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关于徐向前的老电视剧(运气是个什么东西)

1

当红四方面军越过大巴山,长驱直入进军川北地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兴奋不已:

悬崖壁立,怪石嶙峋;山川纵横,险峰交错;鸟道崎岖,河流湍急;满目青山,生机盎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怎么看都是一块用兵养兵的宝地!

一部关于徐向前的老电视剧(运气是个什么东西)(1)

红军入川第一镇:通江县两河口镇

确实如此。

不仅山川地形等自然条件,就是时机、民情等各方面条件,也都恰到好处,这使红四方面军在之后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事后看来,鄂豫皖当时已民穷财尽,恐怕各方面条件都不足以支撑红四方面军更大的发展了,而这时歪打正着被老蒋赶到这么一块地方,在发展的瓶颈期迎来这么一个神助攻,说起来,等于被逼着作了一个恰到好处的选择,运气爆棚啊!

的确是好运气。

这种运气主要体现在川北的各项条件中。

首先是时机上的恰到好处。

就在红四方面军转战到与川北一山之隔的钟家沟地区时,正迫切需要一块合适的地方落脚时,恰好在报纸上看到了四川军阀混战的消息。

川北的军阀田颂尧也尽出主力,南下成都参加了这场大混战,川北空虚,正是天赐良机,不去都对不住这么好的安排。

所以当红军翻越大巴山,兵分三路向通、南、巴地区进击时,一路顺畅,手到擒来,很轻松地就进占了这个理想中的落脚地。

川北的地形,易守难攻,假如田颂尧主力驻守,红军恐怕很难这么容易地拿下来。

这个绝佳时机自然源自四川军阀之间的矛盾,而除此以外,四川军阀跟老蒋之间的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红四方面军。

就像老蒋跟其他地方军阀的关系一样,他跟四川军阀之间也是相互提防,相互算计,老蒋想借进剿红军的机会进占军阀领地的心思尽人皆知,而军阀们在这一点上也是严防死守,无论如何,你中央军不能入川,这就使红军入川的同时,也摆脱掉了紧紧尾随的中央军,可谓一举两得。

应该说,军阀之间以及军阀与蒋介石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在恰当的时机支起来川北这么一个真空地带,差不多等于虚位以待。

另外,川北的民情又特别适合红军的发展。

军阀压榨,匪患遍地,灾祸频仍,川北人民极端贫苦,挣扎在生死线上。遍地都是“打精巴子”的男女老少,骨瘦如柴,衣不蔽体,很多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也是连裤子都没有,就在腰里围上块棕片遮身!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而且毫无底线地肆意盘剥,据说光田赋税这一项田颂尧就已经提前征收到三十年以后了!

这种情形累积的反抗情绪正如堆积如山的干柴,只待一个机会被点燃,便是革命的熊熊烈火。

红军正是火种。

早在1928年就有李家俊、王维舟等领导的川东农民起义,而在红军入川前夕,这里就已经开始不断爆发各种反抗活动,甚至有两万多农民参加的起义,干柴已经丝丝冒烟,几欲自燃!

一切条件近乎完美。

不管从哪个方面说,这都是逆天的运气。

一部关于徐向前的老电视剧(运气是个什么东西)(2)

大巴山

2

但运气这个东西,却并不是确定不移的。

它神出鬼没,千变万化,乍生乍死,似有还无,并没有一个确定的东西可以说这就是运气。

比如这些所谓的理想条件,看似逆天的大运,但可以想象,如果彼时红四方面军损失惨重,残兵败将,手里无枪弹,身上无气力,心中无热血,那这看似虚位以待的理想之地还存在吗?种种所谓优越的条件还能称之为条件吗?

一切都跟你没关系,也就无所谓什么条件了。

事实如此。

所有的有利条件都要建立在一个根本条件上,那就是,你得能进的去,站得住,你得有足够的气力吞得下这张大饼!

虽然田颂尧主力不在,但仍有部分兵力以及团防等武装扼险据守,而且嘉陵江沿岸也驻有相当兵力,田颂尧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调动这部分兵力进攻我军,你得先吃掉他们,这才能有第一步,才能暂时立住脚。

即便你进去了,田颂尧主力回师之际,你同样也得顶得住,打得开,这才能最终站稳脚跟,这样一切条件才能真正成为条件,你的所谓好运气才能最终得以兑现。

而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时是什么情形?

