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期安全注意什么(记住这些提醒给)

账期安全注意什么(记住这些提醒给)(1)

在12月9日开展的打击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大行动中,警方展示了犯罪分子用于作案的伪基站和短信群发设备。 当代生活报记者 徐天保 摄

对于通讯网络诈骗,市民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防范措施,12月9日,针对QQ冒充熟人诈骗、微信冒充熟人诈骗、手机木马盗窃等几种典型的诈骗类型,记者专门请南宁警方一一进行支招,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收到更改号码的短信要进行核实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市民在收到自称领导更换手机号码的短信后,一般会顺手保存,而不再另行核实。诈骗分子正是利用这个漏洞,寻找进行诈骗的机会,而市民的通讯录资料一旦泄露,犯罪分子就能通过直呼名字进一步降低事主的防备。

警方提醒

1.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漏,不要在公共场所电脑及网络上通过QQ、微博、微信等留下自己以及单位领导同事的真实信息;小心使用手机名片标注,以防手机丢失时联系人信息被骗子盗用。

2.遇到自称变更手机号码的短信,应该直接联系通讯录中的领导本人和同事确认是否有换号的情况。如果这个号码不是你认识的人,就更要提高警惕。

3.凡是通过短信要求进行涉及资金的操作,务必保持警惕,提高防范能力,确保转账汇款必须履行核实程序,避免财产损失,如有必要可向警方求助。

遇到涉及钱财的“领导指示”要提高警惕

财会人员小梁的QQ号码(微信)上收到一条内容为“公司账户上有多少钱?”的信息,小梁一看对方的QQ(微信)头像为公司的LOGO,对方的名字又是总经理的全名,就立即回复称有300万。“总经理”随后发来信息称有一笔228万的货款要付,让小梁尽快安排。此后,“总经理”不断催促小梁尽快汇到两个客户的账上,小梁照办了。过了一会,当小梁找总经理签字补办手续时,总经理说没这回事,才发现被骗。

在这个案件中,不法分子事先物色好财务人员QQ群,在群中发布带有木马程序的文件,诱骗被害财会人员点击该文件,财会人员QQ密码泄露后,嫌疑人伪装成财务主管或老板身份,骗取财务人员信任,继而指令财务人员汇款。

警方提醒

1.日常生活和工作使用即时通讯工具时需多加防范,避免谈到涉及资金往来的内容,拒绝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和资料,在QQ好友或者微信通讯录中,重要人物的重要信息最好不要写得太过直白。

2.凡是收到涉及钱财转账、汇款的QQ、微信等“领导指示”消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再忙再急,也要多方核实确认一下,谨防上当受骗。

3.财务人员千万不要轻易点击任何不明链接、二维码截图、文件压缩包等。

4.严格遵守公司财务制度,遇到转账汇款要求,一定要当面或电话将具体转账业务核实清楚后再行操作。涉及到“公司高管”只在QQ(QQ群)或者微信(微信群)中下达转账命令时,财务人员多向领导电话汇报核实是否有该项具体业务,再进行转账操作。

小心短信自带的链接带木马病毒

一些市民会收到内容为“同学聚会照片在这里看”“你家孩子的考试排名”之类的短信,并附有网址链接,市民一旦点击短信提供的链接,手机就会感染木马病毒。这些木马病毒隐蔽性强、潜伏期长、危害性大,不但会窃取事主手机银行账号、密码、通讯录等个人资料,甚至可以实时拦截银行发送的验证码、消费短信等信息,从而进行银行卡盗刷或转移资金。

警方提醒

不轻易相信陌生号码发送的短信内容,不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网络链接,若不慎点击链接,要尽快联系银行官方客服确认资金安全,及时更改银行密码,卸载木马病毒程序,如发现有损失,马上报警。

网络诈骗针对不同群体设计骗术

典型案例

■当代生活报记者 卢荻 通讯员 钟智诚

12月9日,南宁警方公布了近期破获多起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从而揭开了骗子的诈骗手段。

案件一:“微信拉群”对会计从业人员实施诈骗

2016年5月,南宁市公安局驻宾阳工作站民警发现有宾阳籍嫌疑人假冒“老板”微信,拉会计从业人员入“公司内部交流群”实施诈骗的新诈骗方式。民警梳理今年3月至5月中旬接到全国各地8起“微信拉群”诈骗案件,发现此类诈骗案件涉案总价值高达2700余万元。

5月25日,工作站民警与浙江宁波、安徽宿迁等6省市的民警就此类“微信拉群”诈骗案件互相交流掌握的案件信息,随后,逐渐还原了诈骗嫌疑人的落脚点。

经过大量的侦查工作,7月23日至24日,工作站民警联合江苏镇江警方分别在宾阳及珠海,抓获宾阳籍犯罪嫌疑人潘某兄弟、黄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缴获作案电脑4台,手机8台,涉案的电话卡、银行卡等一批。

目前,该团伙如实交代了利用“微信拉群”方式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该团伙嫌疑人除涉嫌江苏镇江的500万元微信诈骗案件外,同时,还涉嫌河南、北京、宁夏等地的微信诈骗案件,涉案总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

案件二:团伙作案冒充单位领导诈骗

11月25日,深圳警方向南宁警方通报一起诈骗案件线索:有一伙诈骗团伙在宾阳县疯狂实施短信冒充上级欺骗下级的系列诈骗犯罪,案件涉及北京、深圳等地,嫌疑人冒充单位领导进行诈骗,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

经过排查,南宁警方于11月29日晚9时许成功剿除了隐藏在宾阳县新桥镇大仙村民房内的作案窝点,打掉该诈骗团伙,当场抓获仍在实施现行犯罪的蒙某杰、张某红等3名犯罪嫌疑人,现场缴获涉案电脑5台,涉案手机20部,无线接收器8个等作案工具一批。

通过审讯,民警发现该团伙通过在网上向他人非法购买用于诈骗的银行卡和大量的通讯录信息之后,通过不断地选择冒充这些信息中职位比较高的人员群发“各位同仁,这是我的新的工作号码,重新保存一下,收到回复(署名被冒充人)”字样的短信文本,当有受害人信以为真上当后,嫌疑人便以借款急用等事由让受害人将钱款打到嫌疑人指定的银行卡账户中实施诈骗。

件三:克隆受害者QQ聊天纪录实施诈骗

近期,南宁警方宾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站发现在离县城将近7公里的绿留新村有一个诈骗团伙。绿留新村是宾阳重点扶持的旅游新村,犯罪团伙成员均有正当职业,但晚上却聚在一起实施诈骗活动。10月13日晚10时,警方掌握到该窝点成员正聚集实施作案时,立即展开抓捕行动,在某居民房内将该窝点的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

据初步审讯,民警发现该团伙成员分工明确,由江某、冯某城等5人负责发送木马链接、收集聊天信息等违法活动,其头目冯某荣则根据江某等5人窃取到的QQ聊天信息,制定专门的“话术”剧本,使用4台笔记本电脑具体实施诈骗。据犯罪嫌疑人冯某荣、江某等人供述,窝点由冯某荣召集设立,并为5名“工仔”开出3000元一个月的基本工资,然后老板与“工仔”根据窃取信息的有效程度进行分赃,实施犯罪一个多月以来,涉案金额便已达数万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