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崛起首先冲击三线合资车(同价位的合资车和国产车差距还大吗)

老游最近和一位维修店的朋友聊天,这几年店里的生意没以前好了,连国产车子的质量越来越过硬,路也越来越好,车子很难开坏。

老游还记依稀记得很多年前,国产车微信群里骂声一片。卖得越多,口碑越差。

国产车崛起首先冲击三线合资车(同价位的合资车和国产车差距还大吗)(1)

那现在2022年,我们站在当下,从消费者的角度,讲讲同价位的国产车和合资车,差距还大不大。

我们先来说下合资车的优势

首先第一个,就是品牌过硬,有面子。同样级别的车子你开出去,合资车就是有品牌溢价。过年开合资车回家相亲,媒人也会高看你一眼。

再一个就是三大件,国产车和合资车主要技术差距体现的三大件上,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虽然国产车三大件很多参数已经超过合资车,但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有明显差距。

就像同样用索尼摄像头,苹果手机的800万像素,就是要比安卓手机的1000多万的好。硬件差异不大,但匹配调教还有待提升。调教讲究经验积累,一年比一年好。国产车还需要一些时间。

国产车崛起首先冲击三线合资车(同价位的合资车和国产车差距还大吗)(2)

三大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开车体验,减震,提速,平稳性,操控感等,二是油耗,调教得越好,油耗越低,再一个是稳定性,三大件一般都能开到报废,但如果出现一点问题,都会影响稳定性。

最后一个是整体质量,国产车用料足,售价低。除了靠精细化管理节省成本,也牺牲了一些其他看不见的东西。同样一批零件,合资车要求次品率不超过十万分之一,那国产车可能为了控制成本,故障率十万分之三也能接受。对一些没有严格检测标准的零部件,国产车能用就行了,合资车会参考国外标准。

这导致一般情况下,国产车的质量会稍逊于合资车。当然并不是说国产车偷工减料,而是质量标准相对低些,但都在可接受范围。

所以,合资车的优势主要就体现在,品牌,三大件,整体质量上。而这一点也进一步表现在保值率上。

国产车崛起首先冲击三线合资车(同价位的合资车和国产车差距还大吗)(3)

说完合资车,再来说下国产车的优势。

总结就是配置比你高,价格还比你便宜,卷死你。同价位的合资车,外形,动力,配置,内饰,智能化,空间是全面领先合资车的。可以说同价位的合资车和国产车,是明显存在代差的。

八九万的国产车,配置相当于十多万的合资车,十多万的国产车,相当于二十多万的合资车。空间上,你是小型,我就紧凑,你是紧凑型我就中型,就是比你合资车空间大。

国产车崛起首先冲击三线合资车(同价位的合资车和国产车差距还大吗)(4)

那具体怎么选呢,老游是这么建议的:

如果是十万以内的车子,优先考虑国产车。

十万以内的车子,我们就是用来代步的,什么品牌,推背感,操控感不用考虑太多,实用就行。再就是这个价位,一般都是轿车,SUV不多,油耗都不会太高。价钱不高,保值率意义也不大。还有就是合资车这个价位配置过低,外形,质感,配置,动力,空间等维度和国产车相比都存在一个明显的代差。

合资车品牌也知道这点,但就是不改变,一旦改变,车是卖出去了,但没赚头。但国产车不一样,薄利多销,有规模再谈赚钱。也导致消费者用脚投票,这个价位的合资车在市场上根本卖不过国产车。

如果是10~20万以内的车子,看情况。

如果是SUV,那优先考虑国产车。合资的SUV,这个价位配置不高,空间不大,虽然品牌有优势,但车子档次和气场明显不如国产车。SUV一直都是自主品牌强项,最早的SUV热潮也是国产车带起来的。SUV销量榜前三甲长期被哈佛,吉利,长安包揽。不是合资车SUV不给力,的确是国产SUV太有竞争力了。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国产车崛起首先冲击三线合资车(同价位的合资车和国产车差距还大吗)(5)

如果是轿车,那么老游推荐合资车。在这个价位,合资车深耘多年,配置虽然不如国产车,但该有的都有,能满足大部分需求。外形方面也很有诚意。质量不错,轩逸,卡罗拉,雷凌,朗逸一直都是滴滴司机的热门车型,很难开坏。品牌认可度比较高,里子面子都有。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20万以上的车子,基本都推荐合资车。

我们买这个价位的车子,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代步了。这个时候,品牌比较重要。再一个是舒适感,舒适感对三大件要求比较高。车子越贵,国产车和合资车的三大件差距会更明显。最后就是保值率了,20万以上的国产车保有量不高,认可度不高,造成保值率也很低,出手打骨折。

国产车崛起首先冲击三线合资车(同价位的合资车和国产车差距还大吗)(6)

最后,就是电车,电车无脑推荐国产车,除了特斯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