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名句经典摘抄顾炎武(血性或者傲骨读刘章建英雄不问出处想到的)

刘章建杂文随笔集《英雄不问出处》出版,作者在《后记》中特别提到了我的帮助。其实很惭愧,我当初甚至是劝他放弃出版的,原因有二:一是当下书泛滥,人麻木,何况是出力不讨好的文体,知音几许?再是类似见血见骨的文字容易招事惹非,何苦!但他还是坚定信心,我由感动到敬佩——有担当和勇气的作家已经很少。说到“帮助”真的很有限,世上有许多事是别人无法帮助的,文学就是一种。读这本书使我猛然想到两个久违的词——“血性”和“傲骨”。这是两个具有精神硬度的词语,举例嵇康和鲁迅应该最为恰当。大家已经知道,嵇康的死在中国“知识分子”的非正常死亡中,算是最悲壮、最潇洒、最体面的。司马昭精心策划的那个隆重的行刑场面,原是要弹压名士们不臣服的桀骜,告诉天下不安分的知识阶层:连嵇康这样的大名士我都不会手软,谁还敢再站出来与我叫板?出乎司马昭意料的是,这个盛况空前的场面,却无意中成全了嵇康。面对刀丛,他还是那付名士派头,目光如炬,从容淡静,顾视日影,一曲《广陵散》从指间流出,回响在天地间,使在场的每颗心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憾。这震天撼地的力量从无数双无比敬仰、又无比愤慨的目光中发出,直刺司马昭的心窝,使他心惊胆寒,对着刀斧手歇斯底里地怒吼——快,杀了他!杀了他!随着那颗高贵头颅的落地,琴断曲终,一轮浑圆的太阳从西天坠下,漫长的黑夜随之降临,《广陵散》的旋律穿越历史,经久不息。鲁迅作为离我们最近的精神偶像,无疑是独一无二的。这个脸部表情凌厉、目光如炬的绍兴人,和嵇康一样生于乱世,同样经历了山河破碎、王朝更替、破旧立新的时代,同样扮演着时代“代言人”的角色。走近鲁迅,就是走近民族精神河流的源头。每个有担当的中国公民,都应该记得常去这条河流的源头,看看那里的山是否青绿,水是否清澈,顺便从一颗种子抽芽、开花、蔚成风景的过程中,获得博大、崇高、壮美的启示,并向它深情致敬!忍,就是咬紧牙关把疼痛咽进肚里——有人会酿造成酒,自我麻醉;有人会燃成火焰,自燃并焚世。或者说,有人宁愿脆下双膝,也不会说出疼痛的原因,尽管疼痛不因为下脆而有丝毫减轻;有人宁愿死去,也要昂首喊出疼痛的真相,至少可以为疼痛正名,遏制疼痛的疯狂漫延。谁都明白鲁迅是哪种人,读他的杂文,我们能在光明中发现黑暗,更能在黑暗中看到闪电,我们自卑的压抑、麻木的痛感因此苏醒,沉睡的激情、信念、尊严因此勃发。如今,还能读到这样的文章吗?还有多少作家的文字里浸润着“血性”,蕴藏着“傲骨”?然而,这应该是作家的初心不是吗?一个文学从业者,还有什么比挽留渐逝渐远的血性或傲骨更为急迫和重要?回头再说《英雄不问出处》,它显然还不是锋芒逼人的“解剖刀”,但却携带着鲁迅传人的基因;它虽是站在最低的位置上,聚焦凡人琐事、社会病灶、新闻热点等等,但有直面现实、揭示真相的勇气,有叩问良心、忧患家国的情怀。仅此,已经足以赢得读者的尊敬!尽管文字在坚硬的现实面前,总是苍白而松脆的,但写出来总比不写好,如同滴水成河,谁说它们不会成为改良社会的酵母?

名人名言名句经典摘抄顾炎武(血性或者傲骨读刘章建英雄不问出处想到的)(1)

名人名言名句经典摘抄顾炎武(血性或者傲骨读刘章建英雄不问出处想到的)(2)

名人名言名句经典摘抄顾炎武(血性或者傲骨读刘章建英雄不问出处想到的)(3)

名人名言名句经典摘抄顾炎武(血性或者傲骨读刘章建英雄不问出处想到的)(4)

名人名言名句经典摘抄顾炎武(血性或者傲骨读刘章建英雄不问出处想到的)(5)

名人名言名句经典摘抄顾炎武(血性或者傲骨读刘章建英雄不问出处想到的)(6)

名人名言名句经典摘抄顾炎武(血性或者傲骨读刘章建英雄不问出处想到的)(7)

名人名言名句经典摘抄顾炎武(血性或者傲骨读刘章建英雄不问出处想到的)(8)

名人名言名句经典摘抄顾炎武(血性或者傲骨读刘章建英雄不问出处想到的)(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