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食性动物的优缺点(浅谈食腐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

腐食性动物的优缺点(浅谈食腐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1)

谈起食腐动物,人们总是对它们没有什么好印象,比如鬣狗家族,由于外形、食性等诸多原因,始终不被人们喜爱。我们常说要维持生物多样性,这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来说至关重要,但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食腐动物的存在,更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由于它们能够清除一些动物尸体,有效地防止了疾病在动物之间的传播,这对环境来说极为有利。当然,食腐动物在环境中来说,最大的作用莫过于能够减小或者抵消大批量动物死亡所带来的危害。

腐食性动物的优缺点(浅谈食腐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2)

棕鬣狗

前段时间澳洲大火在全世界引起了极高的关注,熊熊烈火除了烧毁大量植物之外,也有成批的动物被烧死,比如在澳洲的某些地区,超过一半的考拉被烧死,实在是令人惋惜。

考拉除了外形自带萌感,是澳洲代表性的动物,能够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生态旅游经济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作为澳洲生态环境中的一员,考拉喜欢吃桉树叶子,是少数能够消耗和回收桉树能量的动物之一。考拉的大量死亡,就意味着食物链某一环上的重大断裂,这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来说极为不利。

腐食性动物的优缺点(浅谈食腐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3)

大火中被救出的考拉

食腐动物能抵消大量动物死亡带来的危害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倒也相安无事。但是大自然里面从来就不缺大规模死亡事件,比如前段时间的澳洲大火,还有之前的亚马逊森林大火,就让大量动物葬身火海;2016年,323头驯鹿被雷劈死;2015年,由于异常温暖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使得病菌大量繁殖,几周的时间就让20万只赛加羚死于疾病。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想,这么多的动物尸体,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腐食性动物的优缺点(浅谈食腐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4)

赛加羚羊

为了研究大量动物死亡,会给生态带来什么后果,佛罗里达大学的野生生物学家和一些研究者们做了这么一个实验,他们在美国中南部的俄克拉何马州准备了大量的野猪尸体,这些野猪是一些专业捕兽者捐赠给他们的,因为野猪在当地是有名的害兽,会破坏农作物、传播疾病,甚至对其他野生动物产生危害,所以能够被人们合法捕杀。

研究者们开始做了两个小实验,在某块地上仅放置一头野猪尸体,用来模拟动物正常死亡,而在另一个地方放置10头野猪尸体,用来模拟大量动物死亡事件。

腐食性动物的优缺点(浅谈食腐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5)

实验组中的野猪尸体

通过几天的观察发现,很快一些食腐的动物就闻到的气味,用不了几天,这些“清道夫”就将野猪的尸体“清除”了,只留下一些皮毛和骨头。接着人们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其中包括用围栏和铁网隔开,来模拟没有食腐动物在场的情况下,这些动物尸体会给生态带来何种影响?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人们都有收集微生物样本、记录苍蝇数量变化等一系列想要了解的数据。

腐食性动物的优缺点(浅谈食腐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6)

研究者在记录数据

最终人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着健康种群数量的食腐动物,能够减少或者抵消大规模死亡事件所带来的后果。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些食腐动物会寻找并吃掉环境中的动物尸体,从而达到将动物尸体上的养分循环到生态系统中去的目的。

一旦这一生态角色缺失,或者死亡的动物远远多于“清道夫”所能消耗的量级时,那么整个平衡就会被打破,研究者从实验中发现,随着动物尸体的分解,腐肉会释放出一些气体、酸性液体以及其他的混合物,这些物质流入土地之后会改变土壤成分及微生物结构,从而导致树木大量死亡,然而最可怕的是这种影响究竟能够持续多久?则是一个未知数。

上面这项实验报告里曾提到,当在实验组引入“清道夫”时,野猪尸体会很快就被吃掉或者拖走了,所以产生的苍蝇数量也更少,向土壤释放的化学物质也更少,对当地植物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较小,可见食腐动物对于环境来说多么重要。

虽然从以往的事实来看,地球上可能无法避免有大规模动物死亡事件发生,但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那么就能够减小或者抵消掉这种影响。

腐食性动物的优缺点(浅谈食腐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7)

食腐动物能防止野外疾病传播

其实上面提到的实验里面,还有一方面值得大家关注,那就是当野外有大量动物尸体没有被清除时,除了会污染环境等之外,最严重的就是容易滋生细菌,经雨水冲刷流入湖泊,从而导致大规模疾病的爆发,所以食腐动物另外一个显著的作用就是防止疾病的传染。

