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情况(丹江水甜了我们的心窝)

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情况(丹江水甜了我们的心窝)(1)

内黄县第四水厂一角

安阳融媒记者 任贵伟 文/图

3月22日,说起吃水的故事,内黄县六村乡太平村村民张同顺特别有感触:“我今年70岁了,在我的记忆里,吃过土井水、机井水,还吃过自家打的水井里的水,后来吃上了自来水,现在丹江水流进了家,全天候供应,甜了我们的心窝。这真是‘丹江水清甜,共产党恩深’。”

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率100%

自来水入户率100%

内黄县张龙乡司马村村民李蓝太说起吃水非常动情:“我今年68岁了,我们村以前属于苦水区,井里的水是苦的,牲口都不吃,村民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挑水。后来,我们吃上了自来水,现在我们吃上了丹江水。想想以前的苦水,吃着现在的甜水,感恩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好事。”

据了解,内黄县属黄河冲积平原,系华北平原的一部分,由于受原生水文地质和黄河故道易溶盐长期积聚的影响,境内形成了氟水区、苦水区。同时,内黄县水资源短缺、水工程不足,资源型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内黄县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共投资2.7亿余元,敷设各类管网829万米,按照“一乡一厂、跨乡联网、三级管理、长效运行”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建成了18处大型集中供水厂以及44处单村联村供水站,覆盖17个乡镇512个行政村75万余人,剩余县城及周边20个行政村由内黄县第四水厂供水。

借助南水北调受水区和饮用水地表化的优势,内黄县委、县政府在2015年谋划实施新建第四水厂项目,解决内黄县城区人民用水安全问题。第四水厂设计日供水能力8.3万吨,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4万吨,2017年8月11日开始对县城供水;二期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4.3万吨,2021年9月28日开始供水。

内黄全县人民都吃上了自来水。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供水管网全部供水到村、到户,供水设施全部运营正常,确保群众用水方便,提高了供水保障率,满足了群众日常用水需求,全县人民吃上了安全放心水。内黄县实现了饮水安全百分之百达标,实现了从“源头到龙头”百分之百全过程管理,实现了对水源保护、运行管理、水质管理、水价形成全过程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确保了农村饮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用水户供水水量均能达到全天候供水。农村饮水安全难题的解决,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健康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南部乡镇通了南水北调水

北部乡镇7月底前将完成通水

说起村民现在吃的水,亳城镇魏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金志赞不绝口:“我们村现在吃的是丹江水,真是又清又甜。我说个细节,最开始我们吃的是井水,水烧开后,壶里上面是清水,下面是浑水;后来,我们吃上了自来水,那时水管里的水来自深层地下水,水烧开后,水垢比较多,十天八天水壶就得清理一下;现在,水管里流的是丹江水,几乎没有水垢。村民都非常满意。”

内黄县城乡供水存在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地下水水质不优等瓶颈问题,同时以南水北调作为供水水源的内黄县第四水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仅为县城区域,未配套建设乡镇配水管网。内黄县南水北调用水指标为3000万吨,城区用水量约1100万吨,南水北调水资源利用严重不足,乡镇、农村供水水源仍采用地下水。地下水与南水北调水质相比存在水质不优问题等。

为满足内黄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支撑和保障全县经济社会的高速、高质量发展,利用优质南水北调水源,改善生活用水水质,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20年,内黄县委、县政府谋划实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内黄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将17个乡镇18个水厂的地下水源置换为南水北调水源。工程内容包括供水一体化配水管网156.12公里,配套中途加压泵站2座,工程总投资4.19亿元。内黄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南部乡镇管网总长106公里。2021年1月20日正式开工,9月底,南部乡镇管网施工全部完成。9月29日,在亳城水厂举行了南部乡镇通水仪式。北部区域管网总长50公里,2021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正在施工建设,预计今年7月底前将完成通水。

内黄县委、县政府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行政首长负责,建立了责任明确、分工细致、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调整工作模式。坚持‘饮水安全工程埋在地下、做在心里,是最大的民心工程,我们要拿出为父母办事的劲头给群众解决饮水问题’的为民理念,更好地履职尽责,以健全机制、强化管护为保障,充分发挥已建工程效益,进一步巩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为内黄县的快速发展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内黄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