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调的人(贞观之治克己纳谏)

克己纳谏,就是如何实践最高权力的理性精神。克己纳谏,首先要克己,然后才能纳谏下面讲的是是唐太宗如何建立纳谏平台的事。纳谏原本的含义就是接受大臣的提议,看起来是君臣两个人之间的事,但是在贞观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的平台。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就是克己纳谏,克服自我,接受别人的意见。纳谏是唐太宗最光辉的一件事,历朝历代的君主,都高度赞扬唐太宗擅长纳谏。唐太宗之后就再也没有像他这样能够接受别人意见的皇帝了,包括那些高度赞扬他的人,比如乾隆。

贞观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调的人(贞观之治克己纳谏)(1)

理论上讲,纳谏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一个现象。君主治理天下,无论怎样,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设置百官机构共同治理。可是设了百官和机构,皇帝又不听他们的谏言,那还有什么意义呢?从君主这个角度讲,纳谏是应尽的义务,但是,纳谏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为什么?因为纳谏涉及两个基本问题,是最难逾越的。

第一,人性的弱点。

人生活在群体中,都会关心自己的形象,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在群体中发展的好,形象高大,总是被表扬,被人羡慕,那就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所以我们都渴望自己被表扬,讨厌被批评。皇上纳谏,就是接受来自臣子的批评,对于所有人来讲,接受别人的意见,我们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困难,知易行难,这是人性的弱点。

第二,权力的弱点。

权力是在群体组织中运行的,权力运行规则是由上而下,这是权力的艺术规则。所以上级批评下级,是简单的、容易的、应该的,即使批评错了,也没有办法,因为上级有权力批评你。但是,纳谏是什么?纳谏是反过来下级批评上级,它跟权力的运作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做起来就比较难。纳谏因为人性的弱点和权力的运行规则,起了妨碍的作用。

唐太宗是历史上最知名的纳谏君主,为什么别人做不到,他能做到?唐太宗有特殊之处。第一,唐太宗上台不合法,他求治心切,更希望用正面的成绩来弥补或者是改变大家对玄武门之变的印象。人的成绩更大的话,大家就会看轻他的缺点和不足。想治理好天下,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要接受大家的建议即纳谏。从这个角度看隋炀帝,也有这个可能,求治心切,顾炎武说,隋炀帝做的事都是对的,就是时机不对。那么纳谏有助于改正错误,避免损失。

贞观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调的人(贞观之治克己纳谏)(2)

唐太宗纳谏图

贞观元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岭南的冯昂家族,多次被告发。冯氏家族在岭南势力很大,而且冯昂很有眼光,在隋朝动乱的时候,他很早就投靠了唐朝,因此唐朝给了他一个自治的权力。因为告发的来源很多,唐太宗信以为真,集合了十万大军,准备讨伐岭南。而魏征觉得不妥,便向太宗纳谏,告发叛乱的很多,可是冯氏家族没有要叛乱的举动,因此应该先派特使查看。唐太宗听取了魏征的建议,派遣了特使去岭南查看情况,结果特使到了那里,发现并没有叛乱迹象。唐太宗很高兴,认为魏征说的派一个使者,胜过了十万大军。这就是唐太宗纳谏,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再比如说,贞观十五年,西突厥更换新可汗,唐太宗作为天可汗,要派使者去祝贺。但是西突厥在西北疆域,距离长安遥远,来回要8个月,有人建议,西突厥盛产好马,特使可以顺便买一批马匹回来。唐太宗接受了这个建议,而魏征又觉不妥,他说,事情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如果顺便买了马匹,西突厥可汗会觉得加冕的使者同时是买马的使者,感到不够被重视,会动摇对天可汗的信任;再者,周边的野心家看到西突厥不受重视,很有可能侵犯它的百姓和国家,因此买马这个建议有很多隐患。想要马匹的话,可以让西突厥进贡,还能表示他的忠诚。所有这一切,都没有实际的发生,都是魏征在头脑里想的,但是想得很有道理,才说服了唐太宗。这种损失在未来有可能发生,也可能发生不了,但是魏征的纳谏避免了这种损失发生的可能。纳谏有很多种类,除了能够解决具体的问题,避免有形、无形的损失,在你不知道损失在什么地方的问题上,纳谏也是有意义的。

贞观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调的人(贞观之治克己纳谏)(3)

