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就只需要退烧吗(就一定要立即退热吗)

作者:黄山市人民医院 芮珉主管药师 审核:朱忠华主任药师

宝宝发烧就只需要退烧吗(就一定要立即退热吗)(1)

最近一段时间流感高发,大人小孩比比中招,尤其是儿童,在学校更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儿科门诊成了医院最“热闹”的地方,现在小孩都是大人的“掌中宝”一旦小儿出现发热时,很多家长会惊慌,哪怕体温高了一点点都要想方设伏把孩子体温降下来,到医院也是要求医生,先把体温降下来,认为只要把孩子体温立即降下来就是好医生,家长带着患儿就医时“急于求成”的态度,也多少影响着医生的处理方案。难道这样真的好吗?有可能反而害了孩子。

发热时机体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患儿恢复。同时,感染不同病原体后,表现出发热的热度、热程、热型各不同,医生通过观察发热的变化,易于诊断疾病。因此,在未查明病因前急干用药物强行降温,不仅挫伤了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也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同时还要承担退热药不良反应的风险。

是否应用退热药一定要根据发热程度决定。

根据体温的高低分类为4种类型:低热<38℃;中热38~39℃;高热39~41℃;极热>41℃。临床上温度的高低不能代表病情的严重程度,因为孩子的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波动较大。感染后只有机体反应能力好的孩子才会出现高热,而机体反应差的孩子体温反而会正常。

发热是人体对外袭病原菌的有效免疫应答反应,体温升高,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可以带来更多的免疫细胞、免疫因子直接作用感染部位,发挥吞噬与抑制病原体的作用,促进疾病快速恢复。发热时集体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身体里的“小卫士”纷纷出动,对抗病原菌,如发热在可控范围内,对孩子身体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当体温在37.5~38.5℃时,可以刺激孩子体内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活性提高。对孩子的免疫力提升有一定帮助。体温升高超过37℃时,破坏了病原体懒以生存的环境温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原体繁殖。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家长见孩子发热了,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把孩子体温降下来,不管是物理降温还是吃药,总之就是先降温,体温下来了就放心了,总是担心体温太高会把孩子给烧“傻”了,其实从科学上来说,没有证据表明发烧会把脑子给烧坏,一般来说,41℃以下的发热,如果时间短,没有发生惊厥的话,一般不会对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有的孩子发高热后出现了问题,可能是孩子本身患有严重疾病,造成脑细胞不可逆损伤导致。相比担心发烧把脑子烧坏了,不如更多的去找到导致儿童发热的病因,只有找到了病因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次不正确的处理可能导致孩子低体温、疾病加重等不良后果。目前国内医生建议儿童腋下温度超过38.5℃使用退热药物,既往有过抽搐史的孩子38℃使用退热药。美国专家则建议39℃以上应用退热药,直观上我们可以去观察小孩的精神状态,一般来说精神状态比较好,体温38.5℃以下父母不用太担心,多饮水,休息观察即可,不放心可以适当物理降温,但是物理降温不建议采用酒精擦拭,冰袋冷敷等冷刺激方法,建议温水擦浴或洗浴,温度不要太高最好<37℃,如果孩子发烧手脚发凉时不建议物理降温。当孩子体温高至38.5℃以上,并且孩子孩子精神差,四肢发凉,出现明显不适的时候就可以考虑药物退烧。吃完药观察体温最高峰是否下降,再次发热间隔是否延长,如果是,则吃药是有效的,超过3天仍发热就要去就医。

最后父母就是要学会鉴别孩子发烧是不是由于感冒引起,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很多,有感染因素,有非感染因素,感冒只是导致发热的冰山一角,我们去医院明确病因才是最重要,而不是一去医院找医生降体温。正确认识儿童发热,也没必要遇其色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