅游胜地。

陵墓建筑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封土的沿革

自产生灵魂观念以后,人们开始产生筑坟的念头。大约从周代开始,出现“封土为坟”的做法。根据《周礼*春宫》记载,“以爵为封丘之度”,即按照官吏级别大小以决定封土的大小,当然天子、诸侯死了以后,其陵墓封土无疑是最大的。

1、秦汉两代的“方上”

“封土为坟”的发展,早期帝王的陵墓,是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而成。呈覆斗形。因为陵墓的上部是方形平顶,犹如方形锥体被截去顶部,故名“方上”。现存秦代秦始皇以及汉代帝王陵墓,都取方上形式,其中尤以秦始皇陵为典型。

2、唐代改为“以山为陵”

到了唐代,李世民认为平地筑起高坡太劳民伤财,同时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和盗墓,即改为“以山为陵”的形式,唐乾陵即为典型例子。

3、宋代恢复“方上”的形式,但不是简单重复宋代的“方上”其规模要比秦汉时小得多。

4、明、清两代的“宝城宝顶”形式

一般形式为:在地宫上砌筑高大的圆形砖城,于砖城内填上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这一圆顶即为宝顶;城墙上设垛口和女儿墙,犹如一座小城,即为宝城。宝城上建有明楼,楼内立石碑,刻着皇帝的庙号、谥号。

(二)陵园的建筑布局

帝王陵园的主要标志,就是上述的“封土”,或“方上”,或“宝城宝顶”。除此之外,因为帝王在幽冥世界也要享受在现实世界时的至高无上的荣耀,所以陵园范围极大,陵园建筑也很多。

早在商代,在王陵和贵族墓的墓室之上就出现了供祭祀用的房屋建筑,只是由于时代久远,商至春秋时期帝王陵的地面建筑早已毁坏。不过,自秦汉以来,帝王陵的地面建筑有遗址可寻。帝王陵的地面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祭祀建筑区。为陵园建筑重要部分,用来供祭祀之用。主要建筑物是祭殿。早期曾称作享殿、献殿、寝殿、陵殿等。

秦始皇陵陵园的北部设有寝殿,开帝陵设寝的先例。唐乾陵曾有房屋378间。明代帝王陵园的祭祀区由恩殿、配殿、廊庑、祭坛、朝房、值房等建筑组成。

第二部分为神道。又称作“御路”、“甬路”等,是通向祭殿和宝城的导引大道。唐以前,神道并不长,在道旁置少数石刻,墓道的入口设阙门。到了唐朝,陵前的神道石刻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型的“石像生”仪仗队石刻已经形成。如唐乾陵的神道,全长约1公里,神道入口处有华表一对,华表之后依次为翼兽一对、鸵鸟一对、石马及牵马人5对、石人10对,还有无字碑、述圣纪碑和61个“蕃酉”像。到明清时,帝王陵神道长达5公里。明十三陵神路中央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周围有四个石华表。神路两侧除神道石柱外,又有石首24个,都是两卧两立;石人12个,内有武臣、文臣、勋臣各4个。

第三个部分为护陵监。护陵监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为了防止被盗掘和破坏,每个皇帝的陵都有护陵监。监的外面有城墙围绕,里面有衙署、市衙、住宅等建筑。

(三)墓室结构

1、土穴墓

在原始社会早期,墓室形式很简单,只在地下挖一土坑,墓坑一般都小而浅,仅能容纳尸体,无棺椁,尸体也无特殊东西加以包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葬具。在大汶口文化后期,少数墓坑面积很大,坑内四壁用天然木材垒筑,上面又用天然木材铺盖。

2、木椁墓

进入阶级社会后,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有着十分巨大的规模。河南安阳侯家庄的一座商代亞字形墓,墓室面积约30平方米,加上墓道,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城椁是盛放棺木的“宫”。即棺外的套棺,用砍伐整齐的大木枋子或厚木板用榫卯构一个扁平的大套箱,下有底盘,上有大盖,在椁内分成数格,正中放棺,两旁和上下围绕着几个方格,称之为厢,分别安放随葬品。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墓其棺椁形式即如上所述。

3、砖石墓

从汉代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筑墓室,木椁墓室逐步被取代。这是中国古代墓制度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然后普及到各地。西汉中期,中原一带流行空心砖墓。西汉晚期才开始出现石室墓,墓室中雕刻着画像,故称“画像石墓”。墓室的结构和布局,也是仿照现实生活中的住宅。从汉到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砖石砌筑的墓室和地宫一直在不断发展。最著名的地下宫殿,即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

(四)中国现存的著名陵墓

1、秦始皇陵

外国陵墓建筑有哪些(陵墓建筑)(1)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位于陕西临潼县。于公元前246年开始营建,历时36年之久才修成。坟丘呈覆斗形。1974年春发现秦兵马俑坑,先后发掘了三处。1号坑面积为14620平方米,在发掘的96平方米范围内,出土武士俑500余个,战车4辆,马24匹。2号坑面积达6000平方米,由骑兵,战车,布卒,射手混编而成,有兵马俑千余件,还配备各种实战武器。3号坑面积500平方米,内有战车1乘,卫士俑68个。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武士俑高约1、8米,面目各异,神态威严,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陵旁还出土两组铜车马俑,每辆车配四匹马,并有驭手。

秦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76年在第一号坑遗址上修建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博物馆,馆内复原了兵马俑坑千军万马的威武阵势。

2、明十三陵

外国陵墓建筑有哪些(陵墓建筑)(2)

图片来自网络

位于北京昌平县北天寿南麓,陵区方圆40平方公里,环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

长陵为朱棣之陵墓,位居陵区正中,东侧是景陵、永陵、德凌;侧是献陵、庆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西南有定陵、昭陵、悼陵。各陵共设一个神道与牌坊、石像等,整体布局由神道和陵园两部分组成。

石牌坊为神道起点,向北依次是大宫门、碑楼、龙凤门,这组建筑两侧是以巨石雕琢的24座石兽和12座石人。

各陵园建筑除面积大小,建筑繁荣各异外,布局、规格基本相同。陵园平面呈长方形中轴线上依次为陵门、碑亭、恩门、明楼、宝城等。

在十三陵中,长陵以其宏伟的地面建筑而闻名于世。长陵宝城直径340米,周长1公里,上有垛口,形似砖砌城堡。恩殿最为壮观,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黄瓦红坪,重檐庑殿顶。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朱翊钧及其二后的陵墓。1956年经过考古发掘,揭开了地宫之谜。地下宫殿总面积1195平方米,全部为拱券式石结构,由前、中、后、左、右5大殿堂组成。后殿最大,长30米,宽9米,高9.5米,地面用磨光花斑石铺砌,棺木中央放置皇帝和二后的棺椁,以及装满随葬品的红漆木箱。墓中出土的金冠、凤冠、瓷器、丝织品等珍贵文物,现在定陵陈列室展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