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要建都彭城(项羽为何坚持定都彭城)

项羽为什么要建都彭城(项羽为何坚持定都彭城)(1)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自陈涉吴广之后,各路诸侯纷纷举起反秦的大旗,这其中,就有以“力拔山兮气盖世”著称的西楚霸王项羽。

据《史记》记载,项羽进入咸阳后,曾有人建议项羽说:“关中沃野千里,地势险要,可以用来建都成就霸业。”

项羽说:“富贵了不还乡,就好像是穿着华丽的衣服在黑夜里行走,又有谁知道呢。”后来项羽果然定都于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下同)。

提建议的人不服气,背地里跟别人说:“人们说楚人就像是猴子学人带帽子,现在看来还真是这样啊。”从而留下了沐猴而冠这个成语。

诚然,《史记》中说项羽定都彭城是想要“衣锦还乡”,但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项羽想要定都彭城除了《史记》中的原因外,是否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呢?抛开历史的迷雾,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项羽当初定都彭城究竟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吧。

项羽为什么要建都彭城(项羽为何坚持定都彭城)(2)

一、根基不稳

纵观项羽和秦军的几次交手中,项羽还真没对秦军客气过。20万秦卒是他坑杀的,咸阳城是他下令屠城的,还顺手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就连秦朝那个有名无实的秦三世子婴都是他下令杀害的。

种种暴行早已让项羽失尽关中人心,若是他真的听了谋士的话在关中定都,那么他将面临一方面留下重兵镇守关中,以免秦人不服引起事端;另一方面派遣重兵出关,以便与各路人马争夺天下。

在项羽兵力有限的情况下,这两件事几乎不可能同时完成。当初项羽坑杀的秦军,大多数都是关中地区人氏,他们的亲友组成了最坚固的反对项羽的力量,以至于直到项羽入关的最后一刻,秦人还死守着函谷关抗战到底呢。

因此,若是项羽想要镇压秦人,使他们渐渐服从自己,这决不是一时三刻能够办成的事情,但出关争夺天下却是势在必行,又决计不能拖延耽搁。

也就是说,如果项羽定都关中,那么他要么面临夺取天下时大后方不稳的危险,要么面临重兵困守关中再难逐鹿天下的遗憾。

项羽为什么要建都彭城(项羽为何坚持定都彭城)(3)

或许有人奇怪,为什么刘邦定都关中后没有这些麻烦呢?

那是因为,刘邦和项羽的战斗路线完全不一样啊。刘邦进入咸阳后,并没有烧毁秦宫,也没有加害投降了的子婴,史书里也没有刘邦屠咸阳的记载。

这样的路线本来就已经比项羽温和很多了。更何况刘邦是平民出身,还做过秦朝的亭长,比起贵族出身的项羽来,刘邦更懂老百姓的心思。在刘邦和秦人约法三章并且实质性的做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好事后,秦人几乎是唯恐刘邦不愿留下做秦王了。

二、怀楚合理

除了关中没有民意支持外,项羽定都彭城的另一个原因是项羽需要稳固东南大后方以及笼络旧部。

当初跟随项羽起兵的八千将士,大多是江东子弟,这些人在外征战多年,都十分思念故土。项羽作为军中领袖,自然要体查下情,顺应将士们的东归之心,这样才能有一支全心全意效忠自己的部队。

此外,项羽在彭城的民意支持度比关中要好得多,在这里建都一方面可以让项羽得到足够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由于长期在外导致自己的大后方不稳固的尴尬情况出现。

否则,若是项羽定都关中后导致东、南部的根据地与自己日渐疏离,甚至产生新的代理人,而自己又暂时无法在关中站稳脚跟,那么试问天下之大,又哪有项羽的容身之处呢。

项羽并不傻,更何况还有范增辅佐。在当时的情况下,项羽实在是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不得不定都彭城了。

项羽为什么要建都彭城(项羽为何坚持定都彭城)(4)

三、地理优势

项羽定都彭城的第三个原因,是彭城优越的地理位置,是项羽当时能够找到的最佳选择。

我国古代有四条河流,被古人称为四渎,它们分别是黄河、济水、淮河、长江。然而,这四条河流都是东西走向的,只能满足局部的运输条件,如果想要打通南北的运输线,就需要人工开凿河道。

在古代,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同时也是一个收益巨大的工程。君不见,隋炀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直到千年后还在造福后世。

然而,在项羽的封国里,就有一个现成的水利运输网——鸿沟(战国魏惠王时期开凿,又称蒗荡渠)。

这条鸿沟将黄淮平原上的济水、汝水、泗水、淮水全部连通起来了,同时这些发达的水网又连通了彭城周边的水道,这使项羽可以随时转移兵马钱粮到鸿沟水网中,取得交通运输上的巨大优势。

项羽为什么要建都彭城(项羽为何坚持定都彭城)(5)

而且,彭城还位于另一条人工开凿的河道邗沟上面。这条原本由吴王夫差开凿的河道,可以与长江相通,而长江又与赣江、汉水相通。这样一来,只要项羽定都彭城,就凭空有了两个发达的交通运输水网,实在是一本万利啊。

更重要的是,彭城除了拥有便利的运输线,还拥有山川之险,这对于处于平原地区的项羽来说是十分难得的资源。苏轼曾说:“徐州为南北襟带要,京东诸郡邑安危所寄也。其地三面北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开关延敌,真若从屋上建瓯水也。”

可见,项羽选择了彭城来定都,决不仅仅是衣锦还乡那么简单。后来的楚汉之争中,项羽能够与刘邦数年相持而不落下风,这或多或少都是得益于定都彭城后所获得的各种便利呢。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定都彭城的原因及利弊》、《汉书》、《水经注》

弃笔从戎的文人筑就不破坚城,为南宋延续国祚数十年

如果柴荣没有死于征途,中国能否再现汉唐盛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