魏征进谏图

贞观二年,有一次朝廷开会开得很顺利,唐太宗很高兴,会后请大家吃饭。这是唐朝很人性化的一个表现,业余时间这些政治家都会有往来,通常都会吃饭、喝酒、作诗,这是一般唐朝宴会的基本状况。结果,大臣们发现皇帝身边出现了一个美人,仔细看,再仔细看,都不认识。唐太宗就给大家介绍,她就是原来幽州都督李瑗的夫人。

李瑗是李世民的远房叔叔,在玄武门政变之前,跟李建成是一个党派的,他的职位也是李建成安排的,跟李世民是对头关系。玄武门政变成功后,李世民派人通知李瑗到长安开会,统一思想。李瑗不敢去,于是跟自己的右领军将军王君廓商量。王君廓曾为盗贼,其勇力过人,李瑗倚仗他镇守其地。王君廓蛊惑李瑗造反,等准备差不多的时候,王君廓卖主求荣,擒获李瑗并将其杀害,把李瑗的头割下来,放在木头匣子里,写封信送到长安去了。李世民一看,王君廓立了大功,避免了中国东北方向的动乱,所以就升王君廓为幽州都督,代替了李瑗。朝廷给他派了一个长史,就是副官,这人是房玄龄的外甥。

房玄龄是当朝大宰相,李世民最重要的亲信。王君廓很紧张,认为朝廷是派人来监督他的。第二年,贞观元年,王君廓作为都督,到长安去汇报工作。房玄龄的外甥就交给他一封信,说这是我给我舅舅写的一封平安信,你到长安帮我交给他。王君廓拿着这封信很紧张,这封信写的什么呢?是不是告发我啊?于是在去长安的路上就撕开来看,一看是草书,看不懂!王君廓看不懂草书,越想越紧张,于是就把跟随的人杀掉,自个逃了,没跑多远,就被唐朝的军队追上,杀掉了。

话说李瑗的夫人,作为重要罪犯的家属,被押往长安,成了官奴,在掖庭宫里干粗活,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李瑗的夫人长得很漂亮,被李世民发现后就成了身边的美人。她原来也不是李瑗的夫人,她最初的丈夫是幽州街上,北京城里面卖烧饼的小商人。李瑗一刀杀了人家,把人家夫人抢了。

贞观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调的人(贞观之治克己纳谏)(4)

唐《簪花仕女图》局部

在座的各位大臣中有一个叫王珪的,是门下省的副长官,站起来就问李世民:“李瑗杀夫夺妻,做的是对还是不对?”“废话!杀夫夺妻还对不对,那当然不对,多严重的犯法行为,你怎么可以这么问我这个问题呢?你认为我不懂道理吗?”李世民有点发火。王珪说:“我听说有这么一种人,善善不能从,恶恶不能改,就是说有一种人,他知道什么是好的,也知道什么是坏的,但是,他不能向好的学,也改不了坏的,他能认识到,但做不到。”这说的是唐太宗,你虽然没有杀夫夺妻,但是你看人家长得漂亮,就使她成了自己身边的美人,这是怎么回事?史书记载,皇上说:“哎呀!你这个意见提得太好了,我决定现在改正,知错就改。”从此把这个美人送回她父母身边。在唐朝,有的官员有老婆孩子,有家,但是另外一个地方还有个夫人,这个夫人有一个名称叫“别宅妇”。开元的时候,这种事儿很多。后来唐玄宗发布一个命令,有“别宅妇”的官员,一律免官,这种恶习差不多就杜绝了。唐太宗这事,有点儿像别宅妇的类型。

贞观八年,唐太宗有一件好事,要结婚了,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皇帝结婚有时候是政治的需要。在唐朝,士族门阀作为政治上的地位已经没有了,但是社会影响还很大。在唐代,有四大家族“崔卢李郑”和社会地位奇高,高到什么程度?如果在四姓女(崔、卢、李、郑家的女儿)和当朝公主之间选择,很多人更愿意娶四姓女。而且四大家族不论是嫁女儿,还是娶媳妇,都是对方掏钱,而且钱少了,肯定没戏!唐朝青年才俊的人生理想就是娶四姓女(崔、卢、李、郑),考进士,当宰相。这次李世民也不免俗,要娶郑仁基的女儿,让房玄龄当结婚大使,来忙活这件事。

贞观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调的人(贞观之治克己纳谏)(5)

