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族入侵后的下场(迁都与边境战争)

20世纪20年代,竺可桢先生开创了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的研究领域,并且利用历史文献记载初步分析了中国过去5000年的温度变化特征,可以说中国历史气候的变化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系统性整理了历史文献中的气候记录,还整理出版了《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等成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实验技术支持下,发展出利用树轮、冰芯、湖芯等研究气候变化的新手段。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已经与国际研究有效接轨,并取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蛮族入侵后的下场(迁都与边境战争)(1)

历史气候变化与旱涝灾害统计图

可以说,利用文献传统研究的手段仍然不会过时,气候变迁对古代生产生活的影响仍然可以从古代的历史文献记录上窥探出端倪。本人整理了近几年来的中国知网上的一些气候变迁的研究成果,梳理下气候变迁给古代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我们现代人的启示。

第一:气候变迁引发人相食现象。

人想食顾名思义就是人吃人,在古代主要发生在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时,人们被迫发生的一种行为。西汉时期的黄河中下游的关东地区最频繁,其次是关中地区。发生时期主要集中在高祖时期、武帝时期、元帝时期、成帝时期和新莽时期,人想食现象的发生与历史气候异常有很大的关联。文献中有详细描述,如高祖时期,《汉书·高帝纪》载,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汉书·高帝纪》载,高祖二年(公元前 205 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 《汉书·食货志上》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 《前汉纪》和《泾阳县志》也分别有记载,“汉二年关中大饥,米斗五千,人相食。 ” 和“高祖二年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 ”

蛮族入侵后的下场(迁都与边境战争)(2)

以下是人相食现象统计表,根据表格的统计可知: 西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人相食现象的总年份数有 10 个。 从西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生人相食现象出现的年际分布来看,主要发生在西汉王朝的高祖( 1 )、武帝( 4 )、元帝( 2 )、成帝( 1 )、新莽( 2 )时期。从年内统计来看,西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人相食现象主要出现在高祖时期、武帝时期、元帝时期、成帝时期和新莽时期,部分年份在一年中出现两次人相食的现象,从季节分布来看,人相食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夏季,春秋季节也有发生。

蛮族入侵后的下场(迁都与边境战争)(3)

西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人相食现象记录表

但同样根据竺可桢先生为代表的学者分析发现,普遍认为前汉气候温和,西汉气候同样温和,那么为什么还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人相食事件。从文献分析来看,主要从气候分析来看,历史时期气候异常是关键。元鼎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关东十余郡人相食。” 春三月水冰、夏四月雨雪为异常天气现象,从而导致人相食现象的出现。 地皇四年“秋,霜,关东人相食。 ” 近地面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时,才会结霜。可知地皇四年秋季气温低于摄氏零度,属于异常气候所致的人相食。水旱灾害所导致的人相食现象。 武帝建元六年“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 ” 河南郡的人相食现象是水旱灾害所致。 连年的水灾也会导致人相食现象的出现。 永始二年“梁国、平原郡比年伤水灾,人相食。 ” 即是由连年水灾所致人相食。

第二:气候变迁引起被迫迁都。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可以说是历史上的大事件,初高中历史书中均有相关内容。据竺可桢先生的研究,在殷商以后气温有一系列的上下波动,而南北朝时期正处于我国第二个寒冷期,这一成果得到了越来越多近现代学者的认同。满志敏先生认为北魏孝文帝迁都前期正好处于第二个冷谷的前沿,历史文献记载474-498年,孝文帝时期,平城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占到了北魏全境灾害总量的一半以上。

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时期都城。统计公元474-493年的20年间,平城及其周边地区有17个年份发生了自然灾害,共计43次,具体来说地震12次,约占总量的28%,旱灾10次,约占总量的23%,大风沙尘暴9次,约占灾害总量的21%等,在与北魏全境的灾情对比,全国地震灾害21次,而平城地区就占到了发生总量的57%,居全国第一,同样风灾也同居全国第一。而同时期的霜、雹、雪、冻灾害,平城地区占比高达70%。

同样来看,北魏初年的人口迁移政策,使得平城人口急剧膨胀。4世纪末到5世纪中叶,北魏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移民实京”活动,如天兴元年(398年),“徙山东六州民吏及街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会巧十万余口,以充京师”,十二月,“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二千家于代都”等,日本学者前田正名推测,仅在北魏世祖时期(424-452年)迁往平城及其附近的人口就多大50万,从而使其总的规模达到了100万人左右。

蛮族入侵后的下场(迁都与边境战争)(4)

综上两种情况,可以说平城地区人口数量大大超过了当地环境承载力,使得原本就脆弱的当地生态环境再叠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就导致了生态环境处于极度的恶性循环状态,最终在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洛阳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强大的环境承载力,使得北魏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此后又通过文化上禁胡语说汉语,再到改汉姓与穿汉服,一些列的汉化行为加速了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这进一步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多样性。

第三:气候变迁导致边境战争。

隋唐之际,按照竺可桢学说中的温暖期划分,该时期被称为隋唐温暖期或者普兰店温暖期,其温暖程度“如与现代气候相比较,则当时年平均气温高1°C左右,气候带的纬度北移1°左右。”从暖湿程度上分析来看按照湿润指数公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时整体气候偏干,但是总体情况不稳定,仍有一定起伏。隋唐时期,突厥时常制造边界冲突和发动战争,一度对中原地区产生了严重威胁,突厥与中原政权斗争的过程中发生多次盛衰转折都与当时境内发生的气候异常突变与自然灾害都有极大的关联性,以隋唐间(581-630年)自然灾害与战争冲突统计次数,其有利证实了自然灾害导致突厥境内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从而在旱涝灾害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内部政权分裂内耗的斗争中,最终在中原王朝的抵抗与反击之下遭遇失败并走向衰亡。因此在隋唐时期有防秋一说,防秋是指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

蛮族入侵后的下场(迁都与边境战争)(5)

隋唐间581-630年自然灾害与战争冲突统计表

综上所述,无论是气候相对温和的西汉,还是气候异常引起北魏抑或是气候相对温暖的隋唐时期,其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给我们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警示作用,我们应当充分尊重自然与保护自然,即便我们处在比古代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也应该保持一颗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当真的气候变得异常的时候,人类会变得非常的无助与恐惧,希望在这种无助与恐惧还没有到来之前,请大家自觉行动起来,为防止全球气候变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名词解释:

环境承载力: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湿润指数:洪涝灾害频次/洪涝灾害与旱灾频次的总值,湿润值>0.5,表示区域气候偏向湿润,反之则表示气候趋向于干旱。

鲜卑族: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

参考文献:

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2.唐尚书,郑炳林《隋唐之际的气候变化与边境战争》

3.刘继刚《北魏孝文帝迁都环境因素考论》

4.庞学英《试论西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人相食现象时空特征及其原因》


为什么中华民族中没有鲜卑族,鲜卑族真的消亡了吗?感兴趣的同学们可在下方评论区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