兵分三路,神速突击,当者披靡,在一个月内迅速展开,干净利落地打退了川军及中央军刘茂恩部等敌人的进击,并歼敌三个团,溃敌八个团,顺利占领通、南、巴及周边大部地区;而当田颂尧回师来攻之时,红军复能斗志昂扬地勇猛奋战,打退敌人,这才最终在川北立住脚。

说到底,还得自己有实力。

虽经过艰苦卓绝的长途转战,甚至屡次身陷绝境,但最终,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时仍有一万四千余人枪,占离开鄂豫皖时兵力的四分之三,平均每枪有子弹十排,有这些人,手里有这些家伙,这才有底气。

而且士气昂扬,斗志旺盛,虽破衣烂衫,但九死一生后的红军战士却愈发坚定,当他们目光炯炯地进入川北之时,一切条件就都被激活了,好运气才真正被兑现。

这,才是好运气的根本条件。

它总领一切。没有这个,一切都无从谈起。

保持着足够的实力,保持着军心齐整,士气高昂,保持着旺盛的斗志,保持着强烈的进取心,这样的一支队伍,你完全可以想象,即便没有川北这个地方,他仍然可以继续转战,继续寻找,而一个空隙,一个容身之地一定是存在的。

不在这里,就在那里。

一部关于徐向前的老电视剧(运气是个什么东西)(3)

3

运气这个词很有意思,对失败者来说它是一个万能的挡箭牌,一切懈怠、失误、萎靡不振、不思进取、灰心丧气,都可以用它遮挡;而对成功者来说,它却意味着谦虚、谨慎、意味着一种宽泛意义上的世事无常的深刻认知。

所以徐帅在回忆这一段历史时,也强调了这种“运气”。

他也说假如没有四川军阀混战的局面,红军入川可能要困难的多;而假如没有四川军阀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蒋军得以入川,与川军一起对我军南北夹击,那我军想在川北立住脚,“更是不可能的”。

一点没错!

作为一种客观条件的表述这没有问题,但如果你真将成败归结到这个点上就显然说不过去了。

因为如果这样归结,一切事业的成功就都在不可测的偶然性里了。四方面军成功入川因为川北的天时地利人和;革命大业的成功也是因为中国彼时的国情和国内外的形势;马云的成功也是因为赶上好时代,赶上互联网的大趋势了;同学考上顶尖大学也是因为他家庭好,学校好,恰好父母给他生的智商也好;朋友发财了更是因为他有本钱,他刚好碰到了行业的机会...,都是运气,都是命运,而我命途多舛,处处碰壁,也是运气使然,这样,一切都是注定的,这样,我躺平,我抱怨,我认命,有何不可?

不必过多论述,凭常识我们也应该明白,这不仅是个主客观关系的辨析问题,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人生观,一种认识论。

比如四方面军真的运气好吗?就赶上老蒋这么大张旗鼓下了狠心拼了老命的围追堵截,又赶上一个军事战略上不太灵光的张主席,处处被动,根据地都呆不下去了!步步维艰,绝境求生,关键时刻又赶上有人掉链子,在枣阳新集之战中关键制高点没能拿下,使全军被动;漫川关前生死一线,又有人掉链子错过了击溃敌人一路的机会,陷入死地;走到哪里都有人围,想到什么地方落脚都不合适,就在入川前,还想在大巴山北麓的钟家沟建立根据地呢,但那地也根本没那个条件!

不用长远看,就看这几个月,纯粹倒霉催的,他有什么好运气啊!

前几天看某作家的采访,说自己中学时下乡插队,在农村呆了几年,18岁时正好赶上恢复高考,所以考上大学,所以才有今天,所以他说,我就是运气好而已!

人家是谦虚,是在某个层面上强调这事,你以为赶不上恢复高考人家就一辈子这样了?

赶上高考的多了,但考上的不多!

在遥遥无期、看不到未来的艰苦劳作中,就有这么一批人坚持读书,坚持学习,努力进修,有这个储备,当高考的机会来临时,他的“运气”也就真成为运气了!

即便暂时不恢复高考,或者他根本就赶不上,我也不相信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丰富自己的人会一辈子跟你一样!他总有机会。总有好运。

从哲学层面上看,世事流转、人生起伏是基本规律,所以有利的客观条件总会不断出现,就看你能否把握。

所以哪有什么好运气,都是你自己安排好的。

对有的人来说就不行,你突然恢复高考,也不提前告我,我这么几年没看书了,怎么考?

对你这就不是运气,只是遗憾,是坏运气的感慨。

哪有什么坏运气,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如果你非拿极端例子来辩,比如朝人群中扔块砖,中者就是坏运气,这个我没得说,还是那话,这更多是个认识论、人生观的问题,它并非无懈可击,它只要你相信,或者不相信,如此而已。

谁都不能确定能否看到明天的太阳,但有些人仍然忙忙碌碌,全力奔跑,就好像未来的一切都确定无疑的一样。

徐向前元帅在带领红四方面军艰难转战途中,同样不知道下一刻会是什么结果,但他苦心孤诣,不仅挣扎着存活了这支队伍,而且处处精打细算,顶住内外各种压力,勉力撑持,尽最大可能留住人,留住实力,在重重劫难之后,他们得到了命运的偶然垂青,并切实抓住了它,就是这样。

一部关于徐向前的老电视剧(运气是个什么东西)(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