当这些野生动物尸体没有被掩埋时,“清道夫”们的工作就开始了,比如非洲草原上的棕鬣狗,在这方面的作用格外突出。

棕鬣狗是鬣狗科里面的一个物种,相对于我们所熟悉的斑鬣狗来说,棕鬣狗的食腐属性更高,在喀拉哈里南部,腐肉占据了棕鬣狗食物来源的95.8%,在纳米布海岸,捕食所获的猎物仅占其食物来源的2.9%。它们有着灵敏的嗅觉,在几公里之外就能够闻到腐肉的气息,这点在鬣狗科里面是格外突出的存在。

由于食性的原因,所以棕鬣狗也被称为“草原上的清道夫”,它们的咬肌和颊齿很发达,能够轻易咬碎大型骨头,消化系统更是强悍,即便成天吃一些腐肉,它们也不会因此得病。

腐食性动物的优缺点(浅谈食腐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8)

2015年的时候,全世界大约2/3的赛加羚在短短几周时间内全部死亡,当时这一新闻在全世界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赛加羚是一种长得极具辨识度的羚羊,由于其鼻部特别隆起,看起来相当滑稽,所以也被称为“高鼻羚羊”,由于数量较少,目前的濒危等级是极危。

赛加羚在每年的春天都会聚集在一个地方产子,所以场面十分壮观,但是在2015年的某一天里,大量的赛加羚在毫无征兆下就死亡了,这让人们感到十分奇怪,后来经过调查得知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细菌。

腐食性动物的优缺点(浅谈食腐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9)

堆积成山的赛加羚尸体

巴斯德氏菌在赛加羚群体里面传播,一时间大量的个体死亡,草原上“尸横遍野”,这些动物尸体的数量很快就超过了“清道夫”工作能力的极限,以至于大量的尸体腐败时滋生新的细菌,让当时本就岌岌可危的局面雪上加霜。

在地球的另一边,非洲兀鹫正在大量死亡,在非洲11种秃鹫中,有半数以上已经是濒危或者极度濒危的,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面,就有8种种群数量下降超过了62%的,而其中有60%的兀鹫死亡原因都是因为中毒。

其实由于兀鹫丑陋的外形,已经成功避开了人们的商业性捕杀,但是因为它的食性,又使得它们成为了人们毒杀鬣狗等动物的无辜牵连者,因为兀鹫们吃了有毒的鬣狗尸体,导致它们也一起中毒了。

兀鹫对于非洲大草原来说十分重要,它们是高效的“清道夫”,一只成年的兀鹫,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面,就能够吃掉大约两斤的肉,吃掉一头斑马,一群兀鹫只需要半个小时。

腐食性动物的优缺点(浅谈食腐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10)

中毒死亡的非洲兀鹫

兀鹫的消化系统也十分强悍,具有高度腐蚀性的胃酸能够瞬间就杀死多种细菌,这使得常年以腐肉为食的兀鹫依然拥有健康的身体。正常死亡的动物,它们会吃,而病死的动物,它们也不挑,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明白了,为何类似与兀鹫这类的“清道夫”,能够防止疾病传播的原因了吧?

如果某个生态系统中这类的生态位缺失了,那么短时间内环境中腐肉的消耗速度就会下降甚至暂停,那时疾病就会不受控制流行起来。

腐食性动物的优缺点(浅谈食腐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11)

大自然里有哪些著名的食腐动物?

食腐动物在生态系统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在非洲的盖伦盖蒂大草原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构成了地球上最有生机的地方,然而这里每年都会有成批的角马死去,而这些死去的角马,就靠兀鹫等食腐动物,以及一些机会主义的捕食者来消耗,如果少了这一环,恐怕整个生态系统都要崩溃。

在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交界处的一条河流里面,由于聚集了大量的河马尸及河马粪,导致每年河水上涨时,都会有大量的死鱼被冲上岸,这就是缺乏“清道夫”的后果。

腐食性动物的优缺点(浅谈食腐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12)

盖伦盖蒂草原上的角马群

既然食腐动物对于大自然来说这么重要,那么大自然里面有哪些著名的“清道夫”呢?比如前面提到的棕鬣狗,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种。相对于其他科来说,如今的鬣狗科可谓是“人丁凋零”,鬣狗科里面只有4种动物,分别是斑鬣狗、条纹鬣狗、棕鬣狗以及土狼。

在某些地区里面,斑鬣狗虽然也充当“清道夫”的角色,但在其他地方里,斑鬣狗的食物来源更多是靠自己捕猎。与我们熟悉的斑鬣狗相比,棕鬣狗就称得上是实打实的“清道夫”了。

腐食性动物的优缺点(浅谈食腐动物对环境的重要性)(13)

棕鬣狗(前)也斑鬣狗(后)

常见的食腐类动物有蚯蚓、蜗牛、白蚁、秃鹫、秃鹳、狼獾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自然界里面大多数食肉动物,都会存在食腐的现象,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狮子,就经常被观察到进食腐肉的现象,尤其是那些流浪的狮子,由于缺乏团队,单独狩猎能力较差,吃腐肉则成为了常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