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怨自艾正确读音(文字的故事)

自怨自艾正确读音(文字的故事)(1)

文 | 荷马识字

陆陆续续写文字的故事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期间也有人问我,这样写汉字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大学时期学习《现代汉语》时,老师说文字就是记录语言的思维工具。但自从我开始对古文字感兴趣的那一天起,我想中国的汉字,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种很深的文化积淀了。

很多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始终不甚明了的意思,一旦我们去追根溯源地了解它造字本初时的字形,终究还是可以解开那个谜团的。

自怨自艾正确读音(文字的故事)(2)

今天,我想讲的这个汉字是“艾”字“艾”有两个音,一读“ài”,“艾草”的“艾”。一读“yì”,“自怨自艾”的“艾”。

到现在,我依然记得第一次读“自怨自艾”时读错音时的尴尬,只是当初,老师仅是纠正了读音,告诉我们在“自怨自艾”中要读“yì”,不能读“ài”。那时的我,不喜欢学习,更不喜欢思考,老师的教法正好符合了我读书不求甚解的毛病。

我们今天便来讲讲“自怨自艾”的“艾”字。

《孟子•万章上》记载说:“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商汤去世后,太丁未立而卒,外丙做了两年的天子去世,仲壬即位,他在位四年而崩。太丁之子太甲破坏了商汤的典章法律做了天子,伊尹就把他流放到桐邑。过了三年,太甲悔过认罪,自己埋怨自己,在桐邑开始学习“仁”与“义”。这三年中,太甲听从伊尹对他的训导,于是又回到亳都当了天子。这便是成语“自怨自艾”的出处,其中“艾”的意思是“改正错误”

自怨自艾正确读音(文字的故事)(3)

自怨自艾正确读音(文字的故事)(4)

自怨自艾正确读音(文字的故事)(5)

自怨自艾正确读音(文字的故事)(6)

在上古时期,有一种象刑,称之为“艾韠”。何为“象刑”?即象征性的刑法,而非将酷刑施诸人身

“韠”是上古服饰裳的一部分,用以遮蔽膝盖,称之为“韠膝”,亦作“蔽膝”。所谓“艾韠”就是指将罪人的之韠膝割去,以此来代替宫刑。

《荀子•正论》篇便记载了这种象刑,“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婴,共、艾毕,剕、枲屦,杀、赭衣而不纯。”用黑墨画脸代替脸上刺字的黥刑;用系上草制的帽带来代替割鼻子的劓刑;用割去衣服前的蔽膝来代替宫刑;用穿麻鞋来代替砍掉脚的剕刑;用穿上红褐色的衣服而不做衣领来代替杀头的死刑

自怨自艾正确读音(文字的故事)(7)

人总是会犯错误,但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正如孔子在《论语•子张》中所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我们每个人在犯错之后都需要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因此“艾”便有了一个意思“改正错误”,即我们在一开始所说的“自怨自艾”中的意思。

许慎在《说文解字•艸部》中解释“艾”时说:“艾,冰台也。从艸,乂声。”在分析了“艾”字的字形后,我们要说,“乂”应当不仅仅是“艾”的声符,亦是它的形

许慎所说的“冰台”即“艾草”。《尔稚》中亦说“艾草”的别名为“冰台”。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也说:“艾,冰台、医草、黄草艾蒿。”许慎所释义的“艾”字,当是名词“艾”(ài),而非动词“艾”(yì)。

自怨自艾正确读音(文字的故事)(8)

-END-

荷马识字,专栏作家,大学教授。一个让孩子感觉到文字温度的妈妈,寻找文字里的故事,认识故事里的汉字。

责编丨杜普

编辑 | 张逸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