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不高到底该怎么办(孩子不愁长不高)

从孩子“呱呱”落地那天开始,妈妈们就开始关注孩子的身高问题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孩子长不高到底该怎么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长不高到底该怎么办(孩子不愁长不高)

孩子长不高到底该怎么办

从孩子“呱呱”落地那天开始,妈妈们就开始关注孩子的身高问题了。

刚生下来时关心身高是否在合格的范围内,42天第一次体检时担心身体生长是否达标,上学后,也在时不时比较自家孩子比别家孩子长得快与慢……

唉,现在父母焦虑的事情可真不少,除了学习、作业、辅导班之外,还要愁身高问题!

虽说看一个人最应该注重的是内在,但外在决定人的第一印象,好的外在形象会加分不少。

另外,人们一贯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为了让下一代有个优良的遗传基因,在找对象时,无意中将身高作为一个重要的筛选指标。

这就是造成当今父母焦虑孩子身高的主要原因。

一、孩子的身体生长有其自身的规律,遗传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生物学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主要受遗传因素比较大,占到70%左右。通常,双亲个子高,孩子个高的概率比较大,相反也一样。

就像姚明的女儿,小时候比同龄的小朋友高很多,10岁已经高达1.7米,预测未来身高在1.9米至2米之间。

人们常常会问:你家孩子身高达标了吗?那么这个“标”,在遗传学上称为遗传靶身高,即通过父母的身高可以推测子女的身高。

遗传靶身高的具体公式为:男孩=45.99 0.78×(父身高 母身高)÷2±5.29CM,女孩=37.85 0.75×(父身高 母身高)÷2±5.29CM。

父母眼中的“标”,除了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个习俗上公认的标准,就是男孩身高最好在1.75米以上,女孩最好在1.6米以上。

如果不能达到这个标准,父母可能会想方设法向外界求助,比如服用激素类药物、打长高针等。这种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长高,但是药物不可避免地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不免“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二、孩子长不高,除了遗传因素外,外在因素也很重要。

现今,有的孩子身材娇小,有的已经初中了,比同龄的人要矮半头甚至一头。

有的父母个子都很高,但是孩子反而比较矮小。

这些不符合遗传学规律的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造成的:

一是每个孩子的生长周期不一样。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花期”。

就像农民伯伯种庄稼,同样的农作物,因地域、阳光、雨水、气候等不同,生长情况也会不一样,这就如同“橘生于南则为橘,橘生于北则为枳”的道理一样。

对于孩子也是如此。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身体条件、生活习惯等不一样,身体生长会有很大差异。

二是外在因素比如学习压力大,运动时间少,睡眠不足,挑食偏食等,影响了身体生长。

在“双减”政策落实之前,中国的教育内卷严重,很多孩子每天不仅要完成学校的作业,而且要完成课外作业、家庭作业,经常做作业到深夜,错过了身体生长的最佳时期。

周末的时间大多被辅导班占据了,户外运动和玩耍的时间非常有限,即使有时间,很多孩子也喜欢宅在家里,玩手机、pad等电子产品,常常沉浸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对外面真实的世界失去兴趣。

还有,很多新手妈妈们喜欢精细化喂养方式,在食谱上花了不少心思,反而令孩子产生挑食、偏食的情况,营养不均衡也会导致孩子生长发育受限。

三、做好这几点,不愁长不高。

孩子的身高,70%靠遗传,30%的后天也非常关键。

我舅舅身高170cm,舅妈160cm,女儿身高170cm,绝对是突破了遗传因素。我问了舅舅舅妈孩子长高的心得,他们说:“可能就是她能吃能睡,喜欢蹦蹦跳跳,整天乐呵呵,啥心不操,净长个了”。

我将其归结为四点:

1.营养均衡:为身体生长储备能量。

一方面要保证各种营养元素均衡,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钙质等,多吃杂粮,保证纤维素的摄入,促使肠道运动。

另一方面,尽量不要将食物做深加工,保持食物原有的状态。因为深加工后的食物营养会浓缩,导致摄入过量。

比如孩子不喜欢吃水果,妈妈就打成果汁,果汁的糖分比水果本身高了好几倍。

孩子缺钙了,妈妈就买来钙剂或钙片给孩子吃,而不是选择含有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鸡蛋、鱼等。

孩子的营养均衡,可以为身体生长发育提供充分的能量储备,长个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2.深度睡眠:身体生长的加速器。

父母应该知道,晚上10点到早上7点的睡眠时间是孩子长个的黄金时间段。

一般情况下,生长激素是从晚上10点之后进入分泌高峰期,12点达到顶峰,一直持续到凌晨3、4点,早上6、7点也会有少量分泌。

生长激素对睡眠质量还有要求,在深度睡眠的情况下分泌最多,浅睡眠分泌少或者不分泌。

因此,孩子最好能在10点前上床,10点之后进入深度睡眠,最好一觉睡到第二天。

这就要求孩子和家长积极配合,早点完成作业,早点上床睡觉,睡觉前不看电子产品,不吃东西,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

3.户外运动:激发分泌生长素。

运动的好处不胜枚举,从身体生长来说,可以诱发分泌生长素,促使骨骼健壮。

弹跳类运动对脚跟刺激明显,促进加速生长,比如球类、跳绳等运动。

拉伸类运动锻炼腰背肌,改善体态,孩子会从视觉上增高。

如果是户外运动,还可以得到阳光的滋养,促进钙质吸收。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5~17 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周应至少锻炼 3 次,一次锻炼时间至少需要累计 1 小时。

4.心情愉悦:有助于身高增长。

科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会阻碍孩子的脑发育以及身体发育,包括身高。

如果父母经常吓唬、打击、训斥孩子,孩子情绪低落,导致内分泌失调,生长素分泌减少或停止,身体生长就会迟缓。

如果孩子生长在充满爱的家庭中,Ta会感到身心愉悦,有助于身高的增长。

愉悦是最基本的健康环境,就像音乐对动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样,长期听音乐后奶牛会产更多的奶,鸡会下更多的蛋。

因此,爸爸妈妈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彼此尊重,相互鼓励。

后天环境对身高的影响的确大,前面预测身高的公式中,那个误差范围(±5.29CM)就是后天环境在起重要作用。

结束语

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规律,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自然规律,比如按时睡觉, 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错过长个的黄金时间段。

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一些适当有益的方式促进身体生长,例如营养均衡、适量运动、保持愉快的心情等。

但是,如果孩子的身高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父母千万不要焦虑,也不要“病急乱投医”,而是放下评判,接受孩子,引导Ta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以及提高自己的内在上。

相信终有一天,人们会突破传统价值观的束缚,外在不再是衡量人的一个重要标准,丰富的内在将占据主导位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