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怎么追徐达(朱元璋派徐达北伐蒙古)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濠梁,最终平定中原,驱逐元虏,建立明朝。在朱元璋的麾下,名将如云,出名者如徐达、常遇春、冯胜、李文忠、蓝玉等,这些名将在都被广为人知。有一位大将,土匪出身,徐达、常遇春都非常喜欢,功劳很大,但知名度却不高,此人名叫华云龙,被封为淮安侯。当年朱元璋派徐达北伐蒙古,徐达点名要华云龙做先锋,结果大胜而归。

朱元璋怎么追徐达(朱元璋派徐达北伐蒙古)(1)

华云龙,安徽定远人,从小身强力壮,勇武好斗,武艺过人。元朝末年,苛政如虎,华云龙因为家贫交不起人头税,便带着一帮兄弟盘踞在韭山之上,做起了土匪。元朝几度派兵来讨伐他们,都被他们打退。朱元璋起兵之初,到乡下募兵,华云龙觉得做土匪不是长久之计,便投奔了朱元璋,成为朱元璋最初的24位核心将领之一,俗称“淮西二十四将”,这其中就包括徐达、汤和等人。

朱元璋怎么追徐达(朱元璋派徐达北伐蒙古)(2)

华云龙的兵器是一把祖传的宝剑,在战场上非常勇猛。朱元璋最初的几场战斗,攻打滁州、和州、渡江之战,华云龙都紧跟徐达,立下大功,逐渐升任右副元帅,当时的右元帅是徐达。但华云龙擅长领兵突袭,不擅长掌控全局,也就是说,他是将才,不是帅才。常遇春加入朱元璋阵营之后,成为朱元璋麾下第一猛将。但常遇春却认为华云龙的勇猛在自己之上,对华云龙十分欣赏。

朱元璋怎么追徐达(朱元璋派徐达北伐蒙古)(3)

龙湾之战,是朱元璋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当时朱元璋占领南京,逐渐成为一方枭雄。陈友谅沿江而下,攻打朱元璋。朱元璋采用刘伯温的计谋,让康茂才写信诈降陈友谅,引陈友谅的船队来到龙湾镇,然后用伏兵伏击陈友谅,陈友谅因此大败。而在此战中,有两个人立下大功,第一是常遇春,第二是华云龙。

朱元璋怎么追徐达(朱元璋派徐达北伐蒙古)(4)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朱元璋派了两个最勇猛的将领埋伏在石灰山,作为伏击陈友谅的第一战,这两个猛将就是常遇春和华云龙。然后派徐达、冯胜二人埋伏在南门外,打算做第二波伏击。朱元璋自己驻守龙湾的最外侧,做最后一波伏击。按照朱元璋的计划,第一波进攻务必要趁乱打败陈友谅,只有这样陈友谅才能逃跑,然后第二、第三波才能发挥作用。

朱元璋怎么追徐达(朱元璋派徐达北伐蒙古)(5)

常遇春和华云龙带了3万人,朱元璋擂鼓声一响,便举旗冲杀,但陈友谅身边有张定边(太尉)、邹普胜(太师)等猛将,虽然场面混乱,但战力却很强,常遇春凭一时之勇,和陈友谅的大军相持不下,此时华云龙接替常遇春。《明史》记载:

龙江之役,云龙伏石灰山,接战,杀伤相当。云龙跃马大呼,捣其中坚,遂大败友谅兵。

可能是常遇春已经消耗了陈友谅,等华云龙跃马大呼,带兵冲进来的时候,陈友谅终于被打败。由此,朱元璋的第二波、第三波伏击生效,陈友谅被彻底击败。

龙湾之战对朱元璋意义重大,从此在南京站稳了脚跟,华云龙立下奇功。可以说,如果不是华云龙奋勇杀退陈友谅,朱元璋的计谋都将泡汤。

朱元璋怎么追徐达(朱元璋派徐达北伐蒙古)(6)

之后,华云龙在灭陈友谅、张士诚的诸多战役中,都有出场,累计战功。明朝建立后,华云龙因为功高,被封为淮安侯。另外,不得不提一件事,就是徐达点将的时候,点名要华云龙。

朱元璋怎么追徐达(朱元璋派徐达北伐蒙古)(7)

洪武二年,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北伐,徐达特地向朱元璋要了一个人做先锋,此人就是华云龙。当时华云龙正在随傅友德伐蜀,朱元璋特地将华云龙调到徐达军中,助徐达一臂之力。华云龙没有辜负徐达的期待,他一路奔袭攻下云州,俘虏元朝平章火儿忽答、右丞哈海,是徐达大胜而归的第一功臣。而后,华云龙被朱元璋留在燕京驻守。

朱元璋怎么追徐达(朱元璋派徐达北伐蒙古)(8)

​华云龙的结局是一个历史谜团,洪武七年,有人弹劾华云龙私自霸占了元朝丞相脱脱的丞相府,而且还享用了元朝皇宫中的金银器皿,朱元璋召华云龙回南京,在回南京的途中,华云龙去世。华云龙怎么死的,已经不得而知。《明史》只是用“召还,未至京,道卒”来描述了华云龙的结局。后世分析,华云年仅42岁,没有病兆,可能是被朱元璋派大将何文辉在途中暗杀,但没有直接的证据。一代猛将的结局,就这样成了历史谜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