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童年(月饼的记忆)

  【文】张万成

月饼的童年(月饼的记忆)(1)

  每当看见大街上商店门前摆放的月饼,就想起儿时的月饼。儿时,中秋节被称作“八月十五”或“八月节”。一到立秋,渐次听到大人们相互问:“今天初几了?”“离(八月)十五还有几天”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希望,更多的是踮起脚尖,去翻看挂在纸壳上那撕剩到小半本的日历。孩提时代对中秋的期盼就是能吃上妈妈自己做的又香又甜的月饼。

月饼的童年(月饼的记忆)(2)

  我出生于1961年,对月饼的记忆就是形如满月,因此象征团圆;月饼味似糕点,因此象征甜蜜。物资的匮乏与生活的贫苦反而让节日变得更隆重更神圣。

  记忆中的月饼异常单纯,与其他点心的区别,就是圆形的,硬面烘烤,馅与皮儿团结得很紧,掺有炒面、糖稀、花生而已。

月饼的童年(月饼的记忆)(3)

  那时月饼多为自制。将面粉和好,包入馅,一次制作好几个,然后放在锅里炕,熟了亲友间相互赠送,有祝愿的成分,也是炫耀主妇手艺的良机……后来条件渐好,大家便掏钱买现成的,毕竟食品加工厂做的比自家的讲究些。

  月饼好吃,且中秋少它不可,然而,当年物资匮乏,母亲把一个月饼切开了分给兄弟几个,我就没记得吃过一回整块的。分到一块,用手指捏着,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啃,怕掉渣儿,更怕很快吃没了。等能吃到一整块月饼时,我早已在四团工程队参加工作了。1980年,工作的第一个中秋节分到了一块月饼。一咬牙,把月饼一口气吃完,弥补上了童年时的缺憾,那感觉是从来未体验过的解馋!

月饼的童年(月饼的记忆)(4)

  从此,我与月饼产生了一种情愫,它是我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记忆。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谓天天节日,好东西吃都吃不过来。尽管如此,中秋并没被遗忘,它好比空中那轮圆月,管你晴天雨天,管你看到看不到,它都高悬于空中。商家也抓住机遇,煞费苦心,花样翻新地衍生新品种,甚至搞出正方形、长方形月饼,口味更是种类繁多,这是百姓口袋里钱多了的结果。

月饼的童年(月饼的记忆)(5)

  因此我说,月饼还是生活的征兆,它品种的扩大,除了源于民众生活富足,还会有别的解释吗?

  那就珍惜这份盛世恩赐吧,挤出点时间,去市场多挑选几样,让节日的氛围更浓厚些,让团圆的感受更甜蜜些。

月饼的童年(月饼的记忆)(6)

  2022年,我已年过花甲,我身体渐衰。中秋夜,摆上月饼,可能是我眼神里透露出的那丝如见旧友的惊喜让妻发现,她婉转地提醒,“当心你的血糖……”

月饼的童年(月饼的记忆)(7)

  这可是中秋节!我执拗地不听妻的劝阻,硬是拿起一块月饼放进了嘴里。

  伴着那甜蜜的咀嚼,一生的苦涩全抛于脑后。我暗暗地祝福:活着真好,节日快乐!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月饼的童年(月饼的记忆)(8)

巴山月芽常年征稿

巴山月芽,看我茗高天下,共创文艺之家!

我们一边专注高山白茶,领跑大竹茶业;一边青睐文艺大家,见证盛世风华。来吧,无论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一段文字、一个视频、一首歌曲、一件雕刻……

我们期待您的每一次关注!

我们在巴山月芽今日头条号常年征稿,每篇刊载的稿件均有礼品赠送。我们原则上每月评出五篇优秀奖稿件,各奖励三百至一千元的奖品,并在《达州广播电视报》“巴山月芽”副刊登载和巴山月芽公众号刊发。每年我们将对获得优秀奖稿件综合评比后,优选一二三等奖5篇,给予总价10000元奖励!

投稿邮箱:bs_crescent@163.com

微信投稿:BS-CRESCENT

BSCRESCENT

温馨提示:我们只征集未公开发表的原创原稿,谢谢理解与支持!

本公司产品详情

“请上淘宝天猫商城---搜索---千口一品旗舰店”

月饼的童年(月饼的记忆)(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