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儒讲甄嬛传 非常可笑李诚儒批甄嬛传打着

【文/观察者网 严珊珊】“这些事你让我这么编,我根本编不了,所以我很佩服《甄嬛传》的编剧和导演,他们能编成这样,也挺了不起的。”

被称为“老实派吵架王”的李诚儒又开炮了,这次,他对准了宫斗剧巅峰之作——《甄嬛传》。

10月31日,给观众带来“吵架101”观感的《演员请就位2》播出了第五期,熟悉的火药味如约而至。

当陈凯歌执导,孙千、陈宥维和刘芮麟出演的《甄嬛传》片段播出时,“梨园世家子弟”李诚儒再次“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这一次,惹恼他的不是演员演技,而是原版剧情:回宫后的甄嬛本以为恋人果亲王允礼已战死沙场,因为身在妃位,此情渐绝,得知爱人不仅活着还凯旋而归后,又念起旧情,雍正帝知晓后,顿起杀心。

李诚儒直言,这段甄嬛同果亲王诀别的剧情,如果只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也无可厚非,但偏偏很多年轻人会把这当正剧看。

“非常可笑的一个片段,引起了阵阵笑声,难为你们了,多么离奇的片段,历史上没有,生活中也不会有,还必须得相信。”

“会导致我们很多年轻人,认为这就是历史,认为我们的清史里边、皇宫里边,就是王爷可以进宫,随便和妃子一块儿泛舟船(应为湖)上……”

然后特意cue了一下,《甄嬛传》里真拍了这样的情节:

李诚儒讲甄嬛传 非常可笑李诚儒批甄嬛传打着(1)

“这些事你让我这么编,我根本编不了,所以我很佩服《甄嬛传》这样的编剧和导演,他们能编成这样,也挺了不起的。”李诚儒点评道。

李诚儒讲甄嬛传 非常可笑李诚儒批甄嬛传打着(2)

最后,因为对《甄嬛传》意见太大,李诚儒直接拒绝点评演员表现。

这一出,看得台上的演员不敢出声,评委席的“小燕子”也被“误伤”。

后来点评演员时,赵薇率先自嘲:“我也演过一些古装戏,那也极不严肃,被李诚儒老师批评的那种古装戏。”

李诚儒讲甄嬛传 非常可笑李诚儒批甄嬛传打着(3)

但李诚儒这次炮火精准,重申了自己的态度,赵薇的《还珠格格》明确说了是“游戏类”,这种古装剧没问题。“我最怕的是那种,打着正剧而游戏、戏说的戏,这就容易误导后来的年轻人”。

李诚儒讲甄嬛传 非常可笑李诚儒批甄嬛传打着(4)

其实,这已经不是李诚儒第一次点名批评《甄嬛传》了。

2016年,他在《可凡倾听》节目中就怒指《甄嬛传》“害人不浅”“胡编乱造”,理由还是王爷随便入宫、和妃子泛舟湖上的荒谬情节。

李诚儒讲甄嬛传 非常可笑李诚儒批甄嬛传打着(5)

此次再度开炮,有网友觉得这位被陈凯歌挤兑为“感受到过去时代夕阳的老艺人”又在小题大做,“谁会把甄嬛传当正史呀?”

李诚儒讲甄嬛传 非常可笑李诚儒批甄嬛传打着(6)

别说,还真有。

节目中扮演甄嬛的演员孙千在录制前就称,自己很紧张,怕演不好,因为没拍过这种“真正的正剧古装”。

李诚儒讲甄嬛传 非常可笑李诚儒批甄嬛传打着(7)

当然,一般正剧和历史正剧还是有区别的。

一般正剧指悲喜剧,主要在于人物命运、事件结局的完满性,传奇剧就是典型的正剧。

而历史正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种类型的创作要有历史主义的态度、情节合乎情理,要做到主要事实符合史籍记载,细节、人物等可以有虚构和加工,否则就不是历史正剧

但我们来听听《甄嬛传》导演郑晓龙当初是怎么给这部剧定义的。

2012年,郑晓龙接受《东方早报》采访时,被问及《甄嬛传》能否上星播出时,自信表示完全不担心,因为《甄嬛传》和之前的宫廷戏完全不一样。

“之前许多宫廷戏都是不尊重历史,不尊重客观事实,胡编乱造……因为现在的后宫剧价值观历史观有错误,对广大观众有不良影响。”

被问及雍正选角陈建斌而产生的质疑,郑导又强调,自己“拍的是历史正剧”

“我拍的是历史正剧,而不是古装偶像剧,皇帝并不全部都是帅气白面书生,必须要符合历史。””

不过,有观众提醒,虽然导演言辞凿凿,但《甄嬛传》电视剧的片头还是标了“根据小说改编”,也不算“骗人”。

李诚儒讲甄嬛传 非常可笑李诚儒批甄嬛传打着(8)

但李诚儒的说法,还是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

毕竟,当初剧宣时,郑晓龙是用“历史正剧”标榜该剧的,还因为觉得别的“后宫戏拍得太烂,拍得太小儿科”,“不想和他们伙同在一起”,所以最后去掉了《后宫甄嬛传》的“后宫”二字。

以“历史正剧”为卖点,又含有不符合史实的情节,《甄嬛传》确实存在争议。

李诚儒讲甄嬛传 非常可笑李诚儒批甄嬛传打着(9)

李诚儒讲甄嬛传 非常可笑李诚儒批甄嬛传打着(10)

对此,大家怎么看?

版权声明

本文系用户独家授权发布风闻社区的稿件,转载请联系观察者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