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底分型的关键k线(K线经典形态之多重顶)

三重顶/三重底

我们讨论头肩形态时的大部分要点,同时也适合其他的反转形态,三重顶(底)是头肩形的变体,主要的区别是,三重顶或底的三个高点或低点在水平高度基本相同。

顶底分型的关键k线(K线经典形态之多重顶)(1)

三重顶中,成交量往往随着相继的高点递减,而在向下突破时则应增加。三重底中情况相反,形态完成的必要条件是,收市价格向上越过两个中间反弹高点的水平,同时突破的成交量也需要强劲有力。形态完成还有另外一套策略,则是把价格突破最邻近的高点或者低点作为反转信号。而他们的测算有头肩形态相似,以形态高度为基础,以突破点为距离,至少要将走出等于形态高度的距离。

顶底分型的关键k线(K线经典形态之多重顶)(2)

如图,行情出现抢购高潮,A位置巨量冲高回落,行情供应增大,此时我们需要行情回落来确认这个供应,但是行情经过小幅调整后,再次冲击A点供应区,让我们看到需求有意吸收掉A区阻力,如果行情要继续牛市,必须吸收掉A区阻力,创下新高,并且需求保持力度,无供应出现。但是B的回落否定了我们的猜想,说明这次上涨只是一个小型的抢购高潮,接下来行情回落到C位置,出现巨量小振幅的K线,这是自然回落的停止行为,有资金介入支撑(主力在派发的时候,经常会维持一个震荡区间进行出货),接下来是顶部的二次测试,C-D段的成交量小于抢购高潮的成交量,这是成功的二次测试,市场的需求越来越稀少,行情将震荡。

行情D之后开始下跌,空头强势,但是这一波下跌到区间底部止步于E位置,主力没有完成派发,不然主力不会保护这个支撑。很多人在这里开始认为行情形成了三重顶,反弹即是做空的机会,事实上这是一个失败的三重顶,如果盲目的入场,逐渐放大的浮亏只会让你“壮烈断腕”。

紧接着,行情上涨到F位置出现新的供应,导致行情下跌,如果这一段行情是再吸筹,我们需要看到供应虚弱,需求强劲的信号。E-F和G-H行情是相似的情况,但是其之后的行情证明,行情供应依然强劲,这不符合上涨需要的条件。最值得注意的是J-K这段行情,I 产生的需求把行情推到J位置受阻,J-K的行情进入小型的震荡区,供应与需求相互消耗,我们需要耐心等待确认的结果,K以及K之后的行情告诉我们市场供应依然强劲,依然没有存在我们需要的牛市秩序。

我们期望行情能够守住支撑,但是行情直接突破支撑,行情结束派发,开启跌势,后期行情低量反弹都是我们做空的机会,至此,行情也形成了三重顶,我们可以在回测颈线的时候入场做空。止损放在颈线上方即可。

对于形态的测算,实际行情远远超出了形态高度。

双重顶/双重底

双重顶和双重底反转形态比三重顶常见得多,仅次于头肩形态出现的频率,并且辨识度极高,这类型的顶底通常被称为“M顶”和“W底”,其成交量形态与测算均类似。

顶底分型的关键k线(K线经典形态之多重顶)(3)

如双重顶示意图,形态有两个高点,即AC点,处在大致相同水平,其中的回调低点B被突破后,双顶形态确认,通常第二个高点C成交量较小,而在向下突破时,成交量有所增加,下破之后可能有回抽确认的动作,测试方式则是,从突破点起,向下投射出与形态高度相等距离。而双重底是双重顶的镜像,对这里向上突破来说,成交量因素更显得重要。

顶底分型的关键k线(K线经典形态之多重顶)(4)

双重顶的衍生形态

市场上价格的标准形态在任何领域都是不常见的,现实中通常是理想模型的变体,双重顶的两个高点并不严格处于相同一水平上。有时候第二高点会稍稍超过第一高点,这种向上突破的情况会比较麻烦,大多数分析者都要求收市价越过前高点阻力,而不仅仅是日内穿越,或者选用双日线的原则,即双日穿越要求价格必须接连两天收市于第一峰之上。当然,亦可以通过成交量以及回落情况进行分析,交易本身是概率事件,错误的信号无法避免,我们需要比较确立的信号做大概率事件。

顶底分型的关键k线(K线经典形态之多重顶)(5)

不明白行情的供需强弱原理的时候,人们会经常的滥用形态,最后行情演化得面目全非,我们需要确认形态才能成功。如图,价格C受限于前期高点A位置出现回落,很多人在看到价格第一次试探前高点失败后,马上判断这个图形为双重顶,入场做空,这是非常激进的选择,最终会导致形态失败概率增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