唐《琉璃堂人物图》局部

我们知道皇帝的婚姻,有时候是为了政治的需要。到要行册封令的时候,魏征听说她过去曾经许嫁世族陆爽,立即上表劝阻。房玄龄等上奏她许嫁过陆氏的事情没有明证,册封大礼已经开始实施,不应中途停止。陆爽也表示没有婚娶郑氏女的约定。太宗问魏征说众臣也许是迎合朕意,陆爽本人也表白,这是何故?魏征回答他认为陛下表面虽表示舍弃,暗地里或许要报复,所以不得不如此。唐太宗说我怎么会报复呢?魏征说其实陛下肯定不会报复,太上皇刚刚平定京城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女人,很是宠爱,把她纳入到了后宫。这个女人其实是有夫之妇,丈夫叫辛处俭,当时是东宫的太子舍人。太上皇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很不高兴,于是下令把辛处俭从宫内调了出去,把他派到了万年县。而被夺了妻的辛处俭,整天胆战心惊,生怕哪一天保不住脑袋。如今陆爽以为陛下今天虽然可能宽容了他,其实心里不高兴,恐怕以后哪一天报复他,所以他才反复地否认,说他与郑家没有婚姻约定。他的心思就在于此,并不奇怪。

听了魏征的分析,唐太宗决定下停婚诏,跟郑仁基女儿的婚事到此为止,就算没有发生。其实唐太宗权力高高在上,如果非要娶这个郑家的女儿,也不是不行,但是唐太宗为了避免权力的野蛮性,必须确保权力的理性。

皇帝的婚事,被魏征给捣乱了,皇帝想纳美人,被王珪搞黄了。这些大臣为什么非要跟皇帝作对呢?其实这就是君臣之间的高度共识,就是要赢得人民的信任,必须点滴做起。任何领导,他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政府,这是古往今来的基本看法。所以要维护国家形象,就要维护皇帝形象,要想国家有威信,我们的领导人就不能犯错误,犯了错误也要立刻就改正。所以唐太宗的形象,不是他个人的问题,是朝廷的一个共同资产,大家要全力维护。所以唐太宗的克己纳谏,不但没有损害他的形象,反而使国家的治理变得更好。所以纳谏不一定是就事论事,它对于维护国家形象,赢得百姓信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贞观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调的人(贞观之治克己纳谏)(6)

唐《步辇图》局部

纳谏的事件很多,皇帝也有人性的弱点,唐太宗也并不是一直很顺利的纳谏。大概在贞观之初。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魏征提意见,把太宗提得着急了。皇帝找魏征谈话,问魏爱卿我对你怎么样?魏征说,皇帝对我有不杀之恩。大家知道魏征一开始是太子李建成的手下,甚至为李建成出谋划策杀掉李世民,但是李世民后来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对他委以重任,言听计从。皇帝说魏爱卿,以后,满朝文武都在场,我要说错什么话的时候,你能不能不要当场指出来,让我下不来台?但是我也不能犯错,一散会,你马上过来找我,我按照你的办。这样国家既没有损失,我的形象也得以维护。唐太宗这么说,可见魏征的地位之高。如果一个领导这么跟我说,那我可能马上就同意了,但是我们来看魏征的觉悟。

魏征说,这天底下,最重要的工作、最具有荣誉性的工作就是君臣坐而论道,共治天下。这么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去开会呢?我如果答应了您的要求,那么开会光照顾您的感受,看您的眼色了。而且,光照顾您一个人的眼色吗?其余同事的感受心理我是不是也要照顾呢?如果我们在讨论天下大事的时候,照顾的是同事皇帝的心理,就会置事情本身于不顾,这怎么行呢?重点放在个人感受上,就会置国家大义于不顾啊。这就是政治的高度!皇帝听后,也同意了魏征的观点。魏征真是一个政治家,能够见微知著。纳谏是以国家社会的利益为重,不重视个人的心理感受。所以我们在唐太宗、魏征这些人身上看到了他们确实能够以国家为重,他们担得起政治家的名义,不是因为他们的政治地位高。他们讨论的这个问题是普遍意义的问题,你有了这么高的权力,享受了高地位的待遇,那么是否负起了应有的责任。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贞观君臣形成了这样一种风气,达到了这样一个政治文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魏征的眼里,前二者是更重要的。

贞观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调的人(贞观之治克己纳谏)(7)

