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留下的老规矩你知道多少(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而在这些文化中,老祖宗的规矩可以说是精华之一。这些规则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看似受约束,但事实上它们教会了我们尊重和礼仪。

祖宗留下的老规矩你知道多少(老祖宗留下的规矩)(1)

一、筷子的使用

筷子作为中国独特的餐具,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由于时间长久,筷子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规矩。

1. 不能讲筷子竖插在饭碗上

我们小的时候要是把筷子插在饭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受到父母的训斥。这是因为在古代,只有在祭祀祖先时才会将筷子插入饭碗中。直到今天,将筷子插在饭碗上还是很忌讳的。

2.不能用筷子敲碗

在吃饭的时候,不要随意的用筷子敲碗,这样会很惹人嫌。过去,乞丐乞讨食物时,他们会用筷子敲饭碗,以便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在当今社会,虽然乞丐已经很少了,但是吃饭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敲击饭碗,惹人嫌不说寓意还不好。

3.不同是事情用不同的筷子

筷子有很多种材质,颜色也是五颜六色的,其它颜色除外,红色和白色的筷子使用要注意。如果家里办白事,筷子就一定要用白色的,如果用红色的筷子,那是对逝者的不尊敬。相反,如果家里办喜事,就要使用红色的筷子,寓意红红火火,这个时候就不能用白色筷子了。

祖宗留下的老规矩你知道多少(老祖宗留下的规矩)(2)

二、居家礼仪

中国人特别重视规矩,因为规矩就是教养。无论一个人的教养是好是坏,首先要看的是他的行为和举止是否得体。一个有着良好教养的人往往能赢得他人的认可和青睐。

1.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站有站像,坐有坐像,这是一个人最好是外在形象。新兵入伍的时候,首先训练的就是军姿,如果站都站不稳,还有什么形象可言。在家里亦是如此。站的直了,坐的正了,别人才会注意到你。相反,如果你总是歪歪扭扭的,别人也就不会多看你了。

以前就经常听别人说:“走的板正,以后做人也板正”。

2.不能抖腿

俗话说:“男抖穷,女抖贱。”从这句老话中就可以看出,我们老祖宗对抖腿的排斥。如果有抖腿的习惯,在公众场合就会被认定为轻浮的表现,对人没有尊重。抖腿抖掉的不仅是形象,还有自己的运势,如果在与合作伙伴谈判时,不断抖腿,我想对方会有意见的。

3.尊老爱幼

中国有句古话,“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小辈要尊重长辈,在长辈面前,不能用手指着长辈说话,这样是非常的不尊重对方的,还有不能直接喊长辈的名字,有失礼貌。吃饭的时候也是不能乱坐的,要长幼有序,要让长辈先落座和动筷。

这些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看着是很繁琐,但它们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们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正是由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规矩养成的,有规矩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