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婚姻制度的内容与特点(西周历史典故掇蜂)

西周婚姻制度的内容与特点(西周历史典故掇蜂)(1)

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联,只因没找到主人公图片,用的是清代王素之《二十四孝图》,只看图,不释义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天可度》一诗中写道:“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

其中引用了“掇蜂”的典故。

“掇蜂”是个相对冷僻的词语,典出于汉代学者刘向的著作《列女传》:“尹吉甫子伯奇至孝事后母……”

西周大臣尹吉甫的正妻生下大儿子伯奇,后来生病去世了,尹吉甫迎娶了年轻漂亮的小老婆。

尹吉甫的长子伯奇对后母十分孝顺,后母后来生下了伯封,想独霸尹氏的家产,就千方百计向老公尹吉甫进谗言,诬陷伯奇。

尹妻屡进谗言,尹吉甫不相信长子伯奇会像小老婆说的那么坏,后妻无奈之下,给养子挖了一个坑。

“母取蜂去毒,系于衣上,伯奇前欲去之,母便大呼曰:‘伯奇牵我!’吉甫见疑之。”

后母抓来一只毒蜂,去掉蜂毒之后拴在了自己的衣服上,伯奇发现后母身上有毒蜂,担心后母被毒蜂蜇伤,就匆忙上前想把毒蜂捉住。

此时后母突然大声喊叫:“伯奇勾引我啊!”

尹吉甫知道这件事之后,开始怀疑大儿子伯奇,伯奇有口莫辩,后来自杀而死。

汉代学者蔡邕在《琴操》一书中也有关于此事的记载:

“伯奇后妻诬陷伯奇,对丈夫尹吉甫说“伯奇见妾有美色,然有欲心。”

尹吉甫说:“伯奇为人慈仁,岂有此也?”

后妻说:“夫君你不信的话,就让我自己呆在空屋子里,你登上楼暗中观察就是了。”

后妻知道伯奇是个仁孝的孩子,于是就取“毒蜂缀衣领”,诱使伯奇上前抓毒蜂。

西周婚姻制度的内容与特点(西周历史典故掇蜂)(2)

​尹吉甫父子果然中计,尹吉甫大怒,把伯奇赶出家门,流放到荒野之地。

可怜的伯奇无家可归,在荒野流浪,没有衣服穿,就用编织水草取暖,没有食物,就采食水草花充饥。

寒冷的清晨,一身的寒霜。

伯奇因此作了一曲《履霜操》,独自吟唱,倾述自己无罪而被流放的冤情。

“履朝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听谗言,孤恩别离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说顾兮知我冤。”

西周婚姻制度的内容与特点(西周历史典故掇蜂)(3)

​周宣王外出巡视,尹吉甫奉命陪伴,一行人路过荒野,发现了伯奇,伯奇就吟唱《履霜操》,以此令君王感动。

周宣王听了伯奇的弹唱,对身边人说:“说这话的人一定是个大孝子啊!”

尹吉甫深感羞愧,走上前请求大儿子原谅,不久“射杀后妻 ”。

后来,人们用“掇蜂”一词,来形容离间父子骨肉亲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