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伽马开辟欧印航线的详细经历(印度洋的苏丹都是恶魔)

1498年3月2日,达伽马的船队来到一处海湾。

由于船员测深错误,贝里奥号误入沙洲搁浅,经过一番努力,船只终于脱困。

这时,一艘独木舟邀请葡萄牙人进入离此不远的港口,这个港口名为莫桑比克。

达伽马通过翻译得知,自己将要与伊斯兰国家打交道。

伊斯兰教对于身为基督教徒的葡萄牙人来说绝不陌生,毕竟葡萄牙之所以能在伊比利亚半岛立国,很大程度是托这些异教徒的福。

(这是另外一个故事。)

而在这片陌生海域,葡萄牙人需要友善的对待这些伊斯兰教徒,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走的更远,但事情往往不会按照人的意愿发展。


达伽马开辟欧印航线的详细经历(印度洋的苏丹都是恶魔)(1)

莫桑比克:你们不是土耳其人吗?

进入莫桑比克港后,受尽漂泊之苦的葡萄牙人感觉自己终于回到了文明社会。

但这个港口并非只有来自葡萄牙的客人,四艘阿拉伯商船也停泊在莫桑比克,她们的货仓中装满了各种香料和黄金。

让达伽马振奋的消息是他们得知这座城市有大量的基督徒,还有就是传说中的祭司王约翰在距离港口不远的地方。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笑出声,当地的苏丹(伊斯兰世界的贵族头衔)便大驾光临,准备接见这些外国商人。

来自上邦大国的葡萄牙人自然很懂礼数,尽力摆出他们最好的排场。

但经历了大半年的漂泊,船员们的衣着已相当寒酸。

最让他们颜面扫地的是,他们只能将铜铃、铜盆、珊瑚、帽子和衣服作为赠送苏丹的见面礼。

而这些破烂儿也就只能逗逗西非的大酋长们开心,对于看惯奇珍异宝的苏丹,这简直就是羞辱。

他开始怀疑这些外国商人的身份。

这位苏丹起初认为达伽马一行人是来自土耳其,于是便要求他们拿出《古兰经》来验明正身。

此时的达伽马如果拿出身上的《圣经》,那有可能随时死在这里。

于是他借口神圣而珍贵的《古兰经》无法带在身上冒险,才暂时蒙混过关。

但达伽马深深的感受到了伊斯兰世界的恶意,他认为船队不能在港口逗留太久,便向苏丹请求派出领航员协助他们航行。

苏丹自然乐意提供服务,但前提是收费,他要求葡萄牙人以黄金作为酬劳。

双方的交流渐渐不再友善,担心身份暴露的葡萄牙人强行把两个领航员带上船,驶离了莫桑比克。

开船不久便有一个领航员跳海逃跑,达伽马派两艘小船去追。

当他们追捕到领航员准备返回大船时,苏丹派出的六艘武装船只出现在他们面前,并命令葡萄牙人回港。

此时的达伽马想起了科伊科伊人的教训,他用火炮控制了场面。

本想全速撤离的葡萄牙人因为不熟悉印度洋的环境,被逆风困住了航程。

双方就此对峙了十多天,淡水不足的葡萄牙人只得偷渡回莫桑比克港口补充淡水,船员们花了两天才找到水源,但有很多士兵看守,一场水源争夺战就此打响。

达伽马的船队持续三小时不间断的炮轰莫桑比克,这使得城内的人们闭门,不敢外出。

葡萄牙人顺利取得淡水,还抓了几个人质,随后扬长而去。

此刻,莫桑比克人体验到了火炮的威力,更感受到了被欧洲人摧毁家园的屈辱。

不久后,整个印度洋便被这群闯入者搅得天翻地覆。


达伽马开辟欧印航线的详细经历(印度洋的苏丹都是恶魔)(2)

