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学期阅读论语(Day10-儿童品格的由来)

【1】玛丽·罗斯巴特和约翰·贝茨把气质定义为在情绪、运动、注意力反应性和自我调节方面有先天基础的个体差异,很多气质特点被认为是成人人格的情绪和行为的基石,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年级上学期阅读论语?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上学期阅读论语(Day10-儿童品格的由来)

三年级上学期阅读论语

【1】

玛丽·罗斯巴特和约翰·贝茨把气质定义为在情绪、运动、注意力反应性和自我调节方面有先天基础的个体差异,很多气质特点被认为是成人人格的情绪和行为的基石。

〔遗传影响〕许多研究者认为,气质这个术语意味着导致个体行为差异的一种生物学基础,它受遗传影响,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

〔环境影响〕气质特点只具有中度可遗传性,这意味着环境同样影响儿童的气质。

【2】

托马斯和切斯提出的三种气质类型是什么?

1、容易型气质(easy temperament)(样本的40%):容易相处、性情温和、心境良好开放、适应性强;行为有规律可预测。

2、困难型气质(difficult temperament)(样本的10%):活跃、易怒,行为习惯不规律,反应激烈,对陌生人或环境适应性慢。

3、慢热型气质(slow–to–warm–up temperament)(样本的15%):不活跃、忧郁,对新奇事物反应适度。

气质类型是可以改变的,有一个因素通常会影响气质的变化,这就是儿童的气质类型与父母的教养方式之间的“良好匹配”。

随着文化价值观的变化(一种历史效应),特定气质特征的认可度或可取性肯定会发生改变。

〔从前的中国信奉“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棍棒式教育”逐渐被“鼓励式教育”所替代,父母开始越来越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开始越来越科学的方式进行教育。从50、60的父母到70、80的父母,到如今90后的父母,教育方式已经有了很显著的变化。前段时间,教育改革要求将“做饭”列入学习范畴时,一群不会做饭的90、00后十分兴奋,“以前靠父母,以后靠孩子”,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代。这也证明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要求,时代不同对于特质的“标准答案”也是不同的。〕

【3】

结合实际谈谈什么是气质与抚养之间的良好匹配?

一个孩子气质的形成存在基因的影响,同样的也是能够因后天的环境而发生改变的,就像“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环境的影响不仅是对于植物,对于人更是深刻。我们常常听到说“找对象要看对方的家庭环境、家庭氛围”也是同样的道理,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可预见的。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很难教养出脾气温和的孩子,我们常说的孩子随父母也不仅仅是基因的遗传,还有家庭环境的熏染,夫妻还有夫妻相,更何况是日日影响的孩子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