仅以魏征为例,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贞观时期,纳谏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平台,大家有意见都能摆到桌面上来,有问题都可以公开得得到解决。历史记载,魏征提出的有名的意见有二百多套,为什么他会这么多意见呢?因为魏征能力真的非常强,能看到各种别人看不到的问题,能够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有见识,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强。第二点,魏征忠诚,他忠诚的不是君主,而是国家社稷。为了国家的利益,魏征经常和唐太宗对峙。忠于君主只是小忠,魏征忠诚的是更高的级别。历史上有一种说法,叫做社稷之臣。第三点,魏征意见多跟唐太宗的制度设计有关。皇帝设计了专门提意见的制度。魏征早期的职位就是谏官,谏官就是大会小会他都参加,会上没有发言权,但是会议后他专门提意见,不提意见就是失职。其工作原理就是旁观者清。

后来魏征改做门下省的官员。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是非常健全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相当于国家的国务院,下设六部;中书省起草皇帝的命令,文章要写得漂亮,但是起草好皇帝的命令后,要先给门下省审核。魏征一辈子就在门下省工作,他的任务就是审核皇帝的最新命令。门下省的权力很大,皇帝的命令要经他审核,他同意则签字下发,不同意他可以驳回。中书省代表的是皇帝,门下省代表的是魏征,在唐朝,皇帝的命令必须经由中书省、门下省两省的同意。魏征的意见多,更重要的是这个岗位职能制度,他站在提意见的岗位上,就必须履行提意见的义务,这是职务性的行为,有制度性的因素。这个制度的设计就是为了多方面考虑。我们今天的国家决策,不光要追求效率,而更应该追求更加正确的决策。唐朝的三省制更加保证了国家决策的正确率,这不光是国家君臣的觉悟问题,而是在这个制度设计下,你必须要这样纳谏。所以纳谏在贞观时期真的是一个政治文明的体现。

贞观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调的人(贞观之治克己纳谏)(8)

贞观五年,有一次朝会过后,皇帝要求每个人都写意见。但有一个武将常何,根本不擅长舞文弄墨。幸好,他家的房子很多,就租给前来赶考的学生们。他家有一个房客叫马周,他实在没有办法,就请马周帮他写了一篇文章。唐太宗看过文章后,大吃一惊,他知道如此出色的文章不会是常何写出来的。常何也非常老实,他就向唐太宗交代了这是门客马周写的。唐太宗便对这么一个奇才产生了兴趣。他派遣侍从去将马周请来,可是却没请到,侍从一个人回来了。唐太宗并没有生气,而是继续派人去请。一直到请了四次之后,才将马周请到皇宫。唐太宗与马周谈论了政治局势和为政之道,马周独到的见解以及显露出的真才实学都令唐太宗大为惊叹。之后,唐太宗便赐予了马周官职,并对他十分信任。马周的仕途也从此逐渐得到升迁。到贞观十七年,马周便成了宰相。通过纳谏制度能发现马周这个人才,是一件没有想到的事。

纳谏,可以下情上达,可以群策群力,可以建立一个制度平台,是政治文明的一个时代表达。后来的史学研究发现,贞观年间,提意见的人太多。有一次皇帝想考察一下官员的廉洁问题,便叫一个宦官向官员行贿,没想到真的有一个小官接受了这个宦官的请托。唐太宗为防后患,决定要杀了这个小官。这时候有一个叫做裴矩的人发言,他认为这个人不该杀。他说他虽然接受了请托,但是还没有开始执行,还没有违反法律,所以他还没有犯死罪,不该杀;第二,皇帝用行贿的办法去侦测别人是否受贿,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怎么能够以罪引罪呢?就相当于一条河流中游就是浑浊的,却要求下游是清澈的,这怎么合理呢?裴矩这么一说,皇帝想通了,只给这个人免官了,没有执行死刑。更让皇帝高兴的事情,是裴矩提了意见。裴矩是隋炀帝手下的几大奸臣之一,他非常之聪明,皇帝想要的他都能给办到,皇帝不想要的他都能免除,但是他从来没有跟皇帝提过相反的意见,即使坏主意也帮皇帝落实,在史书中入的是佞臣传。因此连裴矩这样一贯不提意见的人都提出了意见,唐太宗很高兴。

贞观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调的人(贞观之治克己纳谏)(9)

大臣进谏

唐太宗接受大家的意见,实际上是大家帮助皇帝掌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样就使得最高权力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了最高的理性,因此贞观就很少犯错误。群策群力,同心同德,这是我们的政治理想,很难实现,但是贞观年间就是这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