蒙巴萨:一定是莫桑比克的报复

驶离莫桑比克后,达伽马的船队艰难逆风而上。

他们并不信任莫桑比克的人质领航员,只得自己不断在海上测量,以免再次误入沙洲。

终于,船队来到了下一个补给港口:蒙巴萨(Mombasa)。

这次达伽马先派出了两人质人上岸侦察,侦查结果是在港口发现了基督徒。

而蒙巴萨的苏丹也同时发出了邀请,葡萄牙人可以把船只停泊在港口,以便他们可以贸易。

但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达伽马的船只入港时撞上了其他船只。

负责领航的当地人自知闯了祸,便跳水逃跑了。

这让葡萄牙人觉得是莫桑比克的事情败露,所以他们专程派人前来报复。

就这样,船上的伊斯兰人质,在皮鞭与滚油的虐待下经历了惨无人道的一夜。

次日,人质们不堪侮辱,先后跳海自缢。


达伽马开辟欧印航线的详细经历(印度洋的苏丹都是恶魔)(3)

马林迪:总算遇到善意的人

1498年4月13日,达伽马的船队离开了蒙巴萨,再次起航,前往马林迪。

由于航线不熟,他们袭击了过路的两艘小船,船上的乘客试图跳海逃生,但还是被葡萄牙人打捞上来作为人质扣留,其中一位老人在当地身份显赫。

有人带路,船队一天后便到达马林迪,达伽马让人质老人登岸充当使者与当地苏丹会面。

苏丹热情地欢迎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并让葡萄牙人登岸补给。

但经历了前两个港口的事件后,葡萄牙人已对印度洋世界毫无好感,甚至完全不信任。

达伽马要求苏丹派使者上船交涉,因为他并不敢把船只驶入港口,他甚至都不愿意下船。(达伽马的航海日志中记录到:船员把港口的人称为“狗”,整个舰队都相信非洲东岸的人充满了阴谋,这里太危险!)

马林迪的苏丹派出大使到葡萄牙人的船上谈判,还送来羊和香料作为礼物。

不论是莫桑比克、蒙巴萨,还是马林迪,为什么当地的苏丹都会拉拢陌生的商船进入港口?

因为在这片贸易之海,每个港口的统治者都会积极寻找贸易伙伴,以便能在竞争中胜出,获得更多的财富。

马林迪的苏丹更是非常重视这些葡萄牙人,他亲自到港口拜访。

但达伽马依旧不肯下船,但愿意释放小船的人质。

葡萄牙人在马林迪停留了九天,当地人为他们举行了宴会和音乐表演,但达伽马却一心想要找到一个能带他们到科泽科德的领航员,最终马林迪的苏丹满足了葡萄牙人的心愿。

在马林迪停留期间,一只来自印度的基督教船队驶入了港口,这让葡萄牙人相当兴奋,在遥远陌生的海域,能遇到有共同信仰的“同胞”,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在葡萄牙人的世界观里只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世界的另一端,还有印度教和佛教。

印度洋的世界远比他们想像的复杂的多,葡萄牙人太天真了(葡萄牙人too young too naive了)。


达伽马开辟欧印航线的详细经历(印度洋的苏丹都是恶魔)(4)

科泽科德:世界另一端的基督教国王

得到一位可以信赖的领航员后,达伽马终于不用再像无头苍蝇一样在海上乱转。

虽然遇到了暴风雨,不过幸好没有太大伤亡,经过23天的航行,他们终于到达了梦想的终点:印度的科泽科德。

自里斯本出发,经历300多天的海上漂泊后,葡萄牙人终于越过了伊斯兰的东非屏障,到达亚洲。

东非港口的经验告诉达伽马必须小心,于是他派出一个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上岸侦查。

结果葡萄牙人得到了令人震惊的消息:科泽科德竟然有信封伊斯兰教的突尼斯商人,而且他们会说卡斯提亚和热那亚两种语言。

鲁莽上岸很有可能遭到这些异教徒商人的加害,但他毕竟有着与科泽科德建交的任务,而且传闻科泽科德的国王“扎莫林”信奉基督,这毕竟是个好消息,在世界的另一端能遇到“熟人”,再好不过。

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探险家心声:为了宗教和财富,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航向大海,世界也因此改变。

1498年5月28日,达伽马的船队抵达科泽科德一周后,葡萄牙的总指挥终于带领着13个船员登岸了,他要与这位传闻中的基督教国王见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