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四种战术思想(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2),我们都只知“兵者,诡道也……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之语,而不知其前后几句,稍后会给大家介绍原文以及译文,我们知孙武在前半段强调了战争要考察的五个必然条件后,而笔锋一转,点出了战争的特征,兵者诡道也。正是因囿于战争的这个特征,因此,战争取胜的基本原则,便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很好的近代案例,以智慧型的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有着很强的实力,如果正面宣战,日本人未必是美国人的对手,然而日本热当面嘻嘻哈哈,而背地里却突然出刀,给美国人以致命的一击,其手段不能不说高超之效,从此改变了彼此的实力对比,这一战役,可谓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策略致胜的典范,是历代兵家所尊荣的制胜法宝。

而远代实属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兵法典故。诸葛亮曾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晓阴阳,那是个庸才。而周瑜对此事判定为“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孙子兵法四种战术思想(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1)

孙子兵法原文: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孙子兵法四种战术思想(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2)

译文:如果听从我的计谋,运用它去指挥作战,必定能够战胜对方,那么就保存它,如果不听从我的计谋,及时用我本人指挥作战,也一定会失败,不如辞去,分析双方的厉害条件,使计谋能够被采纳,然后造成有利的气势,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气势这个东西,是指利用有利的条件,因势利导,灵活掌握,运用它指挥军队是充满了诡诈欺骗行为的,要兵不厌诈,因此,能打,却装作不能打,要打,却装做不想打,要像近处佣兵,却显示出向远处去的样子,要向远处调兵,却假装成向近处去的模样,用小利去诱惑敌方,造成敌方削断失误,出现混乱,才能攻取它。如果敌方力量强大,就要防备它,敌方兵力强大,就要避免和它正面交锋,激怒敌人,因而能干扰它,使它屈服。用谦虚卑弱的言辞表现自己弱小,让敌人骄傲起来,敌人修正得好,要设法使他疲劳,敌人内部和睦,要想方设法离间它。进攻敌人没有准备的地方,发起出乎敌人意外的军事行动,这时军事家指挥的奥妙,是不可能实现传达,呆板规定的,凡是在未开战以前预计可以胜利的,是因为取得胜利的条件多,未开战之前预计不能打胜仗的,是因为去的胜利的条件缺少,条件充分,谋划周全的就能胜利,条件不充分又不进行周密计划的就不能胜利,何况毫无条件毫无谋划的呢?我们根据这些来看,胜败就显而易见了。

文献参考《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智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