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遇刺安保站位在哪里(前日相安倍遇刺去世)

文\江湖小舞

在全世界民众的祈祷下,今天上午遭受枪击的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没能创造生命奇迹,在下午宣告不治身亡,享年67岁。

安倍遇刺安保站位在哪里(前日相安倍遇刺去世)(1)

当天,前日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演说时遭到一名41岁男子开枪袭击,随后被直升机运送至奈良县立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据日本消防人员介绍,安倍的颈部右侧有出血伤口,左胸也有皮下出血,属于心肺停止状态。

安倍遇刺消息传出后,引发包括国内社交平台在内的全世界网民关注,众多全球网友涌入安倍晋三的个人社交平台账号下留言祈福,希望他能挺过这一次。

安倍晋三个人社交账号的最新一条动态停留在18小时之前,内容是替小野田纪美站台的造势大会,文中注明请众人支持自民党官方批准、为保卫日本挺身而出的候选人小野田,非常感谢。从照片中可看出,现场观众爆满,67岁的安倍晋三即使已卸任首相,在日本仍有极高的人气。

据当场被抓捕的41岁嫌犯声称,因为对安倍心存不满,因此产生刺杀的念头。有消息称,此人曾于2003年至2005年在海上自卫队任职。

安倍遇刺安保站位在哪里(前日相安倍遇刺去世)(2)

安倍晋三是日本历史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时年65岁的他于2020年8月28日宣布因健康原因辞职,给出的说法是“他得面对自己的治疗,不能因治疗而在决策上犯错”。

对于曾短暂上台一年就辞职的他来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安倍晋三2006年首度拜相,经过约一年的短暂任期后,2007年下台;他2012年再度出任首相,并一直连任至主动辞职,累计任期打破前首相桂太郎在一个多世纪前创下的纪录,成为日本在职时间最长首相。

安倍晋三出生于政治人物辈出的山口县,根据史籍考证安倍家的家族脉络显示,安倍家的家系宗祖为日本平安时代的奥州武士安倍宗任末裔,其三子安倍季任流转到肥前国成为松浦家女婿,别名松浦(三郎大夫)实任,子孙传至松浦高俊因在源平合战当中支持平家参战缘故,被流放至现今山口县长门市油谷地方,尔后平家出身的平知贞为躲避源家迫害,迎娶高俊之女为妻,成为安倍家婿养子,改姓安倍氏。

安倍晋三是前任外务大臣安倍晋太郎与岸洋子的次子,祖父安倍宽历任日置村村长、山口县议会议员,1937年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而成为日本政坛的政要人物。同时,安倍晋三也是前首相岸信介的外孙,其外叔公佐藤荣作亦曾任首相。外伯公佐藤市郎,官拜日本海军中将,曾任旅顺要港部司令。

安倍遇刺安保站位在哪里(前日相安倍遇刺去世)(3)

妻子安倍昭惠,本姓松崎,是日本森永制果株式会社创业者森永太一郎的外曾孙女,父亲是森永制果前社长松崎昭雄。她与安倍晋三结婚之后,改从夫姓。她说,她习惯在家中昵称安倍晋三为“小晋”。二人婚后无子女。安倍晋三在奈良市助选时遭枪击后,妻子安倍昭惠也是紧急赶赴奈良。

值得一提的是,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后的甲级战犯,但因其亲美立场颇得美国青睐而于1948年获释。其后,岸信介成为战后日本政界右翼的鼻祖,被称为“昭和妖怪”。

作为岸信介的外孙,安倍晋三一直以来的最大心愿就是修宪,洗刷曾出任首相的外祖父岸信介签署《美日安保条约》以及“二战战败后强加给日本的耻辱”,让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但终其一生也未能如愿。

安倍晋三一直秉持着自己的历史观和战争观,在以美国为盟主、日美军事同盟关系为机轴的前提下和邻国周旋,但是周旋并不等于友好,也并不意味着全面对抗,在这种模棱两可之间,安倍晋三首度拜相时,还打破惯例第一个到访中国,这次“破冰之旅”也随着安倍不到一年就仓促下台无疾而终。

安倍遇刺安保站位在哪里(前日相安倍遇刺去世)(4)

第二次出任首相后,因延续前任野田佳彦内阁主张购买钓鱼岛的态度,及在执政一年后亲自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这种恶化随着2018年10月安倍访华有望缓解,但在国际局势影响下,特别是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中日关系也出现下滑。

2020年9月19日,卸任首相三天后,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其自2013年12月以来首度参拜靖国神社,此后又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即便是遇刺乃至身亡之后,也让众多中国网友难以释怀。

当全世界的网友都在为安倍晋三祈福时,有些商家却借“安倍晋三遇刺”搞商业营销,蔑视生命秀下限,引发部分网友“就这么不分善恶没有下限了吗”的感慨。

值得一提的是,安倍晋三遇刺身亡之后,也引发外界对现场维安体制是否不够充分地质疑。据媒体梳理报道,日本首相退休后便成了一名普通人,不再有秘书、警卫、司机和专车,也没有特别补助金、交通费。

安倍遇刺安保站位在哪里(前日相安倍遇刺去世)(5)

针对网络上就安倍晋三遇刺身亡出现的弹冠相庆一幕,前球报主编老胡在网络上的公开呼吁,“我对安倍遇刺并已失去生命体征表达同情,我觉得此时需要把与他之间的政治纠葛放到一边。有人可能说我这是‘假慈悲’,但作为一名中国老新闻工作者,这就是我在舆论场上坚定的公开态度。而且,我希望能有更多人理解并加入